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k8s 下的文章

Go 1.25中值得关注的几个变化

本文永久链接 – https://tonybai.com/2025/08/15/some-changes-in-go-1-25

大家好,我是Tony Bai。

北京时间2025年8月13日,Go 团队如期发布了 Go 语言的最新大版本——Go 1.25。按照惯例,每次 Go 大版本发布时,我都会撰写一篇“Go 1.x 中值得关注的几个变化”的文章。自 2014 年的 Go 1.4 版本起,这一系列文章已经伴随大家走过了十一个年头。

不过,随着我在版本冻结前推出的“Go 1.x 新特性前瞻”系列,以及对该大版本可能加入特性的一些独立的解读文章,本系列文章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本文将不再对每个特性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因为这些深度内容大多已在之前的《Go 1.25 新特性前瞻》一文中详细讨论过。本文将更聚焦于提炼核心亮点,并分享一些我的思考。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来看看Go 1.25带来了哪些惊喜!

语言变化:兼容性基石上的精雕细琢

正如 Go 一贯所做的,新版 Go 1.25 继续遵循 Go1 的兼容性规范。最令 Gopher 们安心的一点是:Go 1.25 没有引入任何影响现有 Go 程序的语言级变更

There are no languages changes that affect Go programs in Go 1.25.

这种对稳定性的极致追求,是 Go 成为生产环境首选语言之一的重要原因。

尽管语法层面波澜不惊,但语言规范内部却进行了一次“大扫除”——移除了“core types”的概念。这一变化虽然对日常编码无直接影响,但它简化了语言规范,为未来泛型可能的演进铺平了道路,体现了 Go 团队在设计层面的严谨与远见。关于此变化的深度解读,可以回顾我之前的文章《Go 1.25 规范大扫除:移除“Core Types”,为更灵活的泛型铺路》。

编译器与运行时:看不见的性能飞跃

如果说 Go 1.24 的运行时核心是优化 map,那么 Go 1.25 的灵魂则在于让 Go 程序更“懂”其运行环境,并对 GC 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

容器感知型 GOMAXPROCS

这无疑是 Go 1.25 最具影响力的变化之一。在容器化部署已成事实标准的今天,Go 1.25 的运行时终于具备了 cgroup 感知能力。在 Linux 系统上,它会默认根据容器的 CPU limit 来设置 GOMAXPROCS,并能动态适应 limit 的变化。

这意味着,只需升级到 Go 1.25,你的 Go 应用在 K8s 等环境中的 CPU 资源使用将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告别了过去因 GOMAXPROCS 默认值不当而导致的资源浪费或性能瓶颈。更多细节,请参阅我的文章《Go 1.25 新提案:GOMAXPROCS 默认值将迎 Cgroup 感知能力,终结容器性能噩梦?》。

实验性的 Green Tea GC

Go 1.25 迈出了 GC 优化的重要一步,引入了一个新的实验性垃圾收集器。通过设置 GOEXPERIMENT=greenteagc 即可在构建时启用。

A new garbage collector is now available as an experiment. This garbage collector’s design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marking and scanning small objects through better locality and CPU scalability.

据官方透露,这个新 GC 有望为真实世界的程序带来 10%—40% 的 GC 开销降低。知名go开发者Josh Baker(@tidwall)在Go 1.25发布正式版后,在X上分享了自己使用go 1.25新gc(绿茶)后的结果,他开源的实时地理空间和地理围栏项目tile38的GC开销下降35%:

这是一个巨大的性能红利,尤其对于重度依赖GC的内存密集型应用。虽然它仍在实验阶段,但其展现的潜力已足够令人兴奋。对 Green Tea GC 设计原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我的文章《Go 新垃圾回收器登场:Green Tea GC 如何通过内存感知显著降低 CPU 开销?》。

此外,Go 1.25 还修复了一个存在于 Go 1.21 至 1.24 版本中可能导致 nil pointer 检查被错误延迟的编译器 bug,并默认启用了 DWARFv5 调试信息,进一步缩小了二进制文件体积并加快了链接速度,对DWARFv5感兴趣的小伙伴儿可以重温一下我之前的《Go 1.25链接器提速、执行文件瘦身:DWARF 5调试信息格式升级终落地》一文,了解详情。

