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永久链接 – https://tonybai.com/2025/10/15/physics-in-fanren

大家好,我是Tony Bai。

李淼教授的《三体中的物理学》曾让我们惊叹,原来恢弘的科幻背后,是坚实而又前沿的科学基石。读完《凡人修仙传》人界/灵界篇后,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们能否为韩立的修仙世界,构建一个自洽的“物理模型”?

这并非要用科学去“祛魅”修仙,恰恰相反,这是一场思想实验。我们旨在探讨:如果修仙世界真的存在,其背后的“天道法则”是否能在现代物理学的框架内找到惊人相似的“投影”?

当韩天尊遇见爱因斯坦,一场连接东方玄幻与前沿科学的奇妙对话,就此展开。我们不纠结“灵气”的具体成分,而是聚焦于修仙世界中更高阶的时空、维度与法则

界面飞升 —— 膜宇宙理论与高维空间

在《凡人》中,世界由无数“界面”构成——人界、灵界、小灵界、灵寰界、仙界……界面之间壁垒森严,修士需经历九死一生的“飞升”才能跨越。更奇特的是,不同界面的“天地法则”也不同,灵界的空间远比人界稳固,能承受的能量上限也更高。

这听起来玄之又玄,但在现代物理学的前沿,却有一个理论与之惊人地契合——膜宇宙理论(Brane Cosmology)

源于弦理论/M理论的“膜宇宙”模型认为,我们熟悉的三维宇宙(长宽高),可能只是一张漂浮在更高维度“体宇宙”(The Bulk)中的巨大“膜”(Brane)。想象一下,无数张平行的纸(膜宇宙)漂浮在一个巨大的房间(体宇宙)里。

现在,让我们进行一次大胆的映射:

  1. 界面 = 膜宇宙 (Brane): 每个人界、灵界,都是一个独立的“膜宇宙”。它们在更高维度中彼此平行,互不干涉。
  2. 飞升 = 跨膜运动 (Brane-hopping): 什么是飞升?它不是在我们的三维空间里向上飞。而是修士集聚了无法想象的能量,将自己从当前所在的三维“膜”上撕裂出去,进入高维的“体宇宙”,再“降落”到另一个物理常数不同的“膜”上。这完美解释了飞升为何如此艰难,因为“体宇宙”中可能充满了凡人无法理解的能量风暴。
  3. 法则不同 = 物理常数差异: 为何灵界空间更稳固?因为不同“膜”上的物理常数、真空能级可能完全不同。灵界那张“膜”的“时空曲率韧性”远超人界,因此能承载更恐怖的能量冲击。

从这个角度看,韩立的飞升,本质上是一次壮丽的高维时空迁跃

空间裂缝与传送阵 —— 爱因斯坦-罗森桥(虫洞)

在凡人世界,长距离旅行依赖两种方式:稳定精确的传送阵,和天然但危险的空间裂缝。这两种设定,直指广义相对论中一个最迷人的预言——虫洞(Wormhole)

虫洞,又称爱因斯坦-罗森桥,是理论上连接时空遥远两点的“捷径”。它不是在空间中移动,而是通过更高维度直接“抄近路”。

现在,让我们重新审视韩立的旅行方式:

  1. 传送阵 = 人造稳定虫洞: 古代大能修士建造的传送阵,其复杂的符文和灵石能量系统,本质上是一套用于打开并维持一个微型、稳定虫洞的“物理装置”。所谓的“空间节点”,就是时空几何上最适合用当前技术打开虫洞的坐标。驱动传送阵需要海量灵石,这或许就是维持虫洞“喉咙”张开所需的庞大能量。
  2. 空间裂缝 = 天然不稳定虫洞: 自然形成的空间裂缝,由于缺乏稳定机制,极其危险,随时可能坍塌。这与物理学中对天然虫洞的描述不谋而合——它们可能瞬息万变,任何物质穿过都可能被潮汐力撕碎。
  3. 空间神通 = 局部时空扭曲: 大乘期修士的“瞬移”,可以理解为他们凭借强大的神识和法力,能够小范围、短时间地剧烈扭曲时空几何,制造出临时的、仅供自己通过的微型虫洞。

所以,韩立每一次踏上传送阵,都可能是一次穿越时空隧道的星际旅行。

御风遁光 —— 引力操控与质能转换

除了跨越星辰大海的传送,修士最常用的神通莫过于“遁术”。从御风而行,到脚踏法器,再到化为一道惊天长虹,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对宇宙基本力之一——引力——的精妙操控。

我们都知道,引力的本质是质量导致的时空弯曲。那修士是如何摆脱这无处不在的束缚,实现自由飞行的呢?

