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周恩来》读后感
本文永久链接 – https://tonybai.com/2021/09/15/getting-closer-to-zhou-enlai
不写书评/读后感,那是没有遇到真正让你内心感动的书!
实际上我并没有读这本书,而是在连续一周多的驾车途中通过“微信读书”将这本书听完的。
虽然是听书,并且听的还是AI机器人的播讲,但书中记录的那份真实且炽热的情感却无法隐匿在AI机器人那稍有些怪异的声线中。几乎每天都有书中的情节让我在途中泪目。
好了,不卖关子了。这本书就是权延赤的纪实文学作品《走近周恩来》(封面如下图)。
本书的主人公是我们敬爱的开国总理,建国后在总理这个岗位上为人民、为国家操劳26年的周恩来。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来自对1940年来跟随周恩来的警卫、副官、秘书等的采访,作者以“何树英”这个名字来指代这些在总理身边工作的人。正如本书作者所说,这是一本纪实文学,不是档案资料,有些地方是有文学加工的并有作者自己的观点掺杂于其中。但这完全不妨碍对总理光辉一生的真实展现。
作为普通老百姓,我无法站在历史的高度用那些高大上的词汇来概括周总理伟大的一生。这里就结合2018年习大大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周总理的客观评价(作为子标题)以及书中内容,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周恩来。
“实事求是”的自我认知
周恩来在革命战争期间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以及建国后26年的总理生涯均受益于周恩来实事求是地自我认知。
下面内容摘自书中:
在一次涉及人事分工的会议上,毛泽东望着周恩来:“恩来同志,你来怎么样?”周恩来摆手:“不行不行,主席,你是了解我的,我不是帅才。我理理家可以,做不了帅……”。
“我不是帅才”这是周恩来在多年工作实践之后对自己的自我认知。周恩来知道自己不能逞匹夫之勇地去争取最高权力,去拿中国革命的前途当赌注。从南昌起义到遵义会议,周恩来的持续的自我反省让他认识到毛泽东才是中国革命道路上那个唯一的领袖,于是在遵义会议上全力推荐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枪杆子”。用本书作者的话:“这一切都不能叫作伟大的谦让,而是伟大的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一个人“最大的勇敢莫过于看清事实且敢于实事求是”。
遵义会议后,明确了自我定位、明确了未来方向的周恩来甘愿做好中国革命的大管家,一心一意辅佐毛泽东,让毛泽东专注于思考中国革命的未来道路和实现战略,而他则将日常琐事包揽于身。
周恩来自我认知与知人之明的另外一个典型事例是对邓小平的评价:
“从愿望上说,我更欣赏小平同志的‘举重若轻’,但说实在话,我这个人做不到这一点。我同伯承同志一样,在工作上常常是‘举轻若重’。这也许是同我长期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有关吧……”。
周对邓的欣赏也体现在其晚年力荐邓小平接班中央核心工作,为中共第二代领导核心的形成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在看来,敢于“实事求是”的自我认知是周恩来伟大一生的基础与前提,也成就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优良传承。
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
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颗种子深深扎根在周的心中。青年时期的周恩来更是坚定了“革命理想高于天”,这一信仰直接决定了周日后的思想路径和重大人生行为。
坚守信仰的周恩来在面临两次配偶选择时,都坚定的站在了“一切有利于革命斗争”原则的一边。