工具链:效率与可靠性的双重提升

强大的工具链是 Go 生产力的核心保障。Go 1.25 在此基础上继续添砖加瓦。

go.mod 新增 ignore 指令

对于大型 Monorepo 项目,go.mod 新增的 ignore 指令是一个福音。它允许你指定 Go 命令在匹配包模式时应忽略的目录,从而在不影响模块依赖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大型、混合语言仓库中的构建与扫描效率。关于此特性的详细用法,请见《Go 工具链进化:go.mod 新增 ignore 指令,破解混合项目构建难题》。

支持仓库子目录作为模块根路径

一个长期困扰 Monorepo 管理者和自定义 vanity import 用户的难题在 Go 1.25 中也得到了解决。Go 命令现在支持在解析 go-import meta 标签时,通过新增的 subdir 字段,将 Git 仓库中的子目录指定为模块的根。

这意味着,你可以轻松地将 github.com/my-org/my-repo/foo/bar 目录映射为模块路径 my.domain/bar,而无需复杂的代理或目录结构调整。这个看似微小但备受期待的改进,极大地提升了 Go 模块在复杂项目结构中的灵活性。想了解其来龙去脉和具体配置方法,可以参考我的文章《千呼万唤始出来?Go 1.25解决Git仓库子目录作为模块根路径难题》。

go doc -http:即开即用的本地文档

这是一个虽小但美的改进。新的 go doc -http 选项可以快速启动一个本地文档服务器,并在浏览器中直接打开指定对象的文档。对于习惯于离线工作的开发者来说,这极大地提升了查阅文档的便捷性。详细介绍见《重拾精髓:go doc -http 让离线包文档浏览更便捷》。

go vet 新增分析器

go vet 变得更加智能,新增了两个实用的分析器:

  • waitgroup:检查 sync.WaitGroup.Add 的调用位置是否错误(例如在 goroutine 内部调用)。
  • hostport:诊断不兼容 IPv6 的地址拼接方式 fmt.Sprintf(“%s:%d”, host, port),并建议使用 net.JoinHostPort。

这些静态检查能帮助我们在编码阶段就扼杀掉一批常见的并发和网络编程错误。

标准库:功能毕业与实验探索

标准库的演进是每个 Go 版本的重要看点。

testing/synctest 正式毕业

在 Go 1.24 中以实验特性登场的 testing/synctest 包,在 Go 1.25 中正式毕业,成为标准库的一员。它为并发代码测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利器,通过虚拟化时间和调度,让编写可靠、无 flakiness 的并发测试成为可能。我曾撰写过一个征服 Go 并发测试的微专栏,系统地介绍了该包的设计与实践,欢迎大家订阅学习。

encoding/json/v2 开启实验

这是 Go 1.25 最受关注的实验性特性之一!通过 GOEXPERIMENT=jsonv2 环境变量,我们可以启用一个全新的、高性能的 JSON 实现。

Go 1.25 includes a new, experimental JSON implementation… The new implementation performs substantially better than the existing one under many scenarios.

根据官方说明,json/v2 在解码性能上相较于 v1 有了“巨大”的提升。这是 Go 社区多年来对 encoding/json 包性能诟病的一次正面回应。虽然其 API 仍在演进中,但它预示着 Go 的 JSON 处理能力未来将达到新的高度。对 v2 的初探,可以参考我的文章《手把手带你玩转 GOEXPERIMENT=jsonv2:Go 下一代 JSON 库初探》。jsonv2支持真流式编解码的方法,也可以参考《Go json/v2实战:告别内存爆炸,掌握真流式Marshal和Unmarshal》这篇文章。

sync.WaitGroup.Go:并发模式更便捷

Go 语言的并发编程哲学之一就是让事情保持简单。Go 1.25 在 sync.WaitGroup 上新增的 Go 方法,正是这一哲学的体现。

这个新方法旨在消除 wg.Add(1) 和 defer wg.Done() 这一对经典的样板代码。现在,你可以直接调用 wg.Go(func() { … }) 来启动一个被 WaitGroup 追踪的 goroutine,Add 和 Done 的调用由 Go 方法在内部自动处理。这不仅让代码更简洁,也从根本上避免了因忘记调用 Add 或 Done 而导致的常见并发错误。

