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月月 发布的文章

理解时序数据库的时间线

本文永久链接 – https://tonybai.com/2023/05/28/understand-time-series-of-tsdb

在当今数据爆炸的时代,时序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包括了从传感器、监控设备、日志记录系统和金融交易等多种来源的大量数据,这些数据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记录了各种事件和活动的发生和变化。时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于企业的业务决策和运营效率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人们发明了时序数据库管理系统(Time Series Database System,TSDB)

在时序数据库系统中,时序数据通常被抽象和组织为时间线(time series),时序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也是围绕着时间线进行的,因此理解时间线是深入理解时序数据库系统的前提。

在本文中,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时序数据库中时间线的概念,并以InfluxDB(2.x)为例探讨时间线在该数据库中的组织和呈现形式。

在学习时间线之前,我们先来重新认识一下时序数据。

1. 什么是时序数据

时序数据,亦称时间序列数据,是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具有时间戳的数据点。这些数据点可能是连续的(如下图上部的metrics),例如每秒记录一次;也可能是不规律的,例如在特定事件发生时的记录(如下图下部的events):


图来自influxdb,tip: 看图中小圈圈

时序数据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金融市场的股票价格、气候科学的气象数据、工业设备的运行数据、物联网数据以及车联网数据等,如下图(此图来自网络):

时序数据有着几个鲜明的特点:

  • 时间戳

时序数据是与时间相关的数据,每个数据点都有一个时间戳或时间范围来标识其产生或记录的时间。

  • 大数据量

时序数据通常是大数据量的,需要处理大量的持续不断的数据点。

  • 数据流

从源头流来的时序数据量往往是不间断的。

  • 数据量是不可预测的

可能会在不规则的时间间隔内突然传来大量的数据。这在金融市场上非常常见,事件发生后交易量会出现峰值,而这是很难预测的。

  • 实时性

时序数据常常需要实时处理分析,以便及时采取行动或在数据发生变化时发出警报。异常情况检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追加写入

新的数据点会追加到已有数据的末尾,而不是或极少是修改或删除已有的数据。并且绝大多数情况下,时序数据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

我们看到时序数据和传统的OLTP(联机事务处理)数据具有很多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决定了基于时序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所采用的数据模型、处理的数据规模、数据的访问方式、数据的处理频率、数据的处理方式都有很多不同。

那么当前主流时序数据库是如何存储、处理和管理时序数据的呢?我们继续向下看。

2. 时间线:时序数据库对时序数据的建模

初次了解和学习时序数据库(tsdb)的时候,你都会学到一个叫时间线(Time Series)的术语,无论你学习的是InfluxDB、Prometheus还是TDengine亦或其他。

Influxdb的联合创始人Paul Dix对tsdb中时间线的理解如下:

Paul认为时间线是解释和理解时序数据的一种方法。其实时间线就是时序数据库界对时序数据的一种建模,时序数据库就是围绕时间线这个模型进行设计和实现的,当然不同的时序数据库所建立的时间线模型略有差异,模型能力也有差别

有了时间线这个模型后,我们可以将时序数据库重新定义为:用于存储时间线的系统

下面我们就以Influxdb 2.x为例来看看一个真实的时序数据库中的时间线模型。

2.1 InfluxDB 2.x的Line Protocol

提到时间线,就不能不提到InfluxDB用于写入数据点(data point)的Line Protocol,这是目前时序数据库领域的一个流行的时序数据库ingest(数据摄取)协议。通过Line Protocol我们能直观地看到influxdb 2.x对时间线的建模形式。下面是Line Protocol手册中定义的语法和一个示例:

// Syntax
<measurement>[,<tag_key>=<tag_value>[,<tag_key>=<tag_value>]] <field_key>=<field_value>[,<field_key>=<field_value>] [<timestamp>]

// Example
myMeasurement,tag1=value1,tag2=value2 fieldKey="fieldValue" 1556813561098000000

下面Paul Dix一个PPT中的例子的图以及Line Protocol手册中的图,都可以看的更直观一些:


