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也开始“叛逆”了?深度解读 JetBrains 2025 报告:为何“原生信仰”不再是唯一答案

本文永久链接 – https://tonybai.com/2025/11/14/the-go-ecosystem-in-2025
大家好,我是Tony Bai。
Go 语言迎来了它的第 16 个年头。从一个旨在解决 Google 内部工程效率问题的项目,成长为拥有超过 500 万开发者的全球性技术力量,16 岁的 Go 已然进入了一个成熟、稳健的“少年时代”。
在这个值得纪念的里程碑时刻,我们不禁要问:支撑着 Go 社区一路走来的核心价值观,是否依然坚如磐石?长期以来,Go 社区都以其“内置电池”(batteries included) 的强大标准库而自豪,并将“标准库优先”(standard library first) 奉为圭臬。
然而,这种“原生信仰”是否正在随着生态的成熟而悄然动摇?近日,JetBrains 发布的《Go 2025 生态系统状况报告》,通过翔实的数据,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正在演进的、更加务实的 Go 世界。
这份数据报告,同时也是一次对 Go 16 年发展历程的深刻反思,让我们得以看清 Gopher 们在“原生”与“生态”之间的真实选择。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读这份报告的关键数据,系统性地剖析 Go 在 Web 框架、测试工具以及 AI 辅助编程等核心领域的最新趋势,并探讨这些变化对每一位 Go 开发者未来的技术选型意味着什么。

Web 框架的“权力的游戏”:Gin 称王,旧王陨落
Web 后端开发和 DevOps/SRE 是 Go 的两大核心阵地。在 Web 领域,框架和路由器的选择,最能体现社区的变迁。

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包括:
-
Gin 的霸主地位愈发稳固:使用率从 2020 年的 41% 稳步增长到 2025 年的 48%,已成为近半数 Go 开发者的首选。其高性能、成熟的生态和丰富的文档,使其在“最佳 Web 框架”的竞争中一骑绝尘。
-
gorilla/mux 的时代落幕:这个曾经最强大、最流行的 HTTP 路由器,其使用率从 36% 断崖式下跌至 17%。这背后是清晰的行业变迁:该项目于 2023 年正式归档,后又重新开放,但社区开发者也纷纷转向更现代的替代方案。
-
net/http 与 chi 的稳健:标准库 net/http 依然是 32% 开发者的选择,证明了 Go 社区“无框架”的极简主义哲学依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在 Go 1.22 引入了增强的模式路由后,标准库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而 chi 则凭借其轻量、地道 (idiomatic) 且与 net/http 完全兼容的特性,使用率稳步增长至 12%,成为了 gorilla/mux 的主要“生态位继承者”。
-
新星 Fiber 的崛起:作为一个 2020 年才出现的框架,Fiber 凭借其对性能和简洁性的极致追求,迅速获得了 11% 的市场份额,紧追 Echo (16%),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可以看到:Go Web 生态呈现出清晰的“一超多强”格局。Gin 满足了大多数人对“全功能框架”的需求,而 net/http 和 chi 则服务于“标准库优先”的极简主义者。一个时代的结束 (gorilla/mux),必然伴随着新秩序的建立。
测试生态的“范式转移”:标准库光环正在褪色
如果说 Web 框架的变迁是意料之中,那么测试领域的趋势则足以让许多“原教旨主义者”感到震惊。

