分类 思考控 下的文章

划船,还是扬帆?重新审视 996 文化背后的杠杆缺失

本文永久链接 – https://tonybai.com/2025/10/16/rethink-996-culture

大家好,我是Tony Bai。

“996”——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一周工作六天。这个术语早已成为国内科技行业高强度工作文化的代名词。其背后的逻辑似乎坚不可摧:如果你无法用才华取胜,那就用时间取胜。努力工作,加倍努力,似乎成为了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径。随着AI赛道竞争的白热化,996文化开始“传染”给美国西部的高科技行业,这种现象也引起了欧美开发者的关注。

近日一篇名为《996 只是意味着你没有杠杆》的文章,对这一“努力神话”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批判。作者 J.A. Westenberg 在文中提出了一个尖锐的理论:当一家公司或个人将 996 作为其核心战略时,他们实际上已经输了。他们炫耀的不是自己的力量,而是自己的弱点

这篇文章既是是对工作文化的批判,也是一堂关于战略、价值和杠杆思维的深刻一课,值得每一位技术从业者深思。

996 的本质:没有帆,只能拼命划船

Westenberg 的核心观点可以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概括:

“The grind-maxxed founder is trying to row the boat harder. The leverage-maxxed founder has a sail.”
(拼命“卷”的创始人,正试图更用力地划船。而善用杠杆的创始人,早已扬起了帆。)

他认为,996 文化盛行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因为团队充满激情,而是因为他们的想法不够好,不足以在每天八小时内取得成功

  • 没有 PMF (产品市场契合) 的蛮力冲锋: 当一家公司还没有找到真正被市场需要的产品时,剩下的唯一选择似乎就是“动量表演”——通过让团队长时间工作来制造一种增长的假象。Westenberg 观察到,这种试图用蛮力冲破迷雾的方式,往往在找到突破口之前,就已将团队燃烧殆尽。
  • 用努力掩盖洞察的缺失: 过度沉迷于工作,会给人一种虚假的正义感和安慰感,让人误以为成功只是时间的函数,而非品味、判断力或时机的产物。作者直言:“没有洞察力的痴迷,只是一种病态。”

当一家公司最好的名片是“我们所有人都在拼命工作”时,在 Westenberg 看来,它其实什么都没说。

努力不是价值,“孔雀开屏”式的表演

为什么在没有独特优势(如顶尖人才、强大网络或创新想法)时,人们会倾向于崇拜“埋头苦干”?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身份焦虑”的副作用。

你需要向世界证明你是认真的、投入的。还有什么比所有人都下班回家后,你依然在办公室奋战,并拍照发推更好的方式呢?Westenberg 将这种行为称为“孔雀开屏 (peacocking)”式的表演,目的是展示“看我有多努力”。

然而,这种表演混淆了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 努力 ≠ 价值 (Effort is not value)
  • 工时 ≠ 产出 (Hours are not outcomes)
  • 工作 ≠ 进展 (Work is not the same as progress)

Westenberg 指出,如果你的唯一优势就是“努力”,那么你是可以被轻易替代的。因为总有比你更年轻、更饥渴、更绝望的人,愿意投入更长的时间。疲惫本身,构不成任何长期的护城河。

真正的优势:在不同的轴线上竞争

作者观察到,那些他真正钦佩的人,他们拥有的“不公平优势”往往与时间无关。

  • 有些人极擅长销售。
  • 有些人是天才的设计师。
  • 有些人是简化复杂系统的大师。

关键在于,他们在完全不同的轴线上竞争。他们不需要用 996 的方式工作,因为他们在四小时内创造的价值,可能比大多数人十二小时创造的还要多。

你很少听到真正伟大的创始人吹嘘“我只是比所有人都更努力工作”。你听到的是:

  • “我们找到了人们想要的东西,然后我们把它做了出来。”
  • “我们知道一个秘密。”
  • “我们有不同的思考方式。”

在 Westenberg 看来,他们的成功,源于找到了独特的杠杆

寻找你的帆:超越时间的竞争

“努力”是线性且有上限的,而“杠杆”则是非线性且能带来指数级回报的。作者认为,最有价值的公司,正是由那些找到了杠杆的人建立的。

  • 智力杠杆 (Intellectual Leverage): 你是否拥有别人不知道的“秘密”?一个独特的洞察,一个创新的算法,一个更优越的架构。
  • 产品杠杆 (Product Leverage): 你的产品是否足够好,以至于它能“自我行走”?一个精心设计的产品,会在你睡觉时被用户自发分享。一个有用的工具,会为世界创造比其开发者投入的多得多的价值。
  • 分销杠杆 (Distribution Leverage): 你是否建立了别人难以企及的渠道或网络?