第一次是南开中学前身严氏学塾的校长严修十分器重周恩来的人品和才学,经过长期观察,慎重考虑,决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周恩来,并亲自托人向周恩来提亲。但年轻的周恩来却很有礼貌地婉辞了这次提亲。周恩来当时的想法是:“我是个穷学生,刚入学时,学习和生活费用靠伯父支持,现在虽然靠成绩好,做了免费生,生活费用还要靠自己解决。以我这种情况,假如和严家结了亲,我的前途一定会受严家支配。所以我辞却了这门亲事”。周恩来的这次拒绝在常人看来很难理解,但是如果从周恩来始终秉持的“救国抱负和自尊自强”来看,这一切显得又十分正常。
第二次是在周恩来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周恩来曾经有一位比较亲近的朋友,是个漂亮的姑娘。然而,好朋友未必适合做妻子。一旦作为婚姻来考虑,这位漂亮的姑娘就不行了。因为她仅仅是同情革命,而周恩来需要的是“能一辈子从事革命”,“能经受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的伴侣。于是周恩来对这第二位候选配偶做出了否定的决定。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周恩来在法国期间就物色好了那个“能一辈子从事革命”,“能经受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的伴侣,那就是邓颖超同志,他们通过书信来往确定了恋爱关系,并从此相伴革命的一生。
周恩来对信仰的那种坚守足以让人泪目。下面是书中的一段文字,各位读者自行体会:
医生替总理注射了杜冷丁。片刻,总理稍稍喘息平稳。他两眼淡漠地望着天花板,像是凝思。忽然,那眼里闪了一下亮,转向我们:“拿、拿《国际歌》,放、放一放……”我们忙找出《国际歌》的歌片,为他播放。当那磅礴的旋律盈满一室时,总理的嘴唇分明在翕动,在吟唱!这是总理生前最后一次听歌,最后一次唱歌。这支歌是《国际歌》。连放三遍,总理对守在身边的邓颖超说:“我坚信全世界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他讲这个话的声音很细微,给我的震动却很大。他已近弥留阶段,最后唱这支歌,显示了真正不移的信仰。人生尽可信仰不同,能够为信仰奋斗终生,奉献一切,那么,就连他的敌人也会为他的人格肃然起敬。许多资产阶级政治家、理论家、学者,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周恩来死后,也对他表示了极大的哀悼和敬意!
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
虽因远在欧洲没能参加中共一大,但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无论后来的革命时期自身身处之地有多危险,革命之路有多么坎坷,周恩来从没有失去信念与对党的忠诚。
周恩来始终从党内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即便是自身遭到严厉批评,工作遭遇严重挫折,心里十分难过的情况下,他首先考虑到的依旧是党内大局的团结。下面是书中提到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由于周恩来和陈云指示报纸社论提出“反冒进”,激怒了毛泽东。他认为“反冒进”就是右倾保守,就是给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泼冷水,就是不要发展生产的高速度,因此在会上会下多次严厉批评“反冒进”,不许再这样提,再这样提就是右倾。于是,周恩来也会上会下地多次作检查。那天,周恩来把他的理论秘书范若愚找去了,请他帮助写检查。范若愚从周恩来那里回来后,脸色很沉重。过了几天,我们才知道,周恩来对他谈了毛泽东批评“反冒进”的事。总理心里很难过,有几次谈到伤心处,眼里都含了泪。周恩来躲不开,他是总理,而且必须配合毛泽东搞工作,为大局为团结,他只能作检讨。党内公认总理的组织观念最强,从不犯自由主义。我们这些身边的工作人员还没听到过他背后议论哪位同志的缺点,总是讲这个人有什么什么长处,那个人如何如何好,有什么什么贡献。对于缺点错误,他坚持当面提或公开讲。这次为了“反冒进”而挨批评的事,他也一样不议论不提别人有什么“错误”,只谈自己的“错误”,谈自己的担心和苦恼,找认识上的差距,设法跟上毛主席的想法。
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
