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Linux 下的文章

彻底迁移到Ubuntu

自从知道Ubuntu这个linux发行版后,就有了彻底迁移到Linux上的想法。但迫于各种各样的因素一直未能下定决心,这期间Ubuntu发行版已经从6.10进化到了10.04。经过长时间(近四年,时间长的的确有些夸张^_^)的准备,再借着Ubuntu 10.04 LTS发布的东风, 我终于下决心彻底走进Ubuntu的世界。

安装Ubuntu对我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的事情了,这里也没什么好说的。对我来说,迁移到Ubuntu的主要工作集中在:
1、完成两个平台数据共享和迁移
2、选择和安装用于替代Windows上常见应用的软件

Ubuntu在与Windows分区互操作方面作了很多工作,Ubuntu下打开Windows分区与访问Ubuntu分区基本没什么区别,无论是NTFS还是FAT32(vfat)分区,保存在Windows分区中的数据都可以直接被访问和使用。

我平时使用最多的就是文本文件了,在Windows下使用GVIM或记事本打开;在Ubuntu下可继续使用GVIM(gedit已经被我卸载)。当然,VIM需要做一些字符集转换方面的设置才能保证对文件中的中文字符做正确的转换,具体如何配置可参考我的上一篇文章

平时工作中最常用的沟通方式就是Mail了,之前在Windows下使用Thunderbird收发Mail。当初之所以舍弃Outlook而转用Thunderbird也是为今天转移到Linux上工作做的准备,因为只有Thunderbird才能很好的支持在多个平台间共享数据,共享数据的配置方法可参考我去年写的一篇关于thunderbird的文章

之前在体验Ubuntu9.10时知道了iBus这个新输入法框架,当时的体验还不错,不过使用10.04后,发现Gvim/Vim和iBus有冲突,在Vim下Insert模式和Normal模式切换时iBus提词窗口总是自动退出,严重影响输入效率,后换成fcitx后冲突解决。

公司的办公软件早在年初就都切换到OpenOffice 3.0上了,公司的所有模板、通启也都以OpenOffice的文件格式发布了,所以在日常文档编辑和数据交换方面不存在什么问题。不过对于Microsoft专有格式的Project和Visio我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品。

日常开发过程中,组内同事喜欢使用Feiq作为内部即时通信工具,可惜Feiq只有Windows版本,我曾经尝试用Wine 1.2去装载和运行Feiq,但都提示错误。无奈下,只能选择iptux。iptux采用的是以前飞鸽传书(ipmsg)的协议,只支持文字和文件传输,不支持在对话框中直接贴图。

思维导图软件近几年很受大家欢迎,之前一直在使用MindManager。迁移到Ubuntu上后,急需找到一款MindManager的替代品,而且还必须可以打开MindManager格式的文件。XMind恰是我所需要的。测试了一下,使用习惯和界面布局与MindManager差不多,且导入MindManager的文件也很顺利。

tortoriseSVN想必是每个使用svn作为代码版本控制工具的程序员必装的一款svn客户端软件,功能很强大,易用性也很好。不过在Ubuntu下可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也曾尝试过用Wine运行TortoriseSVN,但以失败告终。看见Ubuntu软件中心中有一款名为RapidSVN的工具,安装试用了一下,发现与TortoriseSVN差距很大,在没有找到更好的软件之前,先凑合用着。

Windows优化大师之类的软件我是一概不会安装的,但在Ubuntu下,国人开源的一款工具Ubuntu Tweak值得支持一下。特别是对linux桌面和窗口配置还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

注重实效(pragmatic)的程序员都会在电脑里安装一款能帮助快速打开程序、快速定位文件的程序。Ubuntu下有Gnome Do,但是我更喜欢Launchy,之前在Windows上就用Launchy。现在发现Launchy也有Ubuntu版本,这样就不须重新学习了。