花再多的时间划船,也无法拯救一个航向错误的游戏。

小结:别再建造一台“跑步机”

996 的神话,美化了“受苦”,并将其与“成功”错误地绑定。但 Westenberg 揭示的真相或许有些残酷:最有价值的工作,往往不是最辛苦的工作。

文章最后,作者给出了一个尖锐的拷问:

“The next time someone brags about 996, ask them what they’re building. Ask them what they know that others don’t. Ask them what would keep working if they stopped. Because if the answer is “nothing,” then they haven’t built a company. They’ve just built a fucking treadmill.”
(下次有人吹嘘 996 时,问问他们在做什么。问问他们知道哪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问问他们,如果他们停下来,还有什么能继续运作。因为如果答案是“什么都没有”,那么他们并没有建立一家公司,他们只是造了一台他妈的跑步机。)

Westenberg 的文章提醒我们,作为技术从业者,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成为跑步机上跑得最久的人,而应该是那个找到更好的交通工具,甚至学会飞行的人。我们的价值,最终体现在我们创造的杠杆上,而非消耗的时间里。是时候停止奋力划桨,开始抬头寻找风向了。

资料链接:https://www.joanwestenberg.com/p/996-just-means-you-have-no-leverage


你的Go技能,是否也卡在了“熟练”到“精通”的瓶颈期?

  • 想写出更地道、更健壮的Go代码,却总在细节上踩坑?
  • 渴望提升软件设计能力,驾驭复杂Go项目却缺乏章法?
  • 想打造生产级的Go服务,却在工程化实践中屡屡受挫?

继《Go语言第一课》后,我的《Go语言进阶课》终于在极客时间与大家见面了!

我的全新极客时间专栏 《Tony Bai·Go语言进阶课》就是为这样的你量身打造!30+讲硬核内容,带你夯实语法认知,>提升设计思维,锻造工程实践能力,更有实战项目串讲。

目标只有一个:助你完成从“Go熟练工”到“Go专家”的蜕变! 现在就加入,让你的Go技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商务合作方式:撰稿、出书、培训、在线课程、合伙创业、咨询、广告合作。如有需求,请扫描下方公众号二维码,与我私信联系。

《凡人修仙传中的物理学》:当韩天尊遇见爱因斯坦

本文永久链接 – https://tonybai.com/2025/10/15/physics-in-fanren

大家好,我是Tony Bai。

李淼教授的《三体中的物理学》曾让我们惊叹,原来恢弘的科幻背后,是坚实而又前沿的科学基石。读完《凡人修仙传》人界/灵界篇后,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们能否为韩立的修仙世界,构建一个自洽的“物理模型”?

这并非要用科学去“祛魅”修仙,恰恰相反,这是一场思想实验。我们旨在探讨:如果修仙世界真的存在,其背后的“天道法则”是否能在现代物理学的框架内找到惊人相似的“投影”?

当韩天尊遇见爱因斯坦,一场连接东方玄幻与前沿科学的奇妙对话,就此展开。我们不纠结“灵气”的具体成分,而是聚焦于修仙世界中更高阶的时空、维度与法则

界面飞升 —— 膜宇宙理论与高维空间

在《凡人》中,世界由无数“界面”构成——人界、灵界、小灵界、灵寰界、仙界……界面之间壁垒森严,修士需经历九死一生的“飞升”才能跨越。更奇特的是,不同界面的“天地法则”也不同,灵界的空间远比人界稳固,能承受的能量上限也更高。

这听起来玄之又玄,但在现代物理学的前沿,却有一个理论与之惊人地契合——膜宇宙理论(Brane Cosmology)

源于弦理论/M理论的“膜宇宙”模型认为,我们熟悉的三维宇宙(长宽高),可能只是一张漂浮在更高维度“体宇宙”(The Bulk)中的巨大“膜”(Brane)。想象一下,无数张平行的纸(膜宇宙)漂浮在一个巨大的房间(体宇宙)里。

现在,让我们进行一次大胆的映射:

