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思考控 下的文章

闲话智慧城市

这一个月,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到了“智慧城市”这个概念,这里打算把这一个月来对智慧城市的认知和“感受”记录下来,算是一个小的总结吧,希望能给大家带去点营养。

一、历程

关于智慧城市,我也是从零基础开始起步的。

这一个月来,我有幸聆听了IBM大中华区智慧城市首席规划师岳梅樱博士关于智慧城市的理解;粗读了岳博士主编的两本有关智慧城市的书《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法论与实践分享》《智慧城市:实践分享系列谈》;拜读了心理咨询师王成威老师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规划思路;与中国电科五十四所的专家们讨论过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合作;与公司内部咨询策划同事一起了解了沈阳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我们公司的参与情况;搜索和浏览了大量网络资料,算是对智慧城市,尤其是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有了一些初步的认知。

二、智慧城市到底是个什么鬼?

我参加岳博士交流会的那天恰是我接触智慧城市概念的第九天,而那时也恰是岳博士在大中华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九年,差距有那么一点大哈^_^。

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很多人愿意以“没有标准定义”来开头,然后再给出自己的定义^_^。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城市总体呈现出一种比之前各个阶段更为高级的形态。特别古老的城市阶段我们就不提了,想了解城市起源和发展的朋友可以看看美国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发展史》。我们主要来说说近二十年左右的现代城市。

按照岳博士的城市断代(由于城市发展水平不同,有些城市在各个节点有重叠,就像中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就是重叠在一起的一样),现代城市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开启了城市发展的数字化阶段,是城市发展史上的新纪元。数字城市概念起源于美国政府提出的“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旨在通过先进的IT技术和网络技术将以物理形态存在的城市的各种信息存储到磁盘上,形成一个数字化的虚拟城市。基于这些数字化后的信息,政府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各行业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并基于互联网形成初步的业务协同,提高城市运行效率。这一阶段起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并一直持续至今。不同的城市由于自身发展的水平差异,数字化的程度也有不同。

2、无线城市

提到无线城市,人们便想到了遍布大街小巷各个店铺中的各种Wi-Fi,各种运营商4G网络!没错,这就是无线城市在城市人们生活中的真实投射。无线城市让人和物更容易、更快捷、更高速的接入到城市网络和互联网中。满足了城市居民的社交需求,同时也让以前不能采集得到的数据(包括物产生的数据和人产生的数据)源源不断的汇聚到城市管理者那里以供分析、挖掘,辅助管理者决策。无线城市的概念依旧发起于美国,起始于2004年美国费城的“无线城市”计划,并一直持续至今。像“宽带中国”战略都可以理解成我们无线城市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

3、智慧城市

有了数字城市和无线城市的铺垫,才会有智慧城市概念的出现。前面说过: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更高级形态。这里所谓的“高级”就是在无线城市感知的和收集的、数字城市存储的数据上面加入了一个“智慧”的辅助处理过程,以帮助城市管理者和运营者们快速准确的做出决策。当前阶段这个“智慧”主要就是通过大数据相关技术和机器学习实现的。智慧城市来源于2008年美国的那个蓝色大块头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并在其后的若干年里得到全球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的认可。从现如今至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全球大部分发达城市都会处于智慧城市这一发展阶段。

智慧城市在全球的发展离不开IBM的大力推广。IBM为何要提出“智慧城市”呢?段子中的说法是这样的:自从IBM历史上最伟大的CEO之一:郭士纳带领IBM转型并走出泥潭之后,IBM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股价连连攀升。IBM继续稳固其在金融、保险、通信等行业的领头羊位置,但在在面对城市、面向政府公共事业,IBM的开拓并不是那么顺利。而“智慧城市”让IBM有机会直面城市,直面政府核心,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点。

智慧城市离不开IBM,但IBM却是可以“抛弃”智慧城市的。你可能也逐渐感觉到一个奇怪的现象:”IBM在媒体上已经很少提及智慧城市了”,这是因为IBM已经进入了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下一阶段:认知时代(the cognitive era)。IBM的蓝色基因存活百年(1911年开始),它可不是白活着。历史上IBM经历了几次波谷,无不是在自我调整中完成自我救赎。伟大的蓝色巨人总是那么先知先觉,在今天公司业绩再次进入一个下行通道时,再次主动寻求转型,将战略切换到“云+认知”的方向上去了。