公司的某些OA系统对Firefox的支持很差,于是我下载安装了Chromium Web Browser,这个浏览器的体验不错,而且上述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不过由于使用Firefox + Vimperator时间久了,习惯了用一个'd'关闭一个标签页的VIM化的快捷命令,我暂时只将Chromium作为备份浏览器使用。

公司办公以台式机居多,这样在开会的时候我们会经常通过远程桌面访问到自己的PC上; Ubuntu内置远程桌面访问工具,而且可以命令行操作,rdesktop -f ip -u USER_NAME -p PASSWD即可直接进入你的PC桌面,就好比你在操作你自己的机器一样。你可以在.bashrc中用alias给上面命令串起个别名,这样只需敲入一串别名即可完成远程登录和操作了。

上周安装Ubuntu 10.04.1后,曾经有一种删除本子上Win7的冲动,但后来还是将Win7保留了下来。因为还有一些操作是在Ubuntu下无法做到的,比如说招行专业版。另外国内很多知名站点(如中国网络电视台)对非IE浏览器的支持都不好,有些时候你还不得不使用IE。

Ubuntu 10.04总体来说还是很稳定的,不过在使用过程中也有一些小插曲,比如:XWindows曾两次提示重启,点击确定后,N长时间也无法回到GUI界面,无奈只能重启系统。再比如:Ubuntu接投影后,桌面只能显示出2/3区域,似乎是我安装的Docky出现了什么问题。关闭Docky后,一切OK。

适应Ubuntu Linux的过程还在继续,希望过了磨合期后一切都会越来越好^_^。

Thunderbird跨平台共享邮件设置

对于我个人来说,将工作环境切换到Ubuntu上来有几个“坎儿”要迈过,其中最为迫切的一个就是Mail如何在Windows和Linux下共享的问题,今天我找到了解决方法。

Thunderbird和Firefox一样,都来自Mozilla组织。和Outlook等软件不同的是,Thunderbird是可以跨平台的,更有甚者,Thunderbird可以帮助我们在Windows和Linux共享邮件,当然需要作简单设置。

我的机器上安装了三系统:WinXP、Ubuntu 9.10Slax,其中常用的是WinXP和Ubuntu。在Windows上最常用的Mail Client端软件为Outlook 2003,但Outlook是收费软件,不支持夸平台,更谈不上Mail跨平台共享。而这些恰恰是Thunderbird吸引眼球之所在。

所谓的跨平台共享邮件是指计算机上只存储一份Mail Data,而你在该计算机上所安装的不同OS上都有某个特定应用可以正确存取该数据文件,这样带来的方便是很大的。Thunderbird就是这样的一个特定应用,它可以被安装在不同的OS上,并且可以在不同OS上运行并正确存取同一份Mail Data文件。

以我自己的本子为例,记录一下如何进行共享邮件设置:
首先,分别在Windows和Ubuntu下面下载并安装最新中文版本的Thunderbird(目前是2.0.0.23)。
在某个OS上运行并配置Thunderbird,这里我是在Windows上进行配置的。这里有一个注意事项,那就是你的mail数据的存储位置的选择。在“帐号配置”的“服务器”配置标签中,找到“本地目录”配置项,这个配置项将决定了Thunderbird将Mail Data存储在什么位置。如果你要在Windows和Ubuntu之间共享这个Mail Data,那么就需要让Windows和Ubuntu都能看得到、访问得到这个文件。我这里选择在一个FAT32分区上存储Mail数据。

配置完Mail帐户,Thunderbird默认会在C:\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rname]\Application Data\Thunderbird\Profiles\xxxxxxxx.default中存储该帐户的配置信息。为了能在两个OS间共享Mail Data,我们就需要让这个配置在两个OS上都能发挥作用。

我们将该配置文件移动到一个FAT32分区上,比如这里以E:\Thunderbird_profile为例,将xxxxxxxx.default移动到E:\Thunderbird_profile目录下。这时你要是启动Thunderbird,那么Thunderbird就无法找到该配置文件了。但是我们需要Thunderbird找到并读取该配置文件,怎么做呢?我们需要修改另外一个文件,在Windows上这个文件就是C:\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rname]\Application Data\Thunderbird\profiles.ini。