关于这个便捷方法的来龙去脉和设计思考,可以回顾我之前的文章《WaitGroup.Go 要来了?Go 官方提案或让你告别 Add 和 Done 样板代码》。

其他:Trace Flight Recorder

最后,我想特别提一下 runtime/trace 包新增的 Flight Recorder API。传统的运行时 trace 功能强大但开销巨大,不适合在生产环境中持续开启。

trace.FlightRecorder 提供了一种轻量级的解决方案:它将 trace 数据持续记录到一个内存中的环形缓冲区。当程序中发生某个重要事件(如一次罕见的错误)时,我们可以调用 FlightRecorder.WriteTo 将最近一段时间的 trace 数据快照保存到文件。这种“事后捕获”的模式,使得在生产环境中调试偶发、疑难的性能或调度问题成为可能,是 Go 诊断能力的一次重大升级。更多详情可以参阅《Go pprof 迎来重大革新:v2 提案详解,告别默认注册,拥抱飞行记录器》。

小结

Go 1.25 的发布,再次彰显了 Go 语言务实求进的核心哲学。它没有追求华而不实的语法糖,而是将精力聚焦于那些能为广大开发者带来“无形收益”的领域:更智能的运行时、更快的 GC、更可靠的编译器、更高效的工具链

这些看似底层的改进,正是 Go 作为一门“生产力语言”的价值所在。它让开发者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而将复杂的系统优化和环境适配,放心地交给 Go 语言自身。

我鼓励大家尽快将 Go 1.25 应用到自己的项目中,亲自感受这些变化带来的提升。Go 的旅程,仍在继续,让我们共同期待它在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

感谢阅读!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对 Go 1.25 新特性有了新的认识,请帮忙 点赞分享,让更多朋友一起学习和进步!


你的Go技能,是否也卡在了“熟练”到“精通”的瓶颈期?

  • 想写出更地道、更健壮的Go代码,却总在细节上踩坑?
  • 渴望提升软件设计能力,驾驭复杂Go项目却缺乏章法?
  • 想打造生产级的Go服务,却在工程化实践中屡屡受挫?

继《Go语言第一课》后,我的《Go语言进阶课》终于在极客时间与大家见面了!

我的全新极客时间专栏 《Tony Bai·Go语言进阶课》就是为这样的你量身打造!30+讲硬核内容,带你夯实语法认知,提升设计思维,锻造工程实践能力,更有实战项目串讲。

目标只有一个:助你完成从“Go熟练工”到“Go专家”的蜕变! 现在就加入,让你的Go技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商务合作方式:撰稿、出书、培训、在线课程、合伙创业、咨询、广告合作。如有需求,请扫描下方公众号二维码,与我私信联系。

后VMware时代:为什么Kubernetes正在成为VM的新家?

本文永久链接 – https://tonybai.com/2025/mm/dd/the-voice-of-k8s-experts-report-2025

大家好,我是Tony Bai。

过去的一年,企业 IT 基础架构领域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地震。震中,正是由博通(Broadcom)对 VMware 的收购所引发。这场地震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栈的更迭,更是一场关于成本、信任与未来路线的“大迁徙”。

最近,我读到一份来自 Portworx 的《2025 年 Kubernetes 专家之声报告》,它用翔实的数据,为这场正在发生的大迁徙描绘了一幅清晰的路线图。报告中的数字是惊人的:

  • 95% 的受访企业计划减少其 VMware 份额。
  • 33% 的企业计划完全停止使用 VMware。
  • 44% 的企业在续签 ELA(企业许可协议)时,成本增长超过了 100 万美元

这已经不是零星的抱怨,而是一场由商业驱动的、不可逆转的技术浪潮。一个核心问题摆在了所有架构师面前:当企业决定“逃离” VMware 时,那些承载着核心业务的虚拟机(VMs),将何去何从?