我们看到:在InfluxDB中,通过Line Protocol插入的一条时序数据包含四个部分:

  • measurement

时序数据的类别,如温度、湿度等。measurement类似于关系数据库中的一个表名,每个时序数据点都归到一个measurement中。这个部分是必选的。

  • tag

时序数据点的标签集合。标签用于描述数据的属性或特征,比如产生的地点、设备的型号等。对每个时序数据点,InfluxDB支持为之打多个标签(tag),每个标签是一个键值对,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不过,tag这部分是可选字段,并且tag的键值对都是string类型。

  • field

field部分是时序数据点的指标集合,即时序数据的有效载荷部分,这部分放置的是要得到的field,一个键值对,包括指标名和对应的值。如果要摄入的是某地的天气信息,这里就可以用temperature=35.3,humidity=0.7;如果采集的是某只股票的股价,那么这里可以用price=201。

field部分是必选字段,至少应该有一个键值对。和tag不同,field键值对的值部分支持数值、布尔值和字符串。

  • timestamp

顾名思义,这部分是时间戳,是数据点的收集时间。Line Protocol中这部分可空,一旦为空,那么数据点的时间戳就会被默认置为当前时间。

那么,InfluxDB基于Line Protocol定义的时间线究竟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

2.2 时间线与时间点

有了对Line Protocol各部分的认知,再来理解InfluxDB定义的时间线就容易多了。

InfluxDB定义的时间线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时间线key,另外一部分则是时间线的value集合。

  • 时间线key(time series key):由measurement+tags+field_name构成。每个time series key唯一标识/索引一条时间线。
  • 时间线的value集合(time series values):是一个(时间戳, field_value)的二元组的集合。

注:我们看到tag name 和tag value都是时间线key的一部分,但field仅name是,这也是tag和field的重要差别之一。

看一个Paul Dix的PPT中的例子,下面是用Line Protocol摄取的数据:

weather,city=Denver,state=CO,zip=80222 temp=62.3,humidity=32
weather,city=Bellevue,state=WA,zip=98007 temp=50.7,humidity=76
weather,city=Brooklyn,state=NY,zip=11249 temp=58.2,humidity=55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三条Line Protocol数据中究竟包含有几条时间线!根据时间线key唯一标识一条时间线以及时间线key的定义,我们能得到六种measurement+tags+field_name的组合,即六条时间线:

weather,city=Denver,state=CO,zip=80222#temp
weather,city=Denver,state=CO,zip=80222#humidity
weather,city=Bellevue,state=WA,zip=98007#temp
weather,city=Bellevue,state=WA,zip=98007#humidity
weather,city=Brooklyn,state=NY,zip=11249#temp
weather,city=Brooklyn,state=NY,zip=11249#humidity

这样来看,之前摄取的数据在每条时间线上只录入了一个数据点(即时间点)。以第一条时间线为例,其摄入(ingest)的数据点为:

时间线key:weather,city=Denver,state=CO,zip=80222#temp
时间线value:(62.3, t0) // t0表示摄入时的时间戳

为了更好体现时间线与时间点的关系,我们再利用Line Protocol在上述时间线上加几个数据点:

weather,city=Denver,state=CO,zip=80222 temp=64.3,humidity=42 // t1
weather,city=Denver,state=CO,zip=80222 temp=65.3,humidity=43 // t2
weather,city=Denver,state=CO,zip=80222 temp=64.9,humidity=45 // t3

这样形成的时间线为:

时间线key:weather,city=Denver,state=CO,zip=80222#temp
时间线value集合:[(62.3, t0), (64.3, t1), (65.3, t2), (64.9, t3)]

我们针对这条时间线可以直观地画出Denvor的温度趋势图(x轴为时间,y轴是denvor的温度变化):

这样看来,Line Protocol一次可以在多个时间线上各自插入一个时间点。

注:以上是influxdb 2.x对时序数据的建模。influxdb 3.0,即influxdb iox对time series做了重新建模,回归了table的方式:measurement <=> table,其余标签、字段、时间戳都变成了column(列)。

