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永久链接 – https://tonybai.com/2025/09/04/simple-is-not-easy

大家好,我是Tony Bai。

在软件工程领域,有些演讲如同灯塔,其光芒足以穿透时间的迷雾,持续为后来者指引方向。Clojure语言的创造者Rich Hickey在2011年的Strange Loop大会上发表的“Simple Made Easy”,正是这样一例。他以一种近乎哲学家的思辨,对我们行业中最被滥用、最被误解的两个词——“简单”(Simple)“容易”(Easy)——进行了本源性的解构。

时至今日,这场演讲对于以“简单”著称的Go语言社区,依然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我们常常自豪于Go的语法“简单”,工具链“容易”上手,但我们追求的,究竟是真正的“简单”,还是仅仅是表面的“容易”?

本文将和你一起重温Hickey的这场经典演讲,并结合Go语言的实践,提炼出每一位Gopher都应该深刻理解的五个核心道理。这既是对一个经典演讲的回顾,更是一次对我们日常编码决策和技术选型标准的反思。

道理一:精确你的词汇——“简单”与“容易”是两回事

Hickey的第一记重拳,就砸向了我们混乱的词汇表。他从词源学出发,为这两个概念划定了清晰的界限:

  • 简单 (Simple):源于拉丁语sim-plex,意为“一个褶皱”或“一股编绳”。它的反义词是复杂 (Complex),意为“交织、缠绕在一起”。因此,“简单”描述的是事物的内在状态,关乎其是否存在交织和纠缠。它是一个客观属性。

  • 容易 (Easy):源于拉丁语adjacens,意为“靠近的、在旁边的”。它的反义词是困难 (Hard)。因此,“容易”描述的是事物与我们的相对关系,关乎其是否与我们的认知、技能或工具相近。它是一个相对概念。

这个区分至关重要。当我们说“我喜欢用Go,因为它很简单”时,我们真正的意思往往是“它对我来说很容易”,因为:

  • 它很熟悉 (Familiar):它的语法类似C,没有复杂的泛型或宏。
  • 它很就手 (At hand):安装方便,工具链开箱即用。

Hickey警告说,我们整个行业都对“容易”——尤其是“熟悉”和“就手”——有一种不健康的迷恋。这种迷恋让我们倾向于选择那些看起来像我们已知事物的东西,从而拒绝学习任何真正新颖但可能更简单的东西

对于Go开发者:我们需要警惕,不要将Go的“语法简洁”(一种形式上的“容易”)与系统的“结构简单”划等号。一个用简洁语法写成的、充满了全局状态和隐式依赖的Go程序,其本质是复杂的。

道理二:警惕“容易”的复杂性——状态、对象与继承的陷阱

Hickey指出,许多我们认为“容易”的编程范式,恰恰是复杂性的最大来源,因为它们将不同的关注点“编织”在了一起。

1. 状态(State)是万恶之源

var x = 1; x = 2; 这种可变状态,在Hickey看来,是软件中最根本的“交织”——它将值(Value)时间(Time)紧密地缠绕在一起。你永远无法在不考虑时间点的情况下,获得一个确定的值。

对于Go开发者:虽然Go不是一门纯函数式语言,但我们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推崇不可变性。

  • 优先使用值传递:对于小型结构体,按值传递而非指针传递,可以避免意外的副作用。
  • 警惕共享的可变状态:在并发编程中,与其用sync.Mutex保护一堆共享的可变数据,不如思考如何通过channel传递不可变的“消息”,从根本上消除状态的交织。

2. 对象 (Objects) 是复杂性的打包机

传统的面向对象编程,将状态、身份(Identity)和值这三个独立的概念打包进了一个叫做“对象”的东西里。你无法轻易地将它们分开处理。

对于Go开发者:Go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对出色。Go的struct更接近于纯粹的数据聚合(C-style struct),而不是带有复杂继承体系和封装状态的“对象”。我们应该保持并发扬这一优点:

  • 让Struct保持简单:让它专注于承载数据。
  • 将行为(方法)与数据分离:Go的方法是附加在类型上的函数,而非封装在对象内部。这鼓励我们编写更多无状态的、可测试的纯函数来处理数据。

3. 继承 (Inheritance) 是类型的强耦合

继承在Hickey看来是“定义上的交织”。子类与父类被紧密地绑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对于Go开发者:Go通过组合优于继承的设计,从语言层面避免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接口(interface)和结构体嵌入(struct embedding)来实现代码的复用和多态,而不是去模拟继承。接口定义了行为契约,而结构体嵌入则允许我们“借用”实现,这两者都比继承提供了更松散的耦合。

道理三:拥抱“简单”的工具箱——值、函数、数据与队列

如果状态、对象、继承是复杂性的来源,那么我们应该拥抱什么?Hickey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工具箱:

  • 值 (Values):不可变的数据。一个值永远不会改变,因此它与时间无关,可以在任何地方被安全地共享和传递。
  • 函数 (Functions):无状态的行为。给定相同的输入,永远返回相同的输出。
  • 数据 (Data):使用通用的数据结构(map, list, set)来承载信息,而不是为每一种信息都创建一个新的class。这使得我们可以编写通用的、可复用的数据处理函数。
  • 队列 (Queues):将“何时”与“何地”的决策解耦。当组件A需要组件B做事时,A不应直接调用B,而是应该将一个消息放入队列中。这打破了组件间的时空耦合。

对于Go开发者:Go的语言特性与这个“简单”工具箱惊人地契合!