如果说智慧城市是通过当前的大数据分析、挖掘,初级机器学习等技术充当“智慧”的话,那IBM的认知时代中的那个“智慧”的代言人就是IBM的Watson。Watson就是一段人工智能程序(背后可能是一个集群支撑),它的前身“深蓝”战胜过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它自己则在美国智力节目Jeopardy!上击败两位人类选手取得冠军。IBM已经将其应用于全球认知商业行业解决方案中,通过API支撑关系抽取、性格分析、情绪分析、概念扩展及权衡分析等智能特性。根据岳博士透露,IBM的认知计算已经开始应用于辅助法官断案和医生临床诊断等行业中去了。

img{512x368}
巴西里约的城市运营中心

三、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

彭明盛于2008年提出智慧地球(smart planet),后演变出智慧城市概念。之后,IBM开始在全球布道,大政府模式的中国大陆地区自然受到IBM青睐。这一时间段也恰逢我国十二五时期(2011-2015),经济上出现新常态、社会资源(人、财、物)面临更有效、更合理的重新配置,国家提出了新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于是智慧城市这件漂亮的外衣就穿到了中国各级政府的身上,这也符合我们一贯跟在国外先进概念屁股后面走的模式。

近几年,智慧城市在中国可谓是“遍地开花”,你在搜索引擎中搜索“智慧+城市名”,你总是能找到各地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xx年-yy年总体规划、实施规划、行动方案或顶层设计之类的文档,尤其是一线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以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城市。那么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准呢?下面从主流思路、推动力量和建设效果等几个方面说明一下。

1、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所处阶段

中国的信息化具有起步晚、起点高的特点,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同步并行进行。与此类似,智慧城市与无线城市、数字城市的建设也是重叠并行的,只是在对外的叫法上我们现阶段多统一采用了“智慧城市”这一更高形态。

智慧城市概念自身也在不断演化,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始作俑者IBM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上也有过从1.0到3.0版本的几次演化。和中国经济的地域发展差异很大一样,中国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一线城市以及一些国家中心城市经济相对好,基础设施优越,智慧城市建设走在了前面,已经开始着手按照3.0的理念建设了;而其他城市可能还处在智慧城市1.0版本徘徊: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网络无法延伸到城市各个角落。这些城市没有能力做更高版本的智慧城市。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国会是一个长期的存在。

2、当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主流思路

随着中央政府将智慧城市写入十三五规划,智慧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眷顾。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将重点从城市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向数据互联互通、数据运营和城市运营方面转变,思维也逐渐从行政化走向市场化,这也是当前中国智慧城市的主流思路。政府的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灵魂,得数据者得天下。各大智慧城市厂商在与合作建设智慧城市时,也都希望能拿到各委办局的数据,并基于这些数据进行运营和创新,找到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同时有了这些数据,厂商可以开发出更惠民的应用,让城市里的居民感受到“智慧”的气息。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政府数据开放虽然逐渐破冰,但政府开放数据之路还会很漫长,坎坷还有许多,需要一些耐心。

3、智慧城市建设的三股力量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由三股力量推动。

首先自然是政府。城市的管理和发展是政府的首要职责,智慧城市是政府给城市发展选择的一个方向。政府在智慧城市中扮演着绝对的主导角色,无论是政策导向、法规支撑、资金投入、协调合作还是数据来源,离开了政府一切都玩不转。

其次是传统电信运营商、主机和网络设备提供商、基础设施云服务大数据服务提供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和集成商。比如联通、电信、浪潮、华为、中兴、东网科技、神州数码等。这些厂商是每个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建设者、技术支持者和运营参与者。

最后是大体量的互联网公司,比如阿里、腾讯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己的产品已经涵盖了大部分城市人口,因此它们可以另辟蹊径。他们可以利用用户优势、入口优势(支付宝、微信)和技术优势打造类城市超级App,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感觉更加智慧。当然这些公司也在寻求与政府的直接合作,但效果似乎并不是那么好。也许是这些公司的价值观与政府的低效、官僚有冲突吧。