InfluxDB的时间线抽象非常重要,它对influxdb的存储引擎、查询引擎等的设计有着重要影响。关于时序数据库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清楚认知,那就是基数(Cardinality),下面我们就来说说tsdb的基数。

3 时序数据库的基数

基数并非时序数据库专有的概念,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中就有基数的概念。《SQL优化核心思想》的第一章第一节讲的就是基数。书中给出的定义是:某个列唯一键(distinct keys)的数量叫作基数。书中还给出了一个比较好理解的例子。比如:性别列,其数值要么是男,要么是女,所以该列的基数为2。

那么InfluxDB是如何定义一个时序数据库相关的基数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唯一时间线的数量。如果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measurement,那么定义该measurement的基数,就是这个measurement下的唯一时间线的数量,下面是一个例子:

measurement1:
    - 2个tag
        - tag1:有3个唯一值
        - tag2:有4个唯一值
    - 5个field

该measurement1的基数为3x4x5=60。

在InfluxDB 2.x版本中,高基数意味着时间线的膨胀,可能会影响读写性能。因为高基数会增加索引大小,导致内存使用增加、查询性能下降和更长的索引维护时间。同时,高基数还会导致写入速度降低、查询执行时间变长、磁盘空间使用增加和压缩和数据维护操作变得更加复杂和耗时。为了减轻高基数对InfluxDB读写性能的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仔细设计数据模型(减少高基数维度)、使用连续查询或任务进行预聚合、或使用刚刚发布没多久的、号称支持无限时间线的InfluxDB 3.0等。

4. 小结

时序数据在现实世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时序数据库,如InfluxDB 2.x,采用时间线作为基本的数据结构以高效地建模、查询和管理时序数据。然而,高基数数据仍然是时序数据库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理解时序数据库中的时间线以及其优缺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时序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

5. 参考资料

  • OpenMetric与时序数据库存储模型分析 – https://zhuanlan.zhihu.com/p/410255386
  • Why time series – https://www.influxdata.com/time-series-database/
  • The Journey of InfluxDB – https://youtu.be/sfHaYdcDaAY
  • Time Series Data, Cardinality, and InfluxDB – https://www.influxdata.com/blog/time-series-data-cardinality-influxdb/
  • influxdb 2.x时间线基数 – https://docs.influxdata.com/influxdb/v2.6/reference/glossary/#series-cardinality
  • influxdb 2.x storage engine – https://docs.influxdata.com/influxdb/v2.6/reference/internals/storage-engine/
  • Line Protocol – https://docs.influxdata.com/influxdb/v2.6/reference/syntax/line-protocol/

“Gopher部落”知识星球旨在打造一个精品Go学习和进阶社群!高品质首发Go技术文章,“三天”首发阅读权,每年两期Go语言发展现状分析,每天提前1小时阅读到新鲜的Gopher日报,网课、技术专栏、图书内容前瞻,六小时内必答保证等满足你关于Go语言生态的所有需求!2023年,Gopher部落将进一步聚焦于如何编写雅、地道、可读、可测试的Go代码,关注代码质量并深入理解Go核心技术,并继续加强与星友的互动。欢迎大家加入!

img{512x368}
img{512x368}

img{512x368}
img{512x368}

著名云主机服务厂商DigitalOcean发布最新的主机计划,入门级Droplet配置升级为:1 core CPU、1G内存、25G高速SSD,价格5$/月。有使用DigitalOcean需求的朋友,可以打开这个链接地址:https://m.do.co/c/bff6eed92687 开启你的DO主机之路。

Gopher Daily(Gopher每日新闻)归档仓库 – https://github.com/bigwhite/gopherdaily

我的联系方式:

  • 微博(暂不可用):https://weibo.com/bigwhite20xx
  • 微博2:https://weibo.com/u/6484441286
  • 博客:tonybai.com
  • github: https://github.com/bigwhite

