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BestPractice 下的文章

除了技术能力,什么决定了软件工程师的上限?答案是“品味”

本文永久链接 – https://tonybai.com/2025/09/30/good-taste-in-software-engineering

大家好,我是Tony Bai。

在软件工程领域,我们习惯于用“技术能力”(Technical Skill)来衡量一位工程师的优劣。他是否精通并发模型?能否写出高性能的代码?对底层原理的理解有多深?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和重复练习来获得,是我们评价体系中的“硬通货”。

然而,github工程师Sean Goedecke在他最新的博文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决定工程师成长上限的是“技术品味”(Technical Taste)。他认为,“品味”与“能力”是两个正交的维度。你可以技术能力很强,但品味很差;也可以技术尚在发展,但已具备良好的品味。就像一个美食家,即使自己不会烹饪,也能分辨出食物的好坏。同样,一个有品味的工程师,在能亲手构建一个复杂系统之前,就已经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软件。在文章中,他还特意以Go的一些语法特性举例,来诠释什么是工程品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拆解“技术品味”这个看似玄妙的概念,学习如何识别自己和他人身上的“坏品味”(比如对“最佳实践”的盲从),并探索一条培养“好品味”的实践路径,帮助我们Go开发者在日常的权衡与决策中,做出更成熟的选择。

“品味”不是“对错”,而是“价值观”的排序

文章以一个经典的例子开场:for循环 vs. map/filter。

许多来自函数式编程背景的开发者会认为,使用map/filter的代码“看起来更美”,因为它们通常涉及纯函数,易于推理,还能避免一类的迭代器bug。这似乎是一个关乎“正确”与“错误”的技术问题。

然而,Go语言的设计者们,出于“有原则的理由”,并没有在语言核心中原生内置map/filter。在Go中,一个简单的for循环:

  • 性能上更易于推理:没有高阶函数调用的开销。
  • 更灵活:可以轻松扩展到更复杂的迭代策略(如一次处理两个或多个元素)。

这个分歧的本质是什么?Goedecke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是一个关于技术能力高低的争论,而是一个关于“工程价值观”(Engineering Values)优先级排序的差异。

  • 偏爱map/filter的工程师,可能将“表达力”“数学上的优雅”排在了更高的位置。
  • 偏爱for循环的Go语言设计者们,则将“性能透明度”“实现的直接性”置于首位。

成熟的工程师,能够理解并承认这种差异源于价值观的不同,而非技能的缺失。

什么是工程中的“好品味”?

几乎所有软件工程决策都是一次权衡(tradeoff)

你很少能在两个选项中找到一个绝对更优的。你总是在不同的工程价值观之间做艰难的取舍,比如在“性能”和“可读性”之间,或者在“开发速度”和“正确性”之间。

不成熟的工程师会固执己见,认为“X永远比Y好”。而成熟的工程师则会评估双方的优劣,并思考:“在当前这个特定的项目中,X的收益是否大于Y的收益?”

因此,Goedecke对“技术品味”给出了一个精辟的定义:

Taste is the ability to adopt the set of engineering values that fit your current project.
(品味,是为当前项目选择一套恰如其分的工程价值观的能力。)

你的个人技术偏好,构成了你的基础“品味”。而“好品味”,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根据项目所处的真实环境(团队能力、业务阶段、性能要求、交付压力等),灵活调整你的价值观优先级的能力。

如何识别“坏品味”?—— “最佳实践”的诅咒

“坏品味”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僵化(inflexibility)

I will always distrust engineers who justify decisions by saying “it’s best practice”.
(我永远不信任那些用“这是最佳实践”来为决策辩护的工程师。)

没有任何工程决策是在所有情境下的“最佳实践”。

当你听到有人用这个词时,往往意味着他正在将过去某个项目的成功经验(那套当时恰好适用的价值观),僵化地、不加思考地套用到一个全新的问题上。

  • 一个在金融科技公司追求“五个九”可用性的工程师,如果将同样的价值观带到一个需要快速迭代验证想法的初创公司,坚持为内部仪表盘构建跨区域部署,那就是“坏品味”。这会让项目变得复杂无比,难以理解,拖慢了产品发布的速度,甚至导致了失去市场的机会。
  • 一个习惯于用Ruby元编程“炫技”的开发者,如果在一个追求长期可维护性的Go项目中,滥用reflect来实现类似的动态能力,那也是“坏品味”。

Goedecke用了一个绝妙的比喻:品味差的工程师就像一块坏掉的指南针。在一块特定的磁场里(比如他之前工作的领域),这块坏指南针可能恰好能指向北方,让他看起来非常高效。但一旦环境变化(换了项目或公司),这块指南针就会立刻将团队引向错误的方向。

如何培养“好品味”?—— 拥抱灵活性与真实世界

培养技术能力有明确的路径:读书、练习、看代码。而培养“技术品味”则更为神秘。Goedecke给出的建议是:

  1. 涉猎多样化的项目:在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项目中工作。密切关注在这些项目中,哪些部分做起来很“容易”,哪些又异常“艰难”。
  2. 聚焦于灵活性:刻意避免形成关于“编写软件的唯一正确方式”的强烈、普适性的观点。始终保持开放,愿意倾听和理解那些与你价值观相悖的观点。
  3. 拥抱真实世界的混乱:“好品味”无法在玩具问题或技术问答中得到检验。你必须投身于一个真实的、充满了各种混乱约束的实际问题中,才能锻炼你在多重约束下做出最佳权衡的能力。

小结:从理解“品味”,到成为更好的Gopher

综上所述,Sean Goedecke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层次:“技术品味”是超越“技术能力”的、衡量工程师成熟度的关键标尺。 文章的核心不在于掌握多少工具,而在于面对具体问题时,能否为之匹配一套恰如其分的工程价值观。这正是成熟与僵化、权衡与教条、情境与普适之间的分水岭。一个工程师的成长上限,或许就取决于他/她能否从固守个人偏好,进化到为项目选择最佳价值排序的“好品味”阶段。

这套关于“品味”的哲学,在Go的语境中显得尤为贴切,甚至可以说,它完美地解释了Go语言及其社区文化的形成。

Go语言本身,就是其设计者们“好品味”的结晶。他们没有盲目追随当时其他语言的风潮,而是为“构建大型、可维护的网络服务”这一特定问题,选择了一套恰如其分的工程价值观——将简单性、可读性和性能透明度置于极高的优先级。

这门语言的设计,反过来也在塑造着我们的“品味”。它通过“做减法”,有意地减少了语言的“魔法”,迫使开发者回归到问题的本质,进行更多的第一性原理思考,而不是依赖于复杂的框架或语法糖。在Go社区所推崇的“务实主义”、“显式优于隐式”,以及对“最佳实践”的天然警惕,本质上都是一种对情境化“好品味”的追求。

只有理解了为什么Go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才能在使用这门语言时,做出同样充满“品味”的、与项目需求相匹配的决策,从而真正发挥出Go语言的全部威力,成为一名真正成熟的软件工程师。


你的Go技能,是否也卡在了“熟练”到“精通”的瓶颈期?

  • 想写出更地道、更健壮的Go代码,却总在细节上踩坑?
  • 渴望提升软件设计能力,驾驭复杂Go项目却缺乏章法?
  • 想打造生产级的Go服务,却在工程化实践中屡屡受挫?

继《Go语言第一课》后,我的《Go语言进阶课》终于在极客时间与大家见面了!

我的全新极客时间专栏 《Tony Bai·Go语言进阶课》就是为这样的你量身打造!30+讲硬核内容,带你夯实语法认知,提升设计思维,锻造工程实践能力,更有实战项目串讲。

目标只有一个:助你完成从“Go熟练工”到“Go专家”的蜕变! 现在就加入,让你的Go技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商务合作方式:撰稿、出书、培训、在线课程、合伙创业、咨询、广告合作。如有需求,请扫描下方公众号二维码,与我私信联系。

官宣:Go专栏“改善Go语言编程质量的50个有效实践”上线了

断断续续写了一年多的Go专栏:《改善Go语言编程质量的50个有效实践》今天终于正式上线了!- https://www.imooc.com/read/87

img{512x368}

慕课专栏:《改善Go语言编程质量的50个有效实践》

Go语言是Google大牛团队(Robert Griesemer、Rob Pike以及Ken Thompson)设计的一种静态类型、编译型编程语言,支持垃圾回收和轻量级并发,它于2009年11月诞生,一面世就以语法简单、原生支持并发、标准库强大、工具链丰富等优点吸引了大量开发者。经过10余年演化和发展,Go如今已成为云基础架构的标准编程语言,很多云原生时代的杀手级平台、中间件、协议和应用都是采用Go语言开发的,比如:DockerKubernetes以太坊Hyperledger Fabric超级账本、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协议ipfs等。

Go是一门特别容易入门的编程语言,无论是刚出校门的新手还是从其他编程语言转过来的成手,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Go语法并投入到Go代码的编写中。但笔者在日常收到很多Go初学者的疑问:Go入门容易,但进阶难,怎么才能像Go团队那样写出符合Go思维和语言惯例(idiomatic)的高质量代码呢?