4、智慧城市的建设效果

智慧城市涉及方方面面,其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优化政府行政管理(善政)、改善民生(惠民)和持续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兴业)。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效果绝不仅仅是市民直观感受到的那些。当然民众的直接感受是评价智慧城市建设效果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出行方便了、路不堵了、到政府部门办事省心省时了、跑医院不用找黄牛了、生病的孩子在家里就可以通过视频参与到学校的课堂中了,这一切都是智慧城市建设效果在人们真实生活中的投射。

最新的智慧城市建设思路强调顶层设计,强调建立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这些指标数据可以从微观层面反映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效果,尤其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5、与欧美智慧城市建设的差异

智慧城市概念来自欧美,想必欧美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应该领先于我们吧?这个还真不一定。欧美智慧城市的建设思路与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思路有差别。

东西方城市的发展历程不同,西方城市进入现代化时间更长,基础设施良好,城市的运行竟然有序,他们不需要大动干戈的对城市进行翻天覆地的重构,只需在某一领域或行业做持续优化和改进。因此他们在建设智慧城市时,往往打出的口号面向的都是“点”,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柏林的2020年电动汽车行动计划(ActionPlanforElectromobilityBerlin2020),注册用户可以在大约25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租用到配备了智能熄火/启动系统、空调和导航系统的smartfortwo车辆,并根据自己的意愿长时间驾驶这些汽车,然后在运营区域内的任何公共停车场归还汽车。

但中国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些城市不顾自身的基础和发展特点,而一味的效仿大而全的智慧城市建设方略,一哄而上,你有我有全都有。基本上一份顶层设计文档,把A城市的名字改为B城市的名字,就可以作为B城市的顶设方案了。这种建设方式不仅造成了严重资源浪费,透支了城市的发展潜力,而且往往是为了智慧而智慧,缺少对城市真实需求的了解,实际效果很差。

欧洲打法和中国打法没有谁更好之分,只有更适合。这一切都基于城市管理者对自己所管理城市的深入认知,对行政权力使用的精准判断,对市民需求的深入理解和对产业发展的高瞻远瞩。

从建设模式上来看,欧美以PPP(公私合作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为主,国内则是在近两年才逐渐在政策上适当宽松,逐步引入PPP,但效果似乎不太理想。因为政府始终以老大自居,执行力弱、缺乏契约精神,不能降低姿态和企业平起平坐,不能做到主体对等,这让企业顾虑重重。

四、FAQ

1、智慧城市有炒作概念的成分么?

可以肯定的说,有。

从商业的角度,IBM等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厂商是要从政府分一杯羹的,在概念导入阶段,大家都飘在上层,落地的东西很少。

但从一个政府的角度来讲,IBM提出的这些概念也确实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但政府缺乏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才,需要各个厂商去帮助他梳理思路,形成落地的可行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政府也要尊重城市现实,不要一味的去做那些不必要的高大上的东西。

从民众的角度,是否智慧并不care。省事省力省钱,让我happy就ok。

在中国虽然也存在概念的泡沫空间,但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总体上应该是健康的。有一些公司是脚踏实地的去考虑如何帮助政府去建设一个智慧城市的。当然商业公司是要谋利的,但这是其应得的。

2、在现有政府行政权力机构设置下,智慧城市能运营做好吗?

个人对此事表示悲观。

现有的地方政府机构设置本身就存在各种问题:机构设置重复,职责划分不清,造成人浮于事,行政干预过多,服务职能弱化,重行政领导,轻便民服务。现在的机构设置已经成为了阻碍城市快速发展的绊脚石了。如果在智慧城市运营阶段,依旧旧瓶装新酒,只会大大削弱城市的发展潜力。

我们应该把一个智慧城市视为一个由多个互联互通的子系统构成的单一的宇宙飞船系统,而不是沿用目前这种按领域划分、条块儿分割的部门,这样才能保证智慧城市从全局层面上得到整齐划一的管理。

但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厂商或许多厂商就能解决的,需要政府更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做出调整。

3、智慧城市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里面有各种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工作,从而使城市正常运转。智慧城市对城市运营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城市统一指挥人才的需求。这样的人才就好比星际迷航中企业号的舰长,他要对城市中的每个环节了如指掌,洞察智慧城市汇聚的信息,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我们的教育架构在应对智慧城市时,也应该顺势而动,设置城市综合指挥这样的专业,专门为城市输送这样的人力资源。

五、结语

一切仅仅是开始!