  1. 界面 = 膜宇宙 (Brane): 每个人界、灵界,都是一个独立的“膜宇宙”。它们在更高维度中彼此平行,互不干涉。
  2. 飞升 = 跨膜运动 (Brane-hopping): 什么是飞升?它不是在我们的三维空间里向上飞。而是修士集聚了无法想象的能量,将自己从当前所在的三维“膜”上撕裂出去,进入高维的“体宇宙”,再“降落”到另一个物理常数不同的“膜”上。这完美解释了飞升为何如此艰难,因为“体宇宙”中可能充满了凡人无法理解的能量风暴。
  3. 法则不同 = 物理常数差异: 为何灵界空间更稳固?因为不同“膜”上的物理常数、真空能级可能完全不同。灵界那张“膜”的“时空曲率韧性”远超人界,因此能承载更恐怖的能量冲击。

从这个角度看,韩立的飞升,本质上是一次壮丽的高维时空迁跃

空间裂缝与传送阵 —— 爱因斯坦-罗森桥(虫洞)

在凡人世界,长距离旅行依赖两种方式:稳定精确的传送阵,和天然但危险的空间裂缝。这两种设定,直指广义相对论中一个最迷人的预言——虫洞(Wormhole)

虫洞,又称爱因斯坦-罗森桥,是理论上连接时空遥远两点的“捷径”。它不是在空间中移动,而是通过更高维度直接“抄近路”。

现在,让我们重新审视韩立的旅行方式:

  1. 传送阵 = 人造稳定虫洞: 古代大能修士建造的传送阵,其复杂的符文和灵石能量系统,本质上是一套用于打开并维持一个微型、稳定虫洞的“物理装置”。所谓的“空间节点”,就是时空几何上最适合用当前技术打开虫洞的坐标。驱动传送阵需要海量灵石,这或许就是维持虫洞“喉咙”张开所需的庞大能量。
  2. 空间裂缝 = 天然不稳定虫洞: 自然形成的空间裂缝,由于缺乏稳定机制,极其危险,随时可能坍塌。这与物理学中对天然虫洞的描述不谋而合——它们可能瞬息万变,任何物质穿过都可能被潮汐力撕碎。
  3. 空间神通 = 局部时空扭曲: 大乘期修士的“瞬移”,可以理解为他们凭借强大的神识和法力,能够小范围、短时间地剧烈扭曲时空几何,制造出临时的、仅供自己通过的微型虫洞。

所以,韩立每一次踏上传送阵,都可能是一次穿越时空隧道的星际旅行。

御风遁光 —— 引力操控与质能转换

除了跨越星辰大海的传送,修士最常用的神通莫过于“遁术”。从御风而行,到脚踏法器,再到化为一道惊天长虹,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对宇宙基本力之一——引力——的精妙操控。

我们都知道,引力的本质是质量导致的时空弯曲。那修士是如何摆脱这无处不在的束缚,实现自由飞行的呢?

  1. 御器飞行 = 局部反重力场: 筑基期修士脚踏法器飞行,并非是站在一个“会飞的盘子”上那么简单。一个更令人信服的物理学解释是:修士通过法力(能量)作用于法器,在法器周围制造了一个小范围的、方向可控的“反引力场”“时空斥力泡”。这个斥力泡抵消了星球的引力,通过改变场的方向和强度,就能实现远超空气动力学的超高速机动。这需要对广义相对论有极深的理解,或是掌握了能产生“负能量密度”的奇特物质。

  2. 化虹遁光 = 质能转换(E=mc²): 元婴期后的高阶遁术,修士自身化为一道光,这已经超越了反重力的范畴。这极有可能触及了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终极应用。高阶修士通过某种秘法,能将自身部分静止质量/法力暂时转化为纯粹的能量形态(类似光子流)。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以接近光速行进,自然呈现为“遁光”。到达目的地后,再将能量逆转为物质,重新凝聚成形。

境界越高,飞得越快,也得到了合理解释:要么是输出功率更大,反引力场更强;要么是对法则理解更深,质能转换的效率更高、损耗更小。

时间法则 —— 相对论、熵增与时间箭头

《凡人》中,时间法则是至高无上的仙界三大至尊法则之一。韩立的掌天瓶和《真言化轮经》能操控时间流速,甚至进行有限的时间回溯。这触及了物理学最核心的领域。

  1. 时间加速/延缓 = 极端时空曲率: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强大的引力场可以使时间变慢(引力时间膨胀)。掌天瓶内的神秘空间,或许就是通过某种机制,制造出一个超乎想象的等效引力场,从而让内部的时间流速相对于外界急剧变慢(即外界看来是“加速”了植物生长)。而《真言化轮经》的“时间延缓”,则可能是在敌人周围制造了类似的强时空曲率。

