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永久链接 – https://tonybai.com/2025/11/27/dingo-go-typescript-moment

大家好,我是Tony Bai。

Go 语言自诞生以来,以其极简主义哲学(Simplicity)赢得了全球开发者的青睐。然而,这种极简也伴随着长期的痛点:

  • 满屏的 if err != nil。
  • 缺失的和类型(Sum Types/Enums),导致状态表达含糊。
  • nil 指针带来的运行时 panic 风险。
  • 泛型虽已到来,但函数式编程体验(如 map/filter)依然匮乏。

在每年的 Go User Survey 中,这些问题总是名列前茅。

Gopher们渴望“越狱”,但Go 核心团队对此保持审慎,这不仅是为了保持语言的纯粹,也是为了向后兼容。

一个名为dingo 的开源项目的出现,试图打破这一僵局。它自称是 “逃逸的 Go”(Go that escaped)。就像 TypeScript 之于 JavaScript,dingo 试图在不改变 Go 运行时、不引入额外依赖的前提下,通过编译时转译,为 Gopher 们提供现代化的语法糖和类型安全。

在本文中,我们就来深入剖析 dingo 的核心机制与创新语法,看看它是如何在保持 Go 零运行时开销的同时,实现那些 Gopher 们梦寐以求的现代语言特性的。

dingo 是什么?

简单来说,dingo 是一门元语言(Meta-language)。它拥有类似 Rust 或 TypeScript 的现代语法,但最终会被编译成纯粹的、符合惯例的 Go 代码

其核心价值主张包括:

  1. 零运行时开销:编译产物就是标准的 Go 代码,性能与原生 Go 完全一致。
  2. 向后兼容:可以直接引入现有的 Go 包,生成的代码也可以被其他 Go 项目引用。
  3. 类型安全增强:引入 Option 和 Result 类型,语法层面消灭空指针异常。
  4. 人体工程学升级:通过?操作符和模式匹配(Pattern matching),大幅减少样板代码。

注:为什么叫 dingo(澳洲野犬)?dingo项目的README 中有一个有趣的隐喻:Go 的吉祥物 Gopher(地鼠)是规矩的、被管理的;而 dingo(澳洲野犬)曾是家犬,后来逃入荒野,恢复了野性。dingo 语言依然保留了 Go 的基因,但它拒绝被传统的规则束缚——它代表了未经许可的自由


核心特性与代码对比

dingo 并非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以下是它如何通过转译解决 Go 的四大痛点:

错误传播:告别 if err != nil

Go 的错误处理不仅啰嗦,而且容易打断阅读逻辑。dingo 引入了类似 Rust 的 ? 操作符。

dingo 写法:

// 看起来像 Rust,实际上是 Go 的超集
func processOrder(orderID: string) -> Result<Order, Error> {
    let order = fetchOrder(orderID)?          // 如果出错,直接返回 Err
    let validated = validateOrder(order)?     // 自动解包 Ok 的值
    let payment = processPayment(validated)?
    return Ok(payment)
}

转译后的 Go 代码(自动生成):

func processOrder(orderID string) (Order, error) {
    order, err := fetchOrder(orderID)
    if err != nil {
        return Order{}, err
    }

    validated, err := validateOrder(order)
    if err != nil {
        return Order{}, err
    }
    // ...以此类推
}

我们从上面示例代码的字面上就能看到收益:样板代码减少约 67%,业务逻辑一目了然。

Sum类型与模式匹配

这是 Go 社区呼声最高的功能之一([Proposal #19412](在本文中,我们就来深入剖析 Dingo 的核心机制与创新语法,看看它如何在保持 Go 零运行时开销的同时,实现那些 Gopher 们梦寐以求的现代语言特性。))。dingo 通过 enum 和 match 完美实现了这一点。

dingo 写法:

enum Shape {
    Circle { radius: float64 },
    Rectangle { width: float64, height: float64 },
    Point,
}

func area(s: Shape) -> float64 {
    match s {
        Circle(r) => 3.14 * r * r,
        Rectangle(w, h) => w * h,
        Point => 0.0
    }
}

dingo 将 enum 转译为 Go 的 struct + tag(标签联合体),并生成辅助方法(如 IsCircle(), NewCircle())。match 语句在编译时会进行穷尽性检查(Exhaustiveness Checking),如果你漏掉了一种情况,编译就会报错。

3. 空值安全

受 Swift 和 Kotlin 启发,dingo 引入了安全导航(Safe navigation)操作符 ?. 和空值合并操作符 ??。

dingo 写法:

// 还在写嵌套的 nil 检查吗?
let city = user?.address?.city?.name ?? "Unknown"

转译后的 Go 代码:

这会被展开为一系列的 if 检查或立即执行函数表达式,确保不会发生 panic。

4. 函数式编程工具

dingo 写法:

let numbers = []int{1, 2, 3, 4, 5}
let doubled = numbers.filter(|x| x % 2 == 0).map(|x| x * 2)

支持 TypeScript 风格的箭头函数 (=>) 或 Rust 风格的管道符 (||)。


技术架构与实现原理

dingo 的实现非常务实,它没有重写整个 Go 编译器,而是采用了两阶段转译架构

编译器架构

  • Stage 1: 预处理器 (Preprocessor)
    • 处理 dingo 特有的语法糖(如 ? 操作符、enum 定义、类型注解 : Type)。
    • 使用基于正则和文本的转换,将 dingo 代码转换为“合法的”但包含特殊标记的 Go 代码。
  • Stage 2: AST 转换 (Plugin System)
    • 利用 Go 原生的 go/parser 解析代码。
    • 通过插件系统(Plugins)对 AST(抽象语法树)进行语义层面的转换。例如,将 Result 展开为具体的 struct 定义。
  • Code Generation: 最后使用 go/printer 输出格式化好的 Go 代码。