  1. 御器飞行 = 局部反重力场: 筑基期修士脚踏法器飞行,并非是站在一个“会飞的盘子”上那么简单。一个更令人信服的物理学解释是:修士通过法力(能量)作用于法器,在法器周围制造了一个小范围的、方向可控的“反引力场”“时空斥力泡”。这个斥力泡抵消了星球的引力,通过改变场的方向和强度,就能实现远超空气动力学的超高速机动。这需要对广义相对论有极深的理解,或是掌握了能产生“负能量密度”的奇特物质。

  2. 化虹遁光 = 质能转换(E=mc²): 元婴期后的高阶遁术,修士自身化为一道光,这已经超越了反重力的范畴。这极有可能触及了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终极应用。高阶修士通过某种秘法,能将自身部分静止质量/法力暂时转化为纯粹的能量形态(类似光子流)。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以接近光速行进,自然呈现为“遁光”。到达目的地后,再将能量逆转为物质,重新凝聚成形。

境界越高,飞得越快,也得到了合理解释:要么是输出功率更大,反引力场更强;要么是对法则理解更深,质能转换的效率更高、损耗更小。

时间法则 —— 相对论、熵增与时间箭头

《凡人》中,时间法则是至高无上的仙界三大至尊法则之一。韩立的掌天瓶和《真言化轮经》能操控时间流速,甚至进行有限的时间回溯。这触及了物理学最核心的领域。

  1. 时间加速/延缓 = 极端时空曲率: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强大的引力场可以使时间变慢(引力时间膨胀)。掌天瓶内的神秘空间,或许就是通过某种机制,制造出一个超乎想象的等效引力场,从而让内部的时间流速相对于外界急剧变慢(即外界看来是“加速”了植物生长)。而《真言化轮经》的“时间延缓”,则可能是在敌人周围制造了类似的强时空曲率。

  2. 逆转时间 = 逆转熵增: 这是最挑战物理学根基的能力。我们的宇宙之所以有明确的时间方向(时间之矢),根源在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的“熵”(混乱度)总是趋向于增加。一杯热水会变凉,但一杯凉水不会自己变热。能够局部逆转时间,意味着能够在该区域内逆转熵增定律,让破碎的镜子复原,让死去的人复活。这需要对物质和能量进行完美的信息重组,其难度和能量级别是宇宙级的。这也解释了为何此法则是最顶级的力量,连道祖都难以完全掌控。

韩立每一次催动掌天瓶,都是在自己的掌中,上演着一场微缩版的《星际穿越》。

真幻之境 —— Matrix、拟像理论与缸中之脑

除了扭曲时空,修仙世界还有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力量——幻阵。尤其是仙界篇中冥寒仙宫那个足以以假乱真的“大千世界幻阵”,它并非简单的视觉欺骗,而是一个拥有独立法则和亿万生灵的“真实世界”。

这让我们立刻联想到了另一部伟大的作品——《黑客帝国》(The Matrix)

  1. 顶级幻阵 = 私有化Matrix服务器: 影片中,人类活在由机器构建的虚拟世界“母体”中。而冥寒仙宫的幻阵,本质上就是一个由布阵道祖创建并维护的“私有化Matrix”。它绕过了修士的肉体感官,直接作用于其“元神”或“神识”(可以理解为意识的量子信息态),向其输入一个完整、自洽、毫无破绽的虚拟世界信息流。

  2. 神识 = 算力与防火墙: 为何韩立能凭借强大的神识勘破幻阵?在这里,“神识”可以被理解为修士意识的“个人算力”与“网络防火墙”。强大的神识能够实时分析海量信息流,检测到其中的微小不一致(Bug或逻辑漏洞),或者能强行抵御外部信号的入侵,从而大喝一声:“原来是幻术!”并强制“下线”。

  3. 大千世界幻阵 = 真实副本(Digital Twin): 这个幻阵之所以恐怖,因为它可能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布阵者对某个真实世界进行了完美的1:1信息复制,创造了一个“数字孪生”世界。在这个副本中,万事万物都遵循与原型世界完全一致的“物理法则”(算法),因此身处其中的生灵,哪怕穷尽一生也无法发现破绽。

这最终引向了那个古老的哲学思辨——“缸中之脑”。如果一个幻境完美到你永远无法证明它是假的,那么这个“幻境”与“真实”,究竟还有区别吗?韩立在幻阵中的挣扎,其实也是我们很多个人在看完《黑客帝国》这部电影后,对自身存在真实性的终极追问。

灵光护体与禁制 —— 力场护盾及可编程物质

从宏大的时空理论回到激烈的战斗场景,修士的“护体灵光”和无处不在的“禁制”,同样能在未来科技的蓝图中找到令人兴奋的对应——那就是科幻迷们心心念念的力场护盾(Force Field)可编程物质(Programmable Matter)