商务合作方式:撰稿、出书、培训、在线课程、合伙创业、咨询、广告合作。

聊聊Go语言的控制语句

本文永久链接 – https://tonybai.com/2023/05/27/control-flow-statement-in-go

在高级编程语言中,控制流语句(control-flow statement)是一类用于控制程序执行流程的语句,以下简称为控制语句。它们可以根据条件或循环执行相应的代码块,或者跳转到指定位置执行代码。

常见的控制语句包括:

  • 条件语句:根据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如if语句、switch语句等。
  • 循环语句:根据条件重复执行相应的代码块,如for语句、while语句等。
  • 跳转语句:跳转到指定位置执行代码,如break、goto语句。
  • 异常处理语句:处理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如try-catch语句、throw语句等。

控制语句是编程语言中实现程序逻辑的重要手段,它们可以帮助程序员实现复杂的算法和逻辑。不同的编程语言支持的控制语句的种类和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基本作用都是相似的,即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

Go语言中的控制语句语法在主流编程语言中算是极少的了!掐指算来,主要的包括if、for和switch。当然goto、defer、panic/recover语句也应归类于控制语句,并且后面这些控制语句也都是Go语言实现程序逻辑的重要手段。但后面这几个并非本篇讲述的重点,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聚焦于Go的if、for和switch语句

1. if语句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if语句。

if语句用于根据一个条件执行相应的代码块,是Go语言中最常用的控制语句。

if语句的基本语法如下:

if condition {
    // code block
} else if condition {
    // code block
} else {
    // code block
}

关于if语句,我主要说下面三点:

1.1 隐式代码块(block)

我们看下面代码:

func bar() {
    if a := 1; false {
    } else if b := 2; false {
    } else if c := 3; false {
    } else {
        println(a, b, c)
    }
}

看完这段代码后,你觉得这段代码可以被正常编译吗?如果可以,那么它会输出什么信息呢?Go编译器告诉我们:上面这段可以正常编译并运行!但很多人会质疑:为何在第一个if语句中声明的变量a、第二个if中的变量b以及第三个if中的变量c,在最后的else语句中都可以有效访问呢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必须要搞清楚if语句的隐式代码块和作用域规则。上述代码等价于下面代码:

func bar() {
    { // 等价于第一个if的隐式代码块
        a := 1 // 变量a作用域始于此
        if false {

        } else {
            { // 等价于第一个else if的隐式代码块
                b := 2 // 变量b的作用域始于此
                if false {

                } else {
                    { // 等价于第二个else if的隐式代码块
                        c := 3 // 变量c作用域始于此
                        if false {

                        } else {
                            println(a, b, c)
                        }
                        // 变量c的作用域终止于此
                    }
                }
                // 变量b的作用域终止于此
            }
        }
        // 变量a作用域终止于此
    }
}

通过这段展开后的代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段代码中的最后的else语句实质上是一个最内层的else,变量a、b、c的作用域范围是可以覆盖到else的。

注:极客时间的《Go语言第一课》专栏第11讲对代码块与作用域有着更为全面的讲解,欢迎大家订阅学习。

1.2 使用自用变量

在Go中使用if语句时,开发者常常纠结于到底使用下面哪种形式:

if a, ok := foo(); a < 10 && ok{ //使用if表达式自用变量

} 

vs.

a, ok := foo()
if a < 10 && ok {

}

这里建议采用第一种,即“使用if表达式自用变量”,而不是在if外部定义临时变量。因为前者除了简洁,可读性略好的优点外,还有一点优势,那就是将a放在if隐式代码块中,将变量a的作用域限制到最小范围,这样可以避免不同代码段中变量命名相同而引起的冲突问题。进而让代码实现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

上述代码还有一个可能让初学者疑惑的点,那就是a < 10 && ok的运算符优先级问题,是(a < 10) && ok 还是 a < (10 && ok),为了避免给后续代码阅读者带去理解上的困惑,建议使用小括号明确求值时的计算顺序。