  • 值与函数:Go鼓励值语义,并且其函数是一等公民。编写纯函数在Go中也可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 数据:Go内置的map和slice就是强大的通用数据结构。我们应该抵制为简单的数据集合过度封装struct和方法的诱惑。
  • 队列channel正是队列思想的完美体现! 它将goroutine之间的通信从直接调用(时间、空间耦合)解耦为异步消息传递。Hickey的理论为“多用channel,少用共享内存和锁”这一Go社区的最佳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道理四:你的目标是简单的“制品”,而非简单的“构件”

Hickey强调,我们必须区分构件(Constructs)——我们编写的代码、使用的语言和库——和制品(Artifacts)——那个真正在服务器上运行、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程序。

我们常常沉迷于构件的“容易性”:“看,我只用了16个字符,没有分号!”,而忽略了这些“容易”的构件可能产生极其复杂的制品。一个充满了可变状态和隐式依赖的程序,无论写起来多么“容易”,其最终的制品都将是难以理解、难以修改、难以调试的。

对于Go开发者

  • 超越gofmt:代码格式的统一只是最浅层次的“容易”。我们更应该关注代码的结构是否简单,模块间的依赖是否清晰。
  • 警惕interface{} (或 any):any是一个“容易”的工具,它让我们可以绕过类型系统。但它会产生复杂的制品,因为我们在运行时丢失了类型信息,增加了不确定性。
  • 思考长期影响:在选择一个库或框架时,不要只看它的入门教程有多“容易”。更要思考它会给你的系统带来怎样的长期复杂性。一个“魔法般”的框架可能会在短期内提升开发速度,但当问题出现时,你将深陷其复杂的内部机制中无法自拔。

道理五:“简单”需要思考,而“容易”往往是捷径

Hickey用一个跑步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只有短跑选手才能从一开始就全力冲刺。软件开发是一场马拉松。如果你只追求起步时的“容易”,你很快就会被自己制造的复杂性拖垮。

选择“简单”的道路,往往需要在开始时付出更多的思考:

  • 你需要花时间去分解问题,识别出其中真正独立的概念。
  • 你需要抵制住使用熟悉但复杂的工具的诱惑。
  • 你需要设计清晰的边界和接口。

这个前期的“思考”成本,就是Hickey图表中那条“简单”路线在起步阶段不如“容易”路线陡峭的原因。但从长远来看,这条路会越走越顺,而那条追求“容易”的捷径,最终会通向复杂性的泥潭。

对于Go开发者

在开始一个新项目或新功能时,问自己几个问题:
- 我真的需要引入这个新的外部依赖(如ORM、大型框架)吗?还是可以用标准库更简单地实现?
- 这个接口的设计是否将不同的关注点(如数据获取和业务逻辑)交织在了一起?
- 我是在设计一个能应对当前问题的最简单的方案,还是在为一个想象中的复杂未来进行过度设计?

小结:选择做一名“简单”的工程师

Rich Hickey的演讲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作为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不自觉的偏见和思维惰性。它挑战我们去重新审视我们对“好代码”和“生产力”的定义。

对于Gopher而言,我们手中握着一门在设计上就倾向于“简单”的语言。但语言本身并不能保证我们写出简单的系统。真正的“简单”是一种选择,一种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反思的思维纪律。

下一次,当你面对一个技术决策时,请停下来问自己:我是在选择那条“容易”的、熟悉的下坡路,还是那条需要一些前期思考,但最终通往光明和简单的上坡路?

答案,将决定你和你所构建的系统的最终命运。


想系统学习Go,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

我的新书《Go语言第一课》是你的首选。源自2.4万人好评的极客时间专栏,内容全面升级,同步至Go 1.24。首发期有专属五折优惠,不到40元即可入手,扫码即可拥有这本300页的Go语言入门宝典,即刻开启你的Go语言高效学习之旅!


商务合作方式:撰稿、出书、培训、在线课程、合伙创业、咨询、广告合作。如有需求,请扫描下方公众号二维码,与我私信联系。

© 2025, bigwhite. 版权所有.

Related posts:

  1. Go是一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吗
  2. Go语言反射编程指南
  3. GoCN社区Go读书会第二期:《Go语言精进之路》
  4. Go语言的“黑暗角落”:盘点学习Go语言时遇到的那些陷阱[译](第二部分)
  5. Go的简洁神话?转Go前你需要知道的5个“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