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Ruby 下的文章

Mingle初体验

本周一已经投奔ThoughtWorks的Dreamhead因公事回到沈阳,来到我们公司看望以前的同事。他谈到业界的一种说法:ThoughtWorks在"怎么做"上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但是在"做什么"上与Google这样的公司相比还有差距。既然ThoughtWorks在"怎么做"方面树立了榜样,那么这个公司推出的产品估计在"怎么做"上对其他公司也会有所指导^_^。Mingle就应该是其中之一。

公司走的是CMMI的体系文件,即所谓的"重过程"管理,这样的过程对项目负责人的要求甚是严格,常常发生与QA之间的"你来我往",甚至为一个无关轻重的文档"严词讨论"一番;再加上部门在过程工具上的选择比较"保守",自己感觉部门的管理成本还是很高的,有些时候甚至感觉有些浪费。普通编程人员对各种文档也是有着"抵触"情绪的,特别是在"补"一些"写完即过时"的文档时更是无奈。

程序员都喜欢happy工作,那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让自己让大家都happy的过程呢?先将CMMI抛在脑后,看看ThoughtWorks推出的这款"敏捷项目管理"工具吧。目前其最新版本是1.1,不过听Dreamhead说,经过性能优化的2.0版本即将出炉了。

Mingle在ThoughtWorks官方站点可以免费下载,且5个用户以下的可以永久免费使用。Mingle是用纯Ruby打造的且运行在JRuby上的一个产品,由于ruby是一门脚本语言,所以其移植性就很好,用其编写的程序安装起来也甚是容易,在Windows、Mac和Unix多种主流平台上跑都是没有问题的;但也正是由于采用ruby编写,Mingle对硬件的要求也甚高,在我这台512M内存的机器上跑是超慢的、让人闹心的,建议还是放到性能好的、单独的服务器上,内存容量官方建议是2G。Mingle后台存储采用数据库方式,目前仅支持mysql和Postgres两种数据库版本,这个比较遗憾,我无法使用现成的Oracle数据库了。

Mingle的安装甚是容易,Windows上有已经编译好的installer程序,unix下有zip包,下载后直接解压即可。Mingle在windows上会将自己设置为一个系统服务,默认开机自启动。如果你的硬件配置不行的话,建议将该服务属性改为手工。Mingle在unix下解压后即可,无需传统程序的configure&make install,也无需pkgadd过程,Mingle可任意放到用户的目录下,无需安装到系统目录下,简单配置后即可启动。在解压后的目录下你会发现mingle.properties 文件,打开该文件修改其中的两个属性即可,其中port是mingserver监听的服务端口;dataDir就是存储项目数据文件的地方,你可以随意指定到你的用户目录下。
mingle.port=8080
mingle.dataDir=$YOUR_DATA_STORE_DIR
配置好以上两项后,在$MINGLE_UNZIP_DIR下,执行./MingleServer start即可。由于MingleServer是一个Shell脚本文件,需要chmod +x一下才能执行。

现在你可以打开Browser,输入"http://server_ip:8080",你将会看到Mingle的配置界面,因为现在完整的安装过程尚未结束,你还需配置:数据库连接、mail服务器、license信息以及用户帐户信息等。

在配置数据库连接之前你需要首先安装数据库,我在自己的机器上安装了一个MySQL5.0。打开"MySQL Command Line Client",首先执行"create database mingle"创建一个名字为"mingle"的数据库;建完库后还需要做"用户授权",Mingle才能连接到该库。执行:"grant all on mingle.* to mingle@server_host_ip identified by 'mingle'; 这句是给数据库mingle新增了一个在server_host_ip 上用户/密码为mingle/mingle的用户,我们配置mingle时使用这个用户即可。

配置后,你将进入Mingle的项目List页面,从这里开始你就可以使用Mingle开始"敏捷"的项目流程了。官方站点的Help可以快速的帮你建立和配置好第一个Project,现在你可以开始试用了。

关于"敏捷",我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但我的目标很明确:如何能从"敏捷"中找到切入点,结合我们产品的特色,找到符合我们"特色"的软件开发流程,让大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路顺畅,没有感到"别扭"的地方。希望能找到。

[附]
简单用了一下,发现如下很好的Features:
- 支持建立"个性化"项目模板,便于复用;
- 附带项目wiki,便于"项目知识积累和管理";
- 丰富的card properties,使需求驱动的管理流程更加清晰;
- 支持card和源代码之间的link;
… 待挖掘…

推进项目改进,难!