1.3 happy path原则

Go语言中,if语句使用的一个惯例就是遵循happy path(快乐路径)原则,所谓happy path是指通过将缩进程度降到最低,避免if语句或else-if语句的过度嵌套,使代码更易读和可维护。遵循快乐路径原则可以让你的代码变得更容易阅读和理解,执行的流程也变得更加清晰。

happy path意味着代码要尽量左对齐,减少嵌套,如下图所示:

注:上图中原始素材来自于网络。

在编码实践中,要满足happy path有几个技巧:

  • 减少else、else if的使用;
  • 避免if语句的嵌套使用;
  • 快速返回。在if语句的body中使用return从函数中返回,而不是继续后续的处理。

注:极客时间的《Go语言第一课》专栏第18讲对if语句做了更为全面的讲解,欢迎大家订阅学习。

2. for语句

印象中,for语句在使用频度方面是仅次于的if语句的控制流语句了。这里谈谈Go对于循环语句的支持的特点。

2.1 仅此一种for循环

Go信奉“做一件事只有一种方法”,不知道这是不是Go仅提供一种形式for语句的最初原因(相较于其他主流编程语言提供while、loop、do…while等)。

Go经典的for语句有如下一些典型使用形式:

// 最常规的for循环
for i := 0; i < 10; i++ {
    fmt.Println(i)
}

// 模拟while循环
i := 0
for i < 10 {
    fmt.Println(i)
    i++
}

// 死循环
for {
    // do something
}

2.2 for range不是可有可无

如果说go只有for语句,也不够准确,go还有一个for range变体。不过这个for range变体不是可有可无的,有些遍历没有for range无法完成,比如:

// 遍历map
for k, v := range aMap {
}

// 遍历string中的字符(非字节遍历)
for i, r := range s {
  // rune
}

2.3 带label与不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

在Go语言中,for循环语句中可以使用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语句,也可以使用我们通常认知中的不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语句。不过它们之间的差别应该牢记:

  • 不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语句

不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语句只能用于当前for循环语句中,它们的作用范围仅限于当前循环体内部。当执行continue语句时,会跳过本次循环,直接进入下一次循环;当执行break语句时,会结束当前循环,直接跳出循环体。

  • 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语句

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语句可以用于多层嵌套的for循环语句中,它们可以跳出指定的循环体。当执行带label的continue语句时,会跳过指定的循环体中的本次循环,直接进入下一次循环;当执行带label的break语句时,会结束指定的循环体,直接跳出循环。

下面是一个使用带label的break语句的示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outerLoop:
    for i := 1; i <= 3; i++ {
        for j := 1; j <= 3; j++ {
            if i == 2 && j == 2 {
                // 跳出指定循环体
                fmt.Println("跳出外层循环")
                break outerLoop
            }
            fmt.Printf("i=%d, j=%d\n", i, j)
        }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带label的break语句跳出了外层循环,从而避免了继续执行外层循环。如果使用不带label的break语句,仅会跳出内层循环,而不会跳出外层循环。

2.4 坑

虽然Go只有一种for语句形式,但可能遇到的“坑”却并不少,这里列出一些典型的“坑”:

  • 循环变量重用

看一下下面代码:

func main() {
    var m = []int{1, 2, 3, 4, 5}  

    for i, v := range m {
        go func() {
            time.Sleep(time.Second * 3)
            fmt.Println(i, v)
        }()
    }

    time.Sleep(time.Second * 10)
}

你预期的输出是什么呢?实际输出是什么呢?在go playground中执行一下,得到如下结果:

4 5
4 5
4 5
4 5
4 5

为什么会输出这个结果呢?我将上述代码做一个等价变换你就明白了:

func main() {
    var m = []int{1, 2, 3, 4, 5}  

    {
      i, v := 0, 0
        for i, v = range m {
            go func() {
                time.Sleep(time.Second * 3)
                fmt.Println(i, v)
            }()
        }
    }

    time.Sleep(time.Second * 10)
}

我们看到:i, v两个变量不是在每次循环时重新声明,而是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只定义了一份,这就是为何所有goroutine输出的都是“4 5”的原因。Go团队针对这个问题正在设计优化方法,在后续的Go版本中,这个坑可能会被自然“修复”。