初始的profiles.ini文件内容如下:
[General]
StartWithLastProfile=1

[Profile0]
Name=default
IsRelative=1
Path=/Profiles/xxxxxxxx.default

其中IsRelative用来指示Path这个字段配置的是相对路径还是绝对路径,默认是相对路径。由于我们已经将配置数据移动到E:\Thunderbird_profile目录下了,那么我们就不能在使用相对路径了。修改结果如下:
[General]
StartWithLastProfile=1

[Profile0]
Name=default
IsRelative=0
Path=E:\Thunderbird_profile\xxxxxxxxx.default

启动Windows上的Thunderbird,该配置被正确读取,收发Mail正常。

切换到Ubuntu下面,同样道理,你需要修改profiles.ini文件,该文件在~/.mozilla-thunderbird下面,修改方式与Windows上相同。不同的是Path字段要配置成Linux格式的路径。

启动Ubuntu下的Thunderbird,哇,一切与Windows上的Thunderbird一模一样。你可以看到全部的在Windows上收到和发送出去的那些邮件。

共享Mail设置成功!

后记:你在ubuntu下按上面所描述的完成配置后启动thunderbird,如果你得到的是一个对话框:"Thunderbird is already running, but not responding. To open a new
window you must close the existing thunderbird process, or restart your
system",这种情况多是因为你的Windows分区没有被自动挂载。我在Ubuntu 9.10和10.04两个系统上都遇到了这种情况。简单处理方法:进入计算机,双击Mail Data和Mail配置所在的那个Windows FAT32分区逻辑盘,Ubuntu会自动将之挂载。其后你再启动Thunderbird,一切就OK了。这种登录后手动挂载的方法分区挂载点为/media/xxx,其中xxx是一个类似UUID的字符串,不那么具有可读性。如果你想通过设置fstab来让Ubuntu在启动后就自动挂载分区,那你可要小心了,自动挂载的分区下的文件和目录的owner和group都是root,这样你正常启动thunderbird依旧会得到那个对话框。你可以尝试使用sudo thunderbird启动; 或改变文件和目录的owner和group;或钻研一下fstab的设置,以达到自动挂载后就有普通用户访问权限。另外自动挂载还涉及到字符编码问题,稍有不慎你就会看到被挂载分区内大量以中文乱码为名字的文件。

如发现本站页面被黑,比如:挂载广告、挖矿等恶意代码,请朋友们及时联系我。十分感谢! Go语言第一课 Go语言进阶课 Go语言精进之路1 Go语言精进之路2 Go语言第一课 Go语言编程指南
商务合作请联系bigwhite.cn AT aliyun.com

欢迎使用邮件订阅我的博客

输入邮箱订阅本站,只要有新文章发布,就会第一时间发送邮件通知你哦!

这里是 Tony Bai的个人Blog,欢迎访问、订阅和留言! 订阅Feed请点击上面图片

如果您觉得这里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捐赠 ,加油后的Tony Bai将会为您呈现更多精彩的文章,谢谢!

如果您希望通过微信捐赠,请用微信客户端扫描下方赞赏码:

如果您希望通过比特币或以太币捐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比特币:

以太币:

如果您喜欢通过微信浏览本站内容,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本站官方微信订阅号“iamtonybai”;点击二维码,可直达本人官方微博主页^_^:
本站Powered by Digital Ocean VPS。
选择Digital Ocean VPS主机,即可获得10美元现金充值,可 免费使用两个月哟! 著名主机提供商Linode 10$优惠码:linode10,在 这里注册即可免费获 得。阿里云推荐码: 1WFZ0V立享9折!


View Tony Bai's profile on LinkedIn
DigitalOcean Referral Badge

文章

评论

  • 正在加载...

分类

标签

归档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