  2. 逆转时间 = 逆转熵增: 这是最挑战物理学根基的能力。我们的宇宙之所以有明确的时间方向(时间之矢),根源在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的“熵”(混乱度)总是趋向于增加。一杯热水会变凉,但一杯凉水不会自己变热。能够局部逆转时间,意味着能够在该区域内逆转熵增定律,让破碎的镜子复原,让死去的人复活。这需要对物质和能量进行完美的信息重组,其难度和能量级别是宇宙级的。这也解释了为何此法则是最顶级的力量,连道祖都难以完全掌控。

韩立每一次催动掌天瓶,都是在自己的掌中,上演着一场微缩版的《星际穿越》。

真幻之境 —— Matrix、拟像理论与缸中之脑

除了扭曲时空,修仙世界还有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力量——幻阵。尤其是仙界篇中冥寒仙宫那个足以以假乱真的“大千世界幻阵”,它并非简单的视觉欺骗,而是一个拥有独立法则和亿万生灵的“真实世界”。

这让我们立刻联想到了另一部伟大的作品——《黑客帝国》(The Matrix)

  1. 顶级幻阵 = 私有化Matrix服务器: 影片中,人类活在由机器构建的虚拟世界“母体”中。而冥寒仙宫的幻阵,本质上就是一个由布阵道祖创建并维护的“私有化Matrix”。它绕过了修士的肉体感官,直接作用于其“元神”或“神识”(可以理解为意识的量子信息态),向其输入一个完整、自洽、毫无破绽的虚拟世界信息流。

  2. 神识 = 算力与防火墙: 为何韩立能凭借强大的神识勘破幻阵?在这里,“神识”可以被理解为修士意识的“个人算力”与“网络防火墙”。强大的神识能够实时分析海量信息流,检测到其中的微小不一致(Bug或逻辑漏洞),或者能强行抵御外部信号的入侵,从而大喝一声:“原来是幻术!”并强制“下线”。

  3. 大千世界幻阵 = 真实副本(Digital Twin): 这个幻阵之所以恐怖,因为它可能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布阵者对某个真实世界进行了完美的1:1信息复制,创造了一个“数字孪生”世界。在这个副本中,万事万物都遵循与原型世界完全一致的“物理法则”(算法),因此身处其中的生灵,哪怕穷尽一生也无法发现破绽。

这最终引向了那个古老的哲学思辨——“缸中之脑”。如果一个幻境完美到你永远无法证明它是假的,那么这个“幻境”与“真实”,究竟还有区别吗?韩立在幻阵中的挣扎,其实也是我们很多个人在看完《黑客帝国》这部电影后,对自身存在真实性的终极追问。

灵光护体与禁制 —— 力场护盾及可编程物质

从宏大的时空理论回到激烈的战斗场景,修士的“护体灵光”和无处不在的“禁制”,同样能在未来科技的蓝图中找到令人兴奋的对应——那就是科幻迷们心心念念的力场护盾(Force Field)可编程物质(Programmable Matter)

  1. 护体灵光 = 个人化力场护盾: 当修士面对攻击时,体表会瞬间浮现一层流光溢彩的能量罩。这并非某种魔法,而极有可能是一个由修士自身能量(灵力)维持的个人化力场护盾。正如《星际迷航》中的企业号能张开防御屏,修士通过功法,将灵力转化为特定的能量形态(如强磁场约束的等离子体),在体表形成一个动态屏障,用以偏转或吸收来袭的攻击。功法不同,护盾属性各异,这与力场护盾可以调整频率以应对不同类型攻击的设定如出一辙。

  2. 禁制 = 宏观尺度的可编程物质: 守护洞府的强大禁制,由亿万个微小符文构成,这与“可编程物质”的概念简直是天作之合。想象一下,每一个闪烁的“符文”,就是一个能量态的“智能元胞”。布阵者通过神识,为这亿万个元胞预先设定好了响应逻辑(程序)。一旦有外敌入侵,这些元胞便会根据预设程序瞬间重组,形成锋利的刀剑、坚固的壁垒或是困人心神的迷雾。

破禁之道:破解与过载打击

面对如此复杂的系统,修士们通常有两条路可走:

  • 以巧破禁: 精通阵法者,会像顶尖黑客一样,仔细研究禁制(分布式系统)的符文结构(代码逻辑),寻找其薄弱环节或逻辑漏洞,然后用极小的代价将其瘫痪或绕过。这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阵法造诣)。