这个问题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在2017年GopherChina大会上笔者以演讲的形式初次尝试回答这个问题,但鉴于演讲的时长有限,很多内容难于展开,效果不甚理想。而这个慕课网专栏则是我对解答这个问题作出的第二次尝试。

这次解答的思路有两个:

  • 思维层面:写出高质量Go代码的前提是思维方式的进阶,即使用Go语言的思维去写Go代码
  • 实践技巧层面:Go标准库、优秀Go开源库是一个挖倔高质量、符合Go惯用法的Go代码的宝库,对其进行阅读、挖掘和整理归纳,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帮助我们快速进阶的有效实践

本专栏正是基于上面思路为想实现Go进阶但又不知从何入手的你而设的

首届图灵奖得主、著名计算机科学家艾伦·佩利(Alan J. Perlis)曾经说过:“不能影响到你的编程思维方式的编程语言不值得去学习和使用”,足见编程思维对编程语言学习和应用的重要性。只有真正领悟了一门编程语言的设计哲学和编程思维,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编程当中去,你才算是真正地实现了在这门编程语言上的进阶。

因此,本专栏首先将带领大家回顾Go语言的演化历史,一起了解并深刻体会Go大牛们在设计Go语言时的所思所想,与大牛们实现思维上的共鸣,理清那些看似随意的,实则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的背后的付出。

接下来,本专栏将基于笔者对Go核心团队、Go社区高质量代码的分析归纳,从代码风格、基础语法、函数/方法、接口、并发、错误处理、测试调试、标准库、工程实践等多个方面给出改善Go代码质量,写出符合Go思维和惯例的代码的有效实践。

学习了本专栏的这50条有效实践,你将拥有和Go大牛们一样Go编程思维,写出符合Go惯例风格的高质量Go代码,从众多Go入门选手中脱颖而出,快速实现从Go编程新手到专家的转变!

本专栏共分10个模块(篇),50个小节。

  • 模块1:设计哲学篇

本专栏的开篇和总起。和读者一起穿越时空,回顾历史,详细了解Go语言的诞生、演化以及今天的发展。归纳总结Go语言的设计哲学和原生编程思维,让读者可以站在语言设计者的高度理解Go语言与众不同的设计,在更高层次,形成共鸣,产生认同。只有强烈认同,才能更上一层楼。

  • 模块2:代码风格篇

每种编程语言都有自己惯用的代码风格,而遵循语言惯用风格是高质量Go代码的必要条件。本篇详细介绍了得到公认且广泛使用的Go工程的结构布局、代码风格标准、标识符命名惯例以及变量声明形式等。

  • 模块3:基础语法篇

本模块详述在基础语法层面高质量Go代码的惯用法和有效实践,涵盖无类型常量的作用、定义Go的“枚举常量”、“零值可用”类型的意义、切片原理以及其高效的原因、Go包导入路径的真正含义等。

  • 模块4:函数与方法篇

函数和方法是Go程序的基本组成单元。本模块聚焦于函数与方法的设计与实现,涵盖init函数的使用、跻身“一等公民”行列的函数有何不同、Go方法的本质等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它们的内容。

  • 模块5:接口篇

接口是Go语言中的“魔法师”。本模块将聚焦接口,涵盖接口的设计惯例、使用接口类型的注意事项以及接口类型对代码可测试性的影响等。

  • 模块6:并发编程篇

Go以其轻量级的并发模型而闻名。本模块将详细介绍Go基本执行单元 – goroutine的调度原理、Go并发模型以及常见并发模式、Go支持并发的原生类型-channel的惯用使用模式等内容。

  • 模块7:错误处理篇

Go语言十分重视错误处理,它有着相对保守的设计和显式处理错误的惯例。本模块将涵盖Go错误处理的哲学以及在这套哲学下一些常见错误处理问题的优秀实践方案。

  • 模块8:测试与调试篇

Go自带强大且为人所称道的工具链,本模块将详细介绍Go在单元测试、性能测试以及代码调试方面的最佳实践方案。

  • 模块9:标准库篇

Go拥有功能强大且质量上乘的标准库,多数情况我们仅使用标准库所提供的功能而不借助第三方库就可实现应用的大部分功能,这大幅降低学习成本以及代码依赖的管理成本。本模块将详细说明高频使用的标准库包,如net/http、strings、bytes、time等的正确使用方式,以及reflect包、cgo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 模块10:工程实践篇

本模块将涵盖我们使用Go语言做软件项目过程中很大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使用module进行Go包依赖管理、Go应用容器镜像、Go相关工具使用以及Go语言的避“坑”指南。

从上述专栏结构,我们也能看出本专栏并不是Go入门的最佳选择。如果非要给本专栏划定一个目标人群,或者说哪些读者阅读本专栏后会更多受益,我觉得是那些已经迈入Go语言世界、但迫切希望进一步提升层次、写出高质量Go代码的Go开发者。

很多朋友可能会问?你这个专栏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在专栏上线前编辑老师也让我编写课程亮点,我觉得下面这几句话可以概括专栏的特点:

  • 进阶必备 – 50个有效实践助你掌握高效Go程序设计之道;
  • 高屋建瓴 – Go设计哲学与编程思想先行;
  • 深入浅出 – 原理深入,例子简明,讲解透彻;
  • 图文并茂 – 大量图表辅助学习,重点难点轻松掌控;
  • 覆盖全面 – 覆盖高级面试知识点,求职更自信。

本专栏第一次落笔大约在Go 1.12发布后,大约将在今年10月份,即在Go 1.15发布后的第二个月完成。这中间有一定的跨度,因此专栏内的有些内容在各个Go版本间可能会有差异。笔者在内容中已经尽量做了版本适用标识,但难免有疏漏。各位读者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反馈给我。

此外,Go语言还在飞速发展,一些当前的惯用表达方式或有效实践可能在日后因语言引入新的特性(比如:Go泛型)而“过时”。我会在我的博客上持续关注Go语言的演化,并将最新的Go高效编程实践分享给大家。

最后再来一次自我介绍:Tony Bai,Go语言技术专家和鼓吹者,GopherChina大会讲师,Go语言技术博客tonybai.com的作者,GopherDaily(Go日报)项目(github.com/bigwhite/gopherdaily)维护者,OSCHINA源创会技术讲师《七周七语言》译者之一,慕课网《Kubernetes实战:高可用集群搭建、配置、运维与应用》作者,开源拥趸

作为一名在国内接触Go语言较早(2012年)的Gopher和Go布道师,Tony Bai拥有丰富的Go开发知识和经验。他在个人博客上撰写了大量关于Go语言的文章,并深受Go社区欢迎。目前他正在国内一大型软件公司带领团队使用Go语言构建移动运营商的5G消息平台,这个平台将处理来自全国各地几十万个5G chatbot程序每天发送的几十亿条5G消息请求。

欢迎大家订阅我的专栏! 如有意见和建议,可在我本博文后面的评论中反馈。感谢大家支持。

专栏涉及的源码仓库地址:https://github.com/bigwhite/publication/tree/master/column/imooc/go-50tips/sources


我的Go技术专栏:“改善Go语⾔编程质量的50个有效实践”上线了,欢迎大家订阅学习!

我的网课“Kubernetes实战:高可用集群搭建、配置、运维与应用”在慕课网上线了,感谢小伙伴们学习支持!

我爱发短信:企业级短信平台定制开发专家 https://tonybai.com/
smspush : 可部署在企业内部的定制化短信平台,三网覆盖,不惧大并发接入,可定制扩展; 短信内容你来定,不再受约束, 接口丰富,支持长短信,签名可选。

2020年4月8日,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联合发布《5G消息白皮书》,51短信平台也会全新升级到“51商用消息平台”,全面支持5G RCS消息。

著名云主机服务厂商DigitalOcean发布最新的主机计划,入门级Droplet配置升级为:1 core CPU、1G内存、25G高速SSD,价格5$/月。有使用DigitalOcean需求的朋友,可以打开这个链接地址:https://m.do.co/c/bff6eed92687 开启你的DO主机之路。

Gopher Daily(Gopher每日新闻)归档仓库 – https://github.com/bigwhite/gopherdaily

我的联系方式:

微博:https://weibo.com/bigwhite20xx
微信公众号:iamtonybai
博客:tonybai.com
github: https://github.com/bigwhite

微信赞赏:
img{512x368}

商务合作方式:撰稿、出书、培训、在线课程、合伙创业、咨询、广告合作。

如发现本站页面被黑,比如:挂载广告、挖矿等恶意代码,请朋友们及时联系我。十分感谢! Go语言第一课 Go语言进阶课 Go语言精进之路1 Go语言精进之路2 Go语言第一课 Go语言编程指南
商务合作请联系bigwhite.cn AT aliyun.com

欢迎使用邮件订阅我的博客

输入邮箱订阅本站,只要有新文章发布,就会第一时间发送邮件通知你哦!

这里是 Tony Bai的个人Blog,欢迎访问、订阅和留言! 订阅Feed请点击上面图片

如果您觉得这里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捐赠 ,加油后的Tony Bai将会为您呈现更多精彩的文章,谢谢!

如果您希望通过微信捐赠,请用微信客户端扫描下方赞赏码:

如果您希望通过比特币或以太币捐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比特币:

以太币:

如果您喜欢通过微信浏览本站内容,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本站官方微信订阅号“iamtonybai”;点击二维码,可直达本人官方微博主页^_^:
本站Powered by Digital Ocean VPS。
选择Digital Ocean VPS主机,即可获得10美元现金充值,可 免费使用两个月哟! 著名主机提供商Linode 10$优惠码:linode10,在 这里注册即可免费获 得。阿里云推荐码: 1WFZ0V立享9折!


View Tony Bai's profile on LinkedIn
DigitalOcean Referral Badge

文章

评论

  • 正在加载...

分类

标签

归档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