  • range表达式副本

我们再来看一段代码:

func main() {
    var a = [5]int{1, 2, 3, 4, 5}
    var r [5]int

    fmt.Println("original a =", a)

    for i, v := range a {
        if i == 0 {
            a[1] = 12
            a[2] = 13
        }
        r[i] = v
    }

    fmt.Println("after for range loop, r =", r)
    fmt.Println("after for range loop, a =", a)
}

在你的预期中,上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这样的:

original a = [1 2 3 4 5]
after for range loop, r = [1 12 13 4 5]
after for range loop, a = [1 12 13 4 5]

不过实际运行一下,你会看到真正的输出是这样的:

original a = [1 2 3 4 5]
after for range loop, r = [1 2 3 4 5]
after for range loop, a = [1 12 13 4 5]

究其原因,是因为参数range循环的是a的副本,我们用a’来表示,将上面代码等价变换为下面后,就更容易理解了:

for i, v := range a' { //a'是a的一个值拷贝
    if i == 0 {
        a[1] = 12
        a[2] = 13
    }
    r[i] = v
}

这样变换后,我们知道for range遍历的是a的副本,对a的修改不会影响后续的遍历。

因此,当使用数组、切片作为range后的待遍历的容器集合时,要十分小心。

  • break未跳出for

当for与switch语句联合使用时,也要注意避坑,看一下下面代码:

func main() {
    var sl = []int{5, 19, 6, 3, 8, 12}
    var firstEven int = -1

    // find first even number of the interger slice
    for i := 0; i < len(sl); i++ {
        switch sl[i] % 2 {
        case 0:
            firstEven = sl[i]
            break
        case 1:
            // do nothing
        }
    }
    println(firstEven)
}

执行这个代码,输出结果为12,与我们预期的第一个偶数6不符。原因是什么呢?从输出结果为12来看,应该是break并未跳出for循环,导致循环继续进行到最后。

记住:Go语言规范中明确规定,不带label的break语句中断执行并跳出的,是同一函数内break语句所在的最内层的for、switch或select。所以,上面这个例子的break语句实际上只跳出了switch语句,并没有跳出外层的for循环,这也就是程序未按我们预期执行的原因。

注:极客时间的《Go语言第一课》专栏第19讲对for语句做了更为全面的讲解,欢迎大家订阅学习。

3. switch语句

最后聊聊switch语句。在Go语言中,switch语句也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流语句,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switch expression {
case value1:
    // 执行代码块1
case value2:
    // 执行代码块2
default:
    // 执行默认代码块
}

由于Go switch语句执行语义不会默认执行下一个case,因此上述switch语句等价于一个多个if-else的语句,但从可读性上来说,比多层的if else更易理解,可读性更好。在这样的场景下,我们是推荐使用switch替代多个if-else语句的。

3.1 case语句求值顺序

switch语句通常会有很多表达式,这些表达式的求值顺序是有明确规定的,即从switch表达式开始求值,然后各个case语句的求值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记住这个顺序,有助于你分析switch语句的执行语义。

3.2 switch case的灵活性

Go switch语句在语法语义方面相对于其先祖C语言的Switch语句来说,做了很多优化,结果是更加灵活,坑几乎填平,主要的优化包括:

  • switch支持任何值的case比较,而不像C语言只能用int或枚举

  • 支持case表达式列表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num := 3
    switch num {
    case 1, 3, 5: // case支持表达式列表
        fmt.Println("奇数")
    case 2, 4, 6:
        fmt.Println("偶数")
    default:
        fmt.Println("其他")
    }
}
  • 不会默认执行下一个case语句

C语言中那种默认执行下一个case语句的执行语义导致我们需要在每个case中都使用break跳出switch,Go修复了这个语义,看下面这个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num := 2
    switch num {
    case 1:
        fmt.Println("第一个 case 块")
    case 2:
        fmt.Println("第二个 case 块")
    case 3:
        fmt.Println("第三个 case 块")
    }
}