自从去年年初搬到新办公室后,各个项目组都分到了各个独立的空间了,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情形减少了,随意拉把椅子坐下来谈技术的情形也减少了,随之而来的是项目组'各自为战',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各个项目组在局部的发展上已经出现差异了。

在现在带的这个项目之前,曾经有意识的去了解了一下其他组的技术发展情况,主要是针对Java开发这块。了解的结果让我意识到我们组的Java开发已经'落后'了。其实我们组的Java开发人员论实力也都很不错的,唯一让我感觉有些遗憾的是:他们似乎缺少了一种自我改善的意识和动力,也许也是因为平时的维护工作量太大了,少有时间向这个方向思考。这回我就替他们考虑考虑、规划规划。

改进的两个方向包括持续集成和页面的自动化测试。其实Java开发人员是很幸福的,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可以为Java人员所使用的工具,甚至Java人员已经开始抱怨-"框架和工具太多了"。除了思想意识之外,好用的工具对改进过程至关重要。当一个人要去接受一件新事物时,心里总会守着自己的'既有利益',甚至对新事物会有排斥和戒备心理,这时一个好的工具也许会让你对新事物产生亲切感。持续集成是今年部门的一个改进方向,部门已经在多个项目组做了试点,使用的工具是CruiseControl。我没有实践过持续集成,但是我首先相信这个东西会对我们这个10多个人组成的项目组带有益处,我会将之引入到我们组,即便我们在本期项目中在这持续集成方面哪怕仅有一点点的改善,我也会觉得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正如今天下午redwood和我说的:即使初期只能达到daily-build这个目的也是很不错的,build的过程也是一个检查点啊。

编写单元测试一直是Java组的一个弱项,虽然Java有很好的辅助单元测试的工具,但是毕竟实际项目中的单元测试用例不像教科书中的测试一个加减法那样简单,单元测试用例需要设计,也许想到了要这样或那样去编写测试,但却发现目前的工具很难支持。碰到的问题多了,也就打击了开发人员写用例的积极性了,这时开发人员大多会索性减少用例个数甚至干脆不写用例了。本期项目我还是极力建议开发人员去尝试写测试用例的,甚至我都想亲自给他们指导如何写用例(虽然我是一个C开发人员,呵呵),我心里的期望单元用例覆盖率是15%,如果能达到这个目标,我想已经可以让我心满意足了。

页面的自动化测试源自rubyforge上的一个叫Watir的工具,最初是部门内部一个做国际业务的同事使用的,偶尔让我们组的同事发现,便引入到我们组内。Watir是一个用ruby写的类似类库之类的工具,用于控制IE对象。由于是ruby语言编写的,所以语法简单,容易掌握,甚至测试组的人员也可以利用这样的工具来设计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的自动测试用例。对页面开发人员来说,他更是可以作为单元测试的一个部分纳入持续集成脚本中,定期运行。Watir还支持录制功能,但是还不够完善,同时其对中文的支持也不甚完善。面对这样一个好用的工具,开发人员的态度还是观望,他们总希望能有人做出些什么东西后在考虑使用,而缺乏一种主动尝试的魄力。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只能默默的安排人手先将前期工作-持续集成工具安装和配置、Watir工具使用培训做了,之后的路还是开发人员自己去走,至于能走成什么样子,我心里也没底。

如果持续集成工具环境搭建顺利的话,我也计划将C工程纳入持续集成过程中,还是那句话,虽然C的单元测试更难做,但是build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检查点,能有一点点改进也值得去做。

附:Watir使用的一个例子,你不妨安装一个Watir(还需安装ruby)用下面代码试一试。
# the Watir controller
require "watir"

test_site = "http://www.google.com"
ie = Watir::IE.new
ie.goto test_site
ie.text_field(:name, "q").set "pickaxe" # "q" is the name of the search field
ie.button(:name, "btnG").click # "btnG" is the name of the Search button
puts " Actual Result:"
if ie.text.include? "Programming Ruby"  
  puts "  Test Passed. Found the test string: 'Programming Ruby'. Actual Results match Expected Results."
else
  puts "  Test Failed! Could not find: 'Programming Ruby'."
end
puts "End of test: Google search."

如发现本站页面被黑,比如:挂载广告、挖矿等恶意代码,请朋友们及时联系我。十分感谢! Go语言第一课 Go语言进阶课 Go语言精进之路1 Go语言精进之路2 Go语言第一课 Go语言编程指南
商务合作请联系bigwhite.cn AT aliyun.com

欢迎使用邮件订阅我的博客

输入邮箱订阅本站,只要有新文章发布,就会第一时间发送邮件通知你哦!

这里是 Tony Bai的个人Blog,欢迎访问、订阅和留言! 订阅Feed请点击上面图片

如果您觉得这里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捐赠 ,加油后的Tony Bai将会为您呈现更多精彩的文章,谢谢!

如果您希望通过微信捐赠,请用微信客户端扫描下方赞赏码:

如果您希望通过比特币或以太币捐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比特币:

以太币:

如果您喜欢通过微信浏览本站内容,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本站官方微信订阅号“iamtonybai”;点击二维码,可直达本人官方微博主页^_^:
本站Powered by Digital Ocean VPS。
选择Digital Ocean VPS主机,即可获得10美元现金充值,可 免费使用两个月哟! 著名主机提供商Linode 10$优惠码:linode10,在 这里注册即可免费获 得。阿里云推荐码: 1WFZ0V立享9折!


View Tony Bai's profile on LinkedIn
DigitalOcean Referral Badge

文章

评论

  • 正在加载...

分类

标签

归档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