2014小结

2014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这里写下有关2014年的一份小结。

年终总结本无固定格式,但写了若干年后,便有了自己的格式。但今年不打算遵循这个格式了,跳出自己的舒适区,随意写写。

2014年12月底,随着亚航QZ8501航班的最后一掉,航空史上都为数不多的灾难年终于画上了句号,留给人们的是久久的惊恐不安,留给遇难者 家属们的是无法释怀的悲伤。2014年12月31日15点,随着A股上证指数最后一个交易日收涨68.86点,稳稳站上3200点,让广大股民们 看到了2015年牛市持续赚钱的希望。不知为何,这个世界几乎总是同时上演着冰与火两种剧本。

短信与微信(包括其他X信)的博弈亦是如此。

短信,这一红极一时的让移动运营商赚得盆满钵满的廉价沟通工具如今却早已成明日黄花。不妨打开手机,翻看一下你的手机通信录,短信列表中是不是除 了验证码(登录、支付业务),就是各种营销垃圾广告,或者是移动运营商自有的客服信息呢。我相信我的情况应该可以代表广大群众了。

随着微信今年推出“企业号”,微信几乎完成了对短信的业务合围:

点对点短信 vs. 联系人、朋友圈、群
SP短信    vs. 订阅号、服务号
行业短信  vs. 服务号、企业号 (营销、售后、内部OA、CRM等)

今年年初招商银行信用卡将300以内的消费提醒短信取消,改为微信提醒,其实就是一个看高微信,看空短信的行为。只是考虑到到达率(用户未开网络时),没 有将大额消费全部转到微信上,而是短信和微信都做提醒。一旦无线网络接入、资费门槛下降、网络速度提升、终端实时在线不再是问题,达到率也将 不是问题时,微信会对短信发起最后的总攻。

这么对比其实也不公平,因为短信和微信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从出生的那天起,微信就被赋予了崇高的使命,非短信可比。微信试图连接一切,做统 一入口,建立庞大生态圈;而短信仅仅是一个通道工具罢了。

面对移动短信市场的衰败,移动运营商也在挣扎,也在试图翻盘,或至少平起平坐,但就我了解到的移动运营商产品开发与运营的风格,想和互联网巨头T 掰手腕,下场必输无疑。中国移动年初也蛮拼的,喊出了"RCS(融合通信)"与微信抢手机社交入口,但这都到了2014最后一天了,RCS依旧不见踪 影。

短信免费或退出历史舞台就像周鸿祎在其书《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中说的那样是“趋势”,不可违!

我们就是为中国移动短信业务提供服务端软件和方案的。短信若是没了(或变成鸡肋),我们干啥?冰冷的现实摆在大家面前,领导跟我 们说:“转型”。

2014年,至少我们依旧在转型中。老板们把“转型”依旧约束在“移动运营商”这棵大树下面,这让我们转的不那么纯粹,有些拖泥带水,可持续盈利 的业务方向并不明显。从目前来看,今年收入依旧靠传统业务渠道获得。

虽说要“转型”,但领导今年给我的任务却是做好守门员,守住现有市场份额,保证产品线上无事。这并非如我所愿,在一个业务线耕耘多年,业务和技术 能力均到达了天花板,对我个人来说,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规划。但考虑到下面的技术负责人、员工在技术和业务火候儿还欠缺那么一些,我答应了留 守,但会投入部分精力做个人技术转型储备。

业务的转型需要技术做支撑,局限于传统后台服务系统的我们需要张开怀抱,拥抱那些“流行”的新玩意儿。我首先试水!从2014年我的博客中你也许 可以看得出来我试水过的技术,我在尝试跳出自己的各种舒适区,向一些近两年兴起的、将来比较有前途的技术方向靠拢,学习移动互联网的思维和潮流。