IDE 支持的秘密武器:Source Maps

许多转译语言失败的原因是调试体验差——报错指向生成的代码,而不是源码。

dingo 实现了精确的 Source Maps (v1 格式)

  • 它建立 .dingo 文件和生成 .go 文件之间的双向映射。
  • LSP 集成:dingo 开发了一个 LSP 代理(Proxy),它包装了官方的 gopls。当你请求“跳转定义”时,代理拦截请求,利用 Source Map 将位置从 dingo 坐标转换到 Go 坐标,发送给 gopls,拿到结果后再转换回来。这样,你在 VS Code 中写 dingo,享受的是 Go 级别的智能提示和重构能力。

混合包管理策略

dingo 采用了一种聪明的混合策略来解决生态兼容性:

  • 应用开发:保留 .dingo 文件,忽略生成的 .go 文件。开发体验类似 TypeScript。
  • 库开发:在发布时,将 .dingo 转译为 .go 并提交到版本控制系统。
  • 意义:任何纯 Go 项目都可以 go get 一个用 dingo 写的库,而不需要安装 dingo。这是生态融合的关键。

哲学与争议:为什么这很重要?

dingo 的 项目说明文档中提出了一个深刻的观点:“自私地使用 dingo,顺便推动 Go 的演进。”

TypeScript 最初并非为了改变 JavaScript 标准,而是为了让开发者在大项目中活下来。但随着 TS 的普及(Async/Await, Optional Chaining),这些特性最终被吸纳进 ECMAScript 标准。

dingo的对 Go 核心团队的参考价值,和TS类似。

Go 核心团队在引入新特性时非常依赖“证据”而非“理论”。 Proposal #19412 尚未被accept,是因为缺乏 Go 语境下的具体实现范例。但 dingo 如果能拥有 5 万开发者,它就提供了一份实证数据

  • “使用了 ? 操作符的项目,代码量减少了 X%。”
  • “和类型在 Go 的 runtime 上运行良好,并没有导致性能下降。”

因此,dingo 不是 Go 的竞争者,它是 Go 未来的沙盒。


上手指南与现状

目前,截至本文编写时, dingo 还处于 v0.3.0-alpha 阶段,主要核心特性(Sum类型、模式匹配、错误传播、LSP 支持)完成度还不高,仅适合向往拥有Rust、TypeScript等表达力更强的语法的Gopher尝鲜体验之用。

快速安装

# 克隆仓库并构建编译器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MadAppGang/dingo.git 或 git clone --depth=1 git@github.com:MadAppGang/dingo.git
cd dingo && go build -o dingo ./cmd/dingo

# 将 dingo 加入环境变量 (可选)
export PATH=$PATH:$(pwd)

验证安装结果:

# dingo version

Hello World

# 编写 hello.dingo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let msg = "Hello from dingo"
    println(msg)
}

# 编译并运行(dingo 会自动调用 Go 编译器)
dingo run hello.dingo

运行过程中,dingo会生成转义后的hello.go代码: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msg := "Hello from dingo"
        println(msg)
}

大家通过转义后的代码,也可以看到它的转换过程和原理。


小结

dingo 是一个大胆的实验。它证明了我们可以在不分叉 Go 语言、不分裂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拥有现代化的语言特性。

不过,目前dingo的完成度还非常低,很多项目自带的example都build/run failed,这也是本篇文章可以运行的示例较少的原因:(。根据作者的Roadmap,目前很多新增的语法特性还处于未完成阶段。

但对于 Gopher 来说,如果你厌倦了 if err != nil,将来一旦完成度上来的dingo 很值得一试。即使你坚持使用纯 Go,dingo 的存在也是一件好事——它是一只被放入沙丁鱼群的鲶鱼,或许能激活 Go 语言演进的一池春水。

正如dingo项目宣言所说:这是你的语言,你的规则。无需委员会批准。


还在为“复制粘贴喂AI”而烦恼?我的新专栏 AI原生开发工作流实战 将带你:

  • 告别低效,重塑开发范式
  • 驾驭AI Agent(Claude Code),实现工作流自动化
  • 从“AI使用者”进化为规范驱动开发的“工作流指挥家”

扫描下方二维码,开启你的AI原生开发之旅。


你的Go技能,是否也卡在了“熟练”到“精通”的瓶颈期?

  • 想写出更地道、更健壮的Go代码,却总在细节上踩坑?
  • 渴望提升软件设计能力,驾驭复杂Go项目却缺乏章法?
  • 想打造生产级的Go服务,却在工程化实践中屡屡受挫?

继《Go语言第一课》后,我的《Go语言进阶课》终于在极客时间与大家见面了!

我的全新极客时间专栏 《Tony Bai·Go语言进阶课》就是为这样的你量身打造!30+讲硬核内容,带你夯实语法认知,提升设计思维,锻造工程实践能力,更有实战项目串讲。

目标只有一个:助你完成从“Go熟练工”到“Go专家”的蜕变! 现在就加入,让你的Go技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商务合作方式:撰稿、出书、培训、在线课程、合伙创业、咨询、广告合作。如有需求,请扫描下方公众号二维码,与我私信联系。

© 2025, bigwhite. 版权所有.

Related posts:

  1. Go语言正在成为“老旧”生态的“新引擎”?从 FrankenPHP 和新版 TypeScript 编译器谈起
  2. AI正在重塑编程语言格局:Rust、Python 和 TypeScript 真是最终赢家吗?
  3. 告别懵圈:实战派 Gopher 的类型理论入门
  4. Anders Hejlsberg谈TypeScript编译器向Go移植的实践与规划
  5. Go的简洁神话?转Go前你需要知道的5个“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