  • 蛮力破禁: 这更为常见,也更为直接。它不再寻求破解,而是进行一场纯粹的能量对撞,如同用压倒性的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去冲击一台服务器。禁制系统的维持和响应都需要消耗能量。蛮力破禁就是用远超其能量储备或能量疏导效率上限的攻击,持续不断地轰击。当禁制的能量核心(灵石或阵眼)被耗尽,或者其符文结构因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能量冲击而崩溃时,禁制自然告破。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高阶修士面对低阶禁制,往往一击即溃。因为双方的能量输出功率(Power Output)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小结:殊途同归的求索

回顾我们这场横跨仙侠与科学的思想漫游,旅程是如此的波澜壮阔:从修士最基本的御风飞行(引力操控),到守护自身的能量力场(护体灵光);从跨越星海的界面飞升(膜宇宙),到折叠空间的传送虫洞(传送阵);从操控时间流速的至高法则,到构建虚拟实相的骇客帝国(幻阵)…… 我们发现,《凡人修仙传》中那些最天马行空的设定,竟能在现代物理学以及信息学的前沿理论中找到如此多的共鸣。

这并非巧合,而是因为无论是东方玄幻的“参悟天道”,还是现代科学的“探索规律”,其本质都是智慧生命试图理解宇宙运行的根本法则、并最终掌握自身命运的渴望。

韩立内视己身,神游太虚,追寻的是大道的本源;科学家仰望星空,对撞粒子,探索的是宇宙的真理。或许,他们看到的,是同一座山峰在不同方向的倒影。

也许在宇宙的某个角落,真的存在着一个可以用“灵力”来撬动物理法则的文明。对于宇宙而言,魔法和科学,或许只是对同一套规则的不同解读方式罢了。

参考资料

  • 《三体中的物理学》-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3435186/
  • 膜宇宙理论 – https://arxiv.org/abs/hep-th/0209261
  • 虫洞 – https://simple.wikipedia.org/wiki/Wormhole

你的Go技能,是否也卡在了“熟练”到“精通”的瓶颈期?

  • 想写出更地道、更健壮的Go代码,却总在细节上踩坑?
  • 渴望提升软件设计能力,驾驭复杂Go项目却缺乏章法?
  • 想打造生产级的Go服务,却在工程化实践中屡屡受挫?

继《Go语言第一课》后,我的《Go语言进阶课》终于在极客时间与大家见面了!

我的全新极客时间专栏 《Tony Bai·Go语言进阶课》就是为这样的你量身打造!30+讲硬核内容,带你夯实语法认知,提升设计思维,锻造工程实践能力,更有实战项目串讲。

目标只有一个:助你完成从“Go熟练工”到“Go专家”的蜕变! 现在就加入,让你的Go技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想系统学习Go,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

我的新书《Go语言第一课》是你的首选。源自2.4万人好评的极客时间专栏,内容全面升级,同步至Go 1.24。首发期有专属五折优惠,不到40元即可入手,扫码即可拥有这本300页的Go语言入门宝典,即刻开启你的Go语言高效学习之旅!


商务合作方式:撰稿、出书、培训、在线课程、合伙创业、咨询、广告合作。如有需求,请扫描下方公众号二维码,与我私信联系。

如发现本站页面被黑,比如:挂载广告、挖矿等恶意代码,请朋友们及时联系我。十分感谢! Go语言第一课 Go语言进阶课 Go语言精进之路1 Go语言精进之路2 Go语言第一课 Go语言编程指南
商务合作请联系bigwhite.cn AT aliyun.com

欢迎使用邮件订阅我的博客

输入邮箱订阅本站,只要有新文章发布,就会第一时间发送邮件通知你哦!

这里是 Tony Bai的个人Blog,欢迎访问、订阅和留言! 订阅Feed请点击上面图片

如果您觉得这里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捐赠 ,加油后的Tony Bai将会为您呈现更多精彩的文章,谢谢!

如果您希望通过微信捐赠,请用微信客户端扫描下方赞赏码:

如果您希望通过比特币或以太币捐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比特币:

以太币:

如果您喜欢通过微信浏览本站内容,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本站官方微信订阅号“iamtonybai”;点击二维码,可直达本人官方微博主页^_^:
本站Powered by Digital Ocean VPS。
选择Digital Ocean VPS主机,即可获得10美元现金充值,可 免费使用两个月哟! 著名主机提供商Linode 10$优惠码:linode10,在 这里注册即可免费获 得。阿里云推荐码: 1WFZ0V立享9折!


View Tony Bai's profile on LinkedIn
DigitalOcean Referral Badge

文章

评论

  • 正在加载...

分类

标签

归档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