这个例子只会输出“第二个 case 块”,不会执行case 3中的代码。

如果要显式告知执行下一个case代码块,需要使用fallthrough。显然Go将常见执行逻辑作为默认语义,即每个case执行完跳出;而C语言恰做反了。

3.3 type switch

这个是其他语言所没有的,又或者说是Go特有的,type switch是针对接口类型表达式的特殊语法,语法格式也比较固定:

var x interface{} = 3
switch i := x.(type) {
case nil:
    // x 的类型为 nil
    println(i) // 输出x中存储的动态类型值
case int:
    // x 的类型为 int
case string:
    // x 的类型为 string
default:
    // x 的类型为其他类型
}

如果不需要接口变量中存储的动态类型值的话,也可以简化为:

var x interface{} = 3
switch x.(type) {
case nil:
    // x 的类型为 nil
case int:
    // x 的类型为 int
case string:
    // x 的类型为 string
default:
    // x 的类型为其他类型
}

注:极客时间的《Go语言第一课》专栏第20讲对switch语句做了更为全面的讲解,欢迎大家订阅学习。

4. 小结

Go语言的控制流语句虽然种类不那么丰富,但足够帮助开发者实现各种不同类型的程序逻辑了。在编写代码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语句,并注意遵循使用各种控制语句的惯例和规范,避免掉入各种“坑”中。


“Gopher部落”知识星球旨在打造一个精品Go学习和进阶社群!高品质首发Go技术文章,“三天”首发阅读权,每年两期Go语言发展现状分析,每天提前1小时阅读到新鲜的Gopher日报,网课、技术专栏、图书内容前瞻,六小时内必答保证等满足你关于Go语言生态的所有需求!2023年,Gopher部落将进一步聚焦于如何编写雅、地道、可读、可测试的Go代码,关注代码质量并深入理解Go核心技术,并继续加强与星友的互动。欢迎大家加入!

img{512x368}
img{512x368}

img{512x368}
img{512x368}

著名云主机服务厂商DigitalOcean发布最新的主机计划,入门级Droplet配置升级为:1 core CPU、1G内存、25G高速SSD,价格5$/月。有使用DigitalOcean需求的朋友,可以打开这个链接地址:https://m.do.co/c/bff6eed92687 开启你的DO主机之路。

Gopher Daily(Gopher每日新闻)归档仓库 – https://github.com/bigwhite/gopherdaily

我的联系方式:

  • 微博(暂不可用):https://weibo.com/bigwhite20xx
  • 微博2:https://weibo.com/u/6484441286
  • 博客:tonybai.com
  • github: https://github.com/bigwhite

商务合作方式:撰稿、出书、培训、在线课程、合伙创业、咨询、广告合作。

如发现本站页面被黑,比如:挂载广告、挖矿等恶意代码,请朋友们及时联系我。十分感谢! Go语言第一课 Go语言精进之路1 Go语言精进之路2 商务合作请联系bigwhite.cn AT aliyun.com

欢迎使用邮件订阅我的博客

输入邮箱订阅本站,只要有新文章发布,就会第一时间发送邮件通知你哦!

这里是 Tony Bai的个人Blog,欢迎访问、订阅和留言! 订阅Feed请点击上面图片

如果您觉得这里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捐赠 ,加油后的Tony Bai将会为您呈现更多精彩的文章,谢谢!

如果您希望通过微信捐赠,请用微信客户端扫描下方赞赏码:

如果您希望通过比特币或以太币捐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比特币:

以太币:

如果您喜欢通过微信浏览本站内容,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本站官方微信订阅号“iamtonybai”;点击二维码,可直达本人官方微博主页^_^:
本站Powered by Digital Ocean VPS。
选择Digital Ocean VPS主机,即可获得10美元现金充值,可 免费使用两个月哟! 著名主机提供商Linode 10$优惠码:linode10,在 这里注册即可免费获 得。阿里云推荐码: 1WFZ0V立享9折!


View Tony Bai's profile on LinkedIn
DigitalOcean Referral Badge

文章

评论

  • 正在加载...

分类

标签

归档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