周恩来从立志走上革命道路为共产主义奋斗一生那一天起,他就知道了自己的一生一定不仅是属于自己的,更是属于国家、属于民族和人民的。在这本书中,总理“勤政为民”的事例比比皆是。如果说周恩来是有史以来第二繁忙的中国共产党人,估计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就连国内国外许多有名有影响的人都著文说:“无疑,周恩来是这个世界上工作最忙、工作最多的一个人。”
下面是书中反映总理工作繁忙程度的一些段落摘录:
“正常情况下,总理的睡眠时间也往往只有三四个小时。在那长达十几小时的连续劳作中,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不但有精力超人,更有坚持和苦撑的感人毅力”
我跟随总理几十年,听惯了他的一句口头禅:“你们不要怕我忙嘛,我不怕忙你们怕什么?我能忙过来。”
我曾目睹周恩来连续工作一星期,只休息了13个小时。这是当时的总理卫士长成元功同志一分一秒计算出来的,从总理上床计时,到起床止,不论是否睡着,累计躺下休息13个小时。就这样的劳作,总理仍是笑着说:“不要紧,我能忙过来。”他出访亚非十四国时,我们一分一秒算计,他平均每天睡眠只有两个小时,却仍然精神抖擞地说:“我可以,我不怕忙。”
他工作太投入,处于一种忘我的境界,所以疲劳开始袭来时,他并不自觉,完全是出于生理上的自卫本能,打个哈欠或抬起头做一下深呼吸。疲劳在悄悄加重,终于影响到办公效率,并且迫使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抬起头来深呼吸。这时,他意识到累,第一个反应就是大口大口喝浓茶,以刺激渐渐麻木的神经重新兴奋起来。这样坚持一段后,似乎茶碱已失去效力,总理会烦躁地突然站起身,围绕办公桌快速地走几圈,并配合着揉揉眼窝和太阳穴,然后坐下继续办公。他终于感到这样也不解决问题了,便拿起办公桌上放的那件“宝”,打开铁盒,用手指擦点清凉油,抹在额头和太阳穴上。这时,仿佛冥冥中有什么心灵感应,邓大姐会出现在总理办公室的门口,悄悄地在门外转圈,忧虑而心疼地朝里面伏案劳作的总理投去一瞥又一瞥。她轻易不进总理办公室,不去干预总理的公事,这是结婚时就有的协议。总理的办公室有三把钥匙:一把在警卫手中,警卫交接班时,钥匙属于交接内容之一;另一把在秘书手中,一般是放在机要秘书那里;总理自己有一把,睡觉时放枕下,起床时揣兜里,从来不离身。邓大姐没有钥匙,总理不在,她就进不了办公室;总理在,她也极少走进去,在门口转了一阵,终于向着门里轻轻唤一声:“恩来呀,该休息一会儿了。”总理掀起眼皮,目光从镜框上方望一眼邓颖超,点点头,却马上又伏进了文件堆,继续他的批阅修改。这样又坚持一段时间后,疲劳便达到了难以克服的地步,眼皮会不知不觉地耷拉下来,手中的笔在总理瞬间的迷糊瞌睡中,在文件上留下一些点或道的墨迹。出现几次这样瞬间的迷糊瞌睡,总理会痛苦地拍拍额头,搓搓脸,猛地丢下笔,朝后仰身靠在椅背上,大声吩咐:“给我一条热毛巾!”一边用热毛巾拼命地擦脸,揉眼窝,一边继续批阅文件。总理是在尽力聚集全身仅存的一点热能,投入劳作中去。这样坚持一会儿,又会大声吩咐:“谁有烟?给我一支烟吸。”
1973年6月上旬的一天(这时周恩来已经被查出膀胱癌,处于治疗期间),周恩来已是三十多个小时没合眼。究竟处理了多少文件,接待了多少人,恐怕秘书也算不清楚。夜里一点多,似乎他老人家该歇口气了,秘书却看着手表提醒:“总理,还有14分钟。”“唔,你们做准备,我刮个胡子。”我看到周恩来往起站时,已经十分吃力,用双臂撑着才站起来;他的手抖颤不止,身体晃了晃才站稳,然后竭力用平时惯有的那种快步朝卫生间走去。….. 总理“失踪”了!正有些慌乱,忽然有人说:“哎呀,总理不是说要刮胡子吗?”总理要是用电动剃须刀,不会耽误这么久,因为他常是拿着刀上车,在车上顺便就刮了胡子。想到总理的胡子又多又硬,稍长点电动剃须刀就刮不动了,我就忙朝卫生间找。他也许见电动剃须刀刮不动又用了安全刀片呢……我在前面走,后面跟了几个人。进门的一刹那,所有人都怔住了:不会说,不会动,甚至停止了呼吸。唉,我们的总理哟!他垂落的左手下,有一条面巾;他微屈的右臂,手里仍虚握着沾有肥皂沫和胡子茬的刮脸刀,他就歪在镜子前边睡着了!他英俊的面孔曾使所有的中国人为之骄傲,现在却变得那么瘦削灰黄;他的眉毛依然威武,双唇仍然露出善良和慈爱,可是他的眼窝却是深深地、深深地沉陷了下去……。
一些很有研究的医生对我讲,像总理那样的劳心劳力,鞠躬尽瘁,换其他任何人也不会活得比诸葛亮长。“总理是累死的。如果做一项试验,选10万人在总理那样的重负下经受总理那样的劳作,不出一年会倒下1万,不出5年会倒下3万……”
周恩来是不折不扣地勤政为民的伟大践行者!