- 标准库 testing 使用率大幅下降:作为 Go 内置的测试解决方案,其使用率从 2020 年的 60%,锐减至 2025 年的 35%。
这背后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虽然 testing 包奠定了 Go 简洁、一致的测试文化,但报告明确指出,“对于大型或企业级项目,其能力往往是不够的。”
那么,Gopher 们转向了哪里?
- testify 成为断言事实标准:testify 的使用率从 19% 增长到 27%。其提供的丰富、易读的断言函数(如 assert.Equal, require.NoError),完美地弥补了标准库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 gomock 成为 Mocking 核心选择:gomock 的使用率从 12% 飙升至 21%。在 Go 这种面向接口编程的语言中,一个强大、易用的 Mocking 框架,对于编写可维护的单元测试至关重要。
测试领域的数据,最深刻地反映了 Go 生态的演进哲学。“标准库优先”的信仰,正在被“生产力优先”的务实主义所修正。 当标准库提供的“电池”不足以驱动复杂的企业级应用时,社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 testify 和 gomock 这样经过实战检验的“外挂电池组”。
工具链的“军备竞赛”与 AI 的全面渗透
报告还揭示了其他领域的“赢家”:
- 日志:log/slog (Go 1.21+ 新标准) 成为新项目的自然选择,而 logrus 虽进入维护模式但依然稳定,高性能场景则由 zap 和 zerolog 占据。
- 数据库:轻量级封装 (sqlx, pgx) 与重量级 ORM (GORM, ent) 之间,依然是两种哲学之争,但报告承认 ORM 在“重度抽象”场景下是推荐的选择。
- CLI:cobra 凭借其在 kubectl 和 helm 等大型项目中的成功,成为构建复杂 CLI 的不二之选,而 bubbletea 则引领了 TUI(文本用户界面)的复兴。
- 静态分析:golangci-lint 已成为社区公认的“全家桶” Linter 运行器。
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趋势是 AI 的全面渗透。 超过 70% 的 Go 开发者正在日常使用 AI 编程助手。报告给出了一个极具洞察力的解释:
Go 语言的简洁性、结构化和可预测性,使其特别适合基于 LLM 的代码生成。即使是基础的 AI 代码补全和测试生成,在处理 Go 的样板代码(如 if err != nil)时,也能提供巨大的价值。
这似乎将 Go 曾被诟病的“繁琐”,在 AI 时代,意外地转化成了一种“AI 友好”的优势。
小结:演进中的信仰——“标准库优先”,但不再是“标准库唯一”
Go 语言 16 岁了。少年已成,风华正茂。它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稳定,但也更加多元和务实的阶段。JetBrains 的这份报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晰的画卷,也回答了我们开篇的提问。
Gopher 的“原生信仰”并未动摇,它只是演进得更加成熟和包容。
“标准库优先”的哲学,依然是 Go 文化的起点和基石。它塑造了 Gopher 们对简洁、可靠和“无魔法”的共同追求,是区分 Go 与其他生态的鲜明旗帜。
然而,数据清晰地表明,当面对真实世界中大规模、复杂的工程挑战时,Go 社区已经勇敢地走出了“标准库唯一”的象牙塔。开发者们正在积极地、大规模地拥抱那些能够真正提升生产力、填补标准库能力空白的第三方库和框架。
16 岁的 Go,不再是一个只需要“内置电池”就能跑遍天下的少年。它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强大“充电宝”和“配件”生态系统的成熟平台。这,并非信仰的动摇,而是成长的必然。这,正是一个健康、繁荣的技术生态走向未来的标志。
资料链接:https://blog.jetbrains.com/go/2025/11/10/go-language-trends-ecosystem-2025/
你的Go技能,是否也卡在了“熟练”到“精通”的瓶颈期?
- 想写出更地道、更健壮的Go代码,却总在细节上踩坑?
- 渴望提升软件设计能力,驾驭复杂Go项目却缺乏章法?
- 想打造生产级的Go服务,却在工程化实践中屡屡受挫?
继《Go语言第一课》后,我的《Go语言进阶课》终于在极客时间与大家见面了!
我的全新极客时间专栏 《Tony Bai·Go语言进阶课》就是为这样的你量身打造!30+讲硬核内容,带你夯实语法认知,提升设计思维,锻造工程实践能力,更有实战项目串讲。
目标只有一个:助你完成从“Go熟练工”到“Go专家”的蜕变! 现在就加入,让你的Go技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想系统学习Go,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
我的新书《Go语言第一课》是你的首选。源自2.4万人好评的极客时间专栏,内容全面升级,同步至Go 1.24。首发期有专属五折优惠,不到40元即可入手,扫码即可拥有这本300页的Go语言入门宝典,即刻开启你的Go语言高效学习之旅!

商务合作方式:撰稿、出书、培训、在线课程、合伙创业、咨询、广告合作。如有需求,请扫描下方公众号二维码,与我私信联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