上半年曾尝试过终端产品开发的技术,还为此购入若干数码装备,但试过后才发现这仍然不是我的主菜,就和10年前Windows GUI程序开发不是我的菜一样。但这个过程并非没有收获,未来任何业务不与终端开发打交道是不可能的,这个接触过程让我了解到了终端开发的重点和难点,于 是总结经验,整理教训。

正当准备调整方向、重新上路之际,家里出现重大变故,耗费了我整整1个多月的时间,一切几乎都停滞了,直到10月份我才渐渐重新进入状态。

在公司内部技术社区看到公司CTO的一篇文章,讲述移动互联网正在由消费者驱动向企业驱动转变(来自麦肯锡报告),结合微信推出企业号、用友软件的转型来 看(今天听说用友软件更名为“用友网络”了,决心向互联网转型),这个趋势也是我比较认同的,这个方向以及相关技术也是我在正在涉猎以及即将涉猎的。不过 关于企业互联网服务以及平台,自己的相关业务经验、技术和积累还是甚少,征途必然坎坷,自己还需“拼”一下!关于微信这个平台,这个入口,它是腾讯未来战 略的核心,靠着腾讯这棵大树,至少未来几年发展应该还是不错的。

公司的大BOSS这两年一直提倡“创业者的精神",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在困境中成功。但作为在短信这个行业内浸淫了十多年的部门,我们不免产生一些惰性, 更愿意躺在现有的温床上“享受生活”,立足于现有的平台做舒服的事情。经历过2014年的严峻形势,现在的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样的舒服生活,温床和平 台都可能将远离我们。如果我们再不主动站起来,我们将再无力站起了。

2014年在个人发展方面做出了“妥协”,2015我打算轻装前行,这对我、对团队成员的成长都是有好处的。年底给领导发总结时,已经和领导书面提出退出 当前业务线的想法。虽然目前还没有收到回复,不过无论怎样,我都坚定了决心,自己作为这个产品线的负责人,已经起不到领路的作用了,是时候退出了。

2015,给自己的关键字是“创业”。《精益创业》一书中作者似乎有这样一句话:“你不一定非要在车库里折腾才算是创业”,在企业内部也可以“创业”,为创造某种新产品或新服务为目的而组建的一个团队或组织内的人都是“创业者”。

以往年份的小结,我总会总结一些数据,比如blog文章、读过多少本书等等。但今年这些数据就不统计了,自己对自己的考核指标"KPI"有所调整,以前哪些指标已经不算数了,列出也就无意义了。

2014这一年,LP给了我很大压力!我能理解,她期望我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这让我“亚历山大”啊,这回可是真的。

要说新年的愿望是什么?希望2015年年末时能为自己2015年的所作所为,所取得的进步和成果点个赞

如发现本站页面被黑,比如:挂载广告、挖矿等恶意代码,请朋友们及时联系我。十分感谢! Go语言第一课 Go语言精进之路1 Go语言精进之路2 Go语言编程指南
商务合作请联系bigwhite.cn AT aliyun.com

欢迎使用邮件订阅我的博客

输入邮箱订阅本站,只要有新文章发布,就会第一时间发送邮件通知你哦!

这里是 Tony Bai的个人Blog,欢迎访问、订阅和留言! 订阅Feed请点击上面图片

如果您觉得这里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捐赠 ,加油后的Tony Bai将会为您呈现更多精彩的文章,谢谢!

如果您希望通过微信捐赠,请用微信客户端扫描下方赞赏码:

如果您希望通过比特币或以太币捐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比特币:

以太币:

如果您喜欢通过微信浏览本站内容,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本站官方微信订阅号“iamtonybai”;点击二维码,可直达本人官方微博主页^_^:
本站Powered by Digital Ocean VPS。
选择Digital Ocean VPS主机,即可获得10美元现金充值,可 免费使用两个月哟! 著名主机提供商Linode 10$优惠码:linode10,在 这里注册即可免费获 得。阿里云推荐码: 1WFZ0V立享9折!


View Tony Bai's profile on LinkedIn
DigitalOcean Referral Badge

文章

评论

  • 正在加载...

分类

标签

归档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