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
周恩来非常注重个人形象,在影视图片资料中我们看到的总理总是那么衣冠楚楚,风度翩翩。但只有总理身边人才知晓,这种外在的光鲜的背后是总理的勤俭廉洁,清正律己。
那时,北京裁缝手艺最好的大约就是红都了。五六十年代,只有外国使馆和中国高级官员才能在那里做衣服,用现在话讲,是中央首长做衣的“指定厂家”。我陪总理来到红都,有关服务人员迎来,见到总理的激动喜悦自不必说,他们都知道总理的衣装关系中国人的形象,将各种高级衣料向总理介绍:“为满足出国人员需要,我们进口了一些英国呢料和澳大利亚毛料,各型各色比较齐全……”总理摇摇头:“不要进口的,要国产的。”服务员马上理解,向总理详细介绍国产衣料。总理向我们交代:“今后我做衣,无论毛料布料,必须用国产的。”
总理穿衣还有个大讲究,是只有我们这些身边人才知道的,外界难以知晓。就是讲究保密,有时甚至是“严格保密”。从莫斯科到阿尔及尔,从日内瓦到雅加达,许多国家的服务员都知道周恩来总理有个皮箱子,警卫人员看守很严,里边不知藏有多少重大机密或钱财。特别是到第三世界国家,一旦决定给他们援助,有的服务员就指指那箱子,悄悄问我们的同志:“你们援助我们的钱都锁在那个箱子里面吧?”每逢这时,我们只能笑着摇摇头,但马上又感慨万千地点点头,心里别有一番酸涩的滋味。实在说,给他们的每一项援助,都与这个皮箱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这其实是总理的行李箱,里边装有他的生活用品。有件睡衣,进城时就穿着,早磨光了绒毛。由于总理睡前有办公习惯,背部着床多,所以那里首先磨薄磨破。先破小洞,我们就动手补,渐渐磨成大洞,补不胜补,就将整个后背换掉。破了再补,补丁摞补丁,一直穿到总理去世他也舍不得买新的。有三双袜子,没一双不带补丁,特别是脚掌部分,几乎每星期都要由我们拿去补一次两次。卫士成习惯了,总理一上床,就检查他的袜子,发现新洞,马上拿走去补,第二天早晨再提着袜子进来交给总理穿。这种情况直到有了尼龙袜子后才稍好些。尼龙袜子结实,不那么容易破。总理的毛巾更不好见人。擦脸巾磨得没了绒毛,渐渐像块纱布,渐渐磨出洞,洞越来越大时,总理就将毛巾从中间剪开,将两边换到中间对缝起来继续用。因为毛巾都是中间使用多,先被磨破,而两边很少磨损。总理的擦脚巾更不好说,是用废纱布缝起来当脚巾,几十年就是这样用着纱布。总理用的牙杯上,印有“保家卫国”字样,这个牙杯用到去世。无须多说,“保家卫国”四个字,就说明了这个杯子的年头和质量。
总理的内衣内裤,件件补丁摞补丁。因为怕国外有传染病,我们要保证总理的安全,所以他的内衣内裤不能拿到街上去洗。何况总理的内衣裤补丁那么多,拿出去影响未必好。万一是用洗衣机,这样的衣服肯定会被搅破。在家我们可以帮总理洗衣,在国宾馆显然没办法,没法拿出去晾晒,万一被照张相,还不知会引出什么故事来。所以,出国就只能交大使馆,请使馆里的女同志帮忙洗。每逢这时,都是大使夫人亲自动手为总理洗,许多大使夫人都是边洗边哭。记得总理在马里访问时,大使赖亚力的夫人看到总理穿的衣服,有的补丁摞补丁,有的布都糟了,稍一用力就破个洞;所有这些衬衣,只有领口袖口是换了新的,露在外面一圈不会被人发现里面的内衣破旧成什么样。她一边洗一边流眼泪,轻轻喃出几声“总理……”,就是说不出一句完整话。