  1. 护体灵光 = 个人化力场护盾: 当修士面对攻击时,体表会瞬间浮现一层流光溢彩的能量罩。这并非某种魔法,而极有可能是一个由修士自身能量(灵力)维持的个人化力场护盾。正如《星际迷航》中的企业号能张开防御屏,修士通过功法,将灵力转化为特定的能量形态(如强磁场约束的等离子体),在体表形成一个动态屏障,用以偏转或吸收来袭的攻击。功法不同,护盾属性各异,这与力场护盾可以调整频率以应对不同类型攻击的设定如出一辙。

  2. 禁制 = 宏观尺度的可编程物质: 守护洞府的强大禁制,由亿万个微小符文构成,这与“可编程物质”的概念简直是天作之合。想象一下,每一个闪烁的“符文”,就是一个能量态的“智能元胞”。布阵者通过神识,为这亿万个元胞预先设定好了响应逻辑(程序)。一旦有外敌入侵,这些元胞便会根据预设程序瞬间重组,形成锋利的刀剑、坚固的壁垒或是困人心神的迷雾。

破禁之道:破解与过载打击

面对如此复杂的系统,修士们通常有两条路可走:

  • 以巧破禁: 精通阵法者,会像顶尖黑客一样,仔细研究禁制(分布式系统)的符文结构(代码逻辑),寻找其薄弱环节或逻辑漏洞,然后用极小的代价将其瘫痪或绕过。这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阵法造诣)。

  • 蛮力破禁: 这更为常见,也更为直接。它不再寻求破解,而是进行一场纯粹的能量对撞,如同用压倒性的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去冲击一台服务器。禁制系统的维持和响应都需要消耗能量。蛮力破禁就是用远超其能量储备或能量疏导效率上限的攻击,持续不断地轰击。当禁制的能量核心(灵石或阵眼)被耗尽,或者其符文结构因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能量冲击而崩溃时,禁制自然告破。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高阶修士面对低阶禁制,往往一击即溃。因为双方的能量输出功率(Power Output)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小结:殊途同归的求索

回顾我们这场横跨仙侠与科学的思想漫游,旅程是如此的波澜壮阔:从修士最基本的御风飞行(引力操控),到守护自身的能量力场(护体灵光);从跨越星海的界面飞升(膜宇宙),到折叠空间的传送虫洞(传送阵);从操控时间流速的至高法则,到构建虚拟实相的骇客帝国(幻阵)…… 我们发现,《凡人修仙传》中那些最天马行空的设定,竟能在现代物理学以及信息学的前沿理论中找到如此多的共鸣。

这并非巧合,而是因为无论是东方玄幻的“参悟天道”,还是现代科学的“探索规律”,其本质都是智慧生命试图理解宇宙运行的根本法则、并最终掌握自身命运的渴望。

韩立内视己身,神游太虚,追寻的是大道的本源;科学家仰望星空,对撞粒子,探索的是宇宙的真理。或许,他们看到的,是同一座山峰在不同方向的倒影。

也许在宇宙的某个角落,真的存在着一个可以用“灵力”来撬动物理法则的文明。对于宇宙而言,魔法和科学,或许只是对同一套规则的不同解读方式罢了。

参考资料

  • 《三体中的物理学》-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3435186/
  • 膜宇宙理论 – https://arxiv.org/abs/hep-th/0209261
  • 虫洞 – https://simple.wikipedia.org/wiki/Wormhole

你的Go技能,是否也卡在了“熟练”到“精通”的瓶颈期?

  • 想写出更地道、更健壮的Go代码,却总在细节上踩坑?
  • 渴望提升软件设计能力,驾驭复杂Go项目却缺乏章法?
  • 想打造生产级的Go服务,却在工程化实践中屡屡受挫?

继《Go语言第一课》后,我的《Go语言进阶课》终于在极客时间与大家见面了!

我的全新极客时间专栏 《Tony Bai·Go语言进阶课》就是为这样的你量身打造!30+讲硬核内容,带你夯实语法认知,提升设计思维,锻造工程实践能力,更有实战项目串讲。

目标只有一个:助你完成从“Go熟练工”到“Go专家”的蜕变! 现在就加入,让你的Go技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想系统学习Go,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

我的新书《Go语言第一课》是你的首选。源自2.4万人好评的极客时间专栏,内容全面升级,同步至Go 1.24。首发期有专属五折优惠,不到40元即可入手,扫码即可拥有这本300页的Go语言入门宝典,即刻开启你的Go语言高效学习之旅!


商务合作方式:撰稿、出书、培训、在线课程、合伙创业、咨询、广告合作。如有需求,请扫描下方公众号二维码,与我私信联系。

© 2025, bigwhite. 版权所有.

No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