作为我们一个六七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的总理,穿这样破旧的衣服,叫外国服务员看到了会怎么议论?他们不了解我们的国情,和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也不同,难免不理解,所以还是向他们严格保密为好。所以,每天早晨总理一起床,首先由我们的卫士进去,该收的收,该藏的藏,行李箱锁严实了,才放服务员进。到了晚上,总理再休息时,才开锁取出卧具、牙具和衣物。服务员见不到开箱子,自然以为里面都是贵重之物。但是,以总理为代表,中国人民正是这样节俭奋斗,才尽自己所能省出了钱物支援那些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人民。
周总理的清正廉洁做的有时候让身边人感觉有些“过分”,他的回答则是:
“我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过分?”他像是问我们,又像问自己,带着沉思的表情停顿片刻才又说:“我看不过分。前提是我们国家还一穷二白。这里有两种考虑。六七亿人口的中国,不就是我一个总理吗?再穷也不缺我几身新衣服,何况对外还有个影响问题。这话不是没道理。但我们不能少了另一个考虑:身为六七亿人口大国的总理,我怎样做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这表明我提倡什么。六七亿人口是应该提倡节俭,还是现在就不顾国情去追求享受?我更多考虑的是后者。”
总理公私分明,在解放后,一直坚持私人用车要自费。工资发下后,钱归我管,工资表他一定要过目,就是检查是否扣除了用车费和外出用餐费等。他把看戏、跳舞、到公园散步、到饭店理发算作私事,把去医院看病人、到民主人士家拜访及看望外国朋友这类亦公亦私的事也都算作私事用车,都坚持自费。他乘车的记账,先由我记,后来嫌我记的账有疏漏,转交钟步云记。老钟遇空难后,就直接交由司机杨金明本人记账了。总理说:“你开车你记账,这样不会出现疏漏。”
小结
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中共高级干部中,周恩来一定是做的最好的那个。
能做到“毫无私心,一心为公”的中共高级干部中,周恩来一定是做的最好的那个。
如果现在的干部们做到哪怕只有周总理十分之一的程度,中国何愁不更加强大,民族何愁不更早复兴!
强烈向大家推荐权延赤的《走近周恩来》。同时也给自己一个任务:有机会一定要去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瞻仰一下伟人的风采。
Go技术专栏“改善Go语⾔编程质量的50个有效实践”正在慕课网火热热销中!本专栏主要满足广大gopher关于Go语言进阶的需求,围绕如何写出地道且高质量Go代码给出50条有效实践建议,上线后收到一致好评!欢迎大家订
阅!
我的网课“Kubernetes实战:高可用集群搭建、配置、运维与应用”在慕课网热卖中,欢迎小伙伴们订阅学习!
Gopher Daily(Gopher每日新闻)归档仓库 – https://github.com/bigwhite/gopherdaily
我的联系方式:
- 微博:https://weibo.com/bigwhite20xx
- 微信公众号:iamtonybai
- 博客:tonybai.com
- github: https://github.com/bigwhite
- “Gopher部落”知识星球:https://public.zsxq.com/groups/51284458844544
微信赞赏:
商务合作方式:撰稿、出书、培训、在线课程、合伙创业、咨询、广告合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