答案,正日益清晰地指向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方向:Kubernetes

云原生的新常态:从“试验田”到“核心区”

在讨论 VM 的“新家”之前,我们必须先认清一个事实:Kubernetes 早已不是那个只运行无状态 Web 应用的“试验田”了。

报告数据显示,云原生已经成为企业构建未来的默认选择。82% 的新应用将在云原生平台上构建,更重要的是,58% 的企业已经开始在 Kubernetes 上运行他们最核心的 Tier 0/1 级别的任务关键型应用

这意味着,Kubernetes 已经赢得了企业在性能、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方面的信任。它已经成功承载了:

  • 69% 的数据库
  • 67% 的实时分析系统
  • 60% 的 AI/ML 应用

可以说,Kubernetes 已经“身经百战”,证明了自己有能力处理最复杂、最重要的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这为它成为传统 VM 的下一个归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VM 的两条“出路”:现代化 vs 统一管理

当企业决定将 VM 工作负载迁出 VMware 时,报告揭示了两条并驾齐驱的主要技术路线:

1. 路径一:彻底现代化 (Modernize) – 59% 的选择

这是最“纯粹”的云原生路径:将传统的、运行在 VM 中的单体或分层应用,进行重构,将其彻底容器化。这条路的好处是能最大化地享受云原生带来的弹性、敏捷性和可移植性。但挑战也最大,它需要大量的重构工作,成本高昂且周期漫长。

2. 路径二:统一管理 (Consolidate) – 57% 的选择

这是一条更务实、更具变革意义的路径:不改变 VM 本身,而是将 VM 的管理平面,统一到 Kubernetes 之上。

通过使用 KubeVirt(报告指出 Red Hat OpenShift Virtualization 是市场首选)等技术,开发者可以在同一个 Kubernetes 集群里,像管理 Pod 一样,去声明、部署、运维和监控传统的虚拟机。

这一趋势,标志着 Kubernetes 的角色正在发生一次深刻的进化: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容器编排器”,而是在向“数据中心的通用控制平面”演进。 它旨在用一套统一的、声明式的 API,来管理数据中心里的一切——无论是现代的容器,还是“陈旧”的虚拟机。

新战场的挑战:当 VM 跑在 K8s 上

这场宏大的技术迁徙,并非一路坦途。报告同样揭示了这条路上最难啃的几块“硬骨头”:

  • 最大的挑战是人:技能差距 (Skills Gap) – 61%
    传统的 vSphere 管理员面对的是熟悉的图形化界面,而 Kubernetes 的世界则是由 kubectl、YAML 和复杂的命令行构成的。这要求整个基础设施团队进行一次彻底的知识体系和运维模型的迭代,挑战巨大。

  • 最硬的骨头是数据:存储 (Storage) – 69%
    这是将有状态应用(包括 VM)迁移到 Kubernetes 上的永恒难题。VM 习惯于稳定、高性能的块存储(如 vSAN、VMFS)。如何在 Kubernetes 的动态环境中,为 VM 提供企业级的存储、数据保护和灾难恢复能力,是最大的技术挑战。报告中提到,85% 的企业希望在 K8s 上能复制他们现有的存储架构,这个需求清晰而迫切。

  • 迁移比想象的更难
    报告对比了 2024 年和 2025 年的数据,发现企业完成迁移的预期时间正在普遍推迟。例如,预期在 2027 年前完成迁移的比例,从去年的 83% 下降到了今年的 67%。这 16 个百分点的下降,无声地诉说着这场迁移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小结

由商业决策引发的技术变革,往往最为迅猛和彻底。企业“逃离” VMware,背后是成本压力、现代化需求和摆脱厂商锁定的多重驱动。

在这场浪潮中,Kubernetes 凭借其开放、可扩展和业已成熟的生态,正在成为承接这场“大迁徙”的最终目的地。它正在成为现代基础设施的通用操作系统,统一管理着从最新的云原生应用,到最传统的虚拟机的一切。

对于我们工程师而言,这意味着一个明确的信号:理解如何在 Kubernetes 上管理有状态应用和虚拟机,将不再是一项边缘或小众的技能,它正迅速成为云原生时代一项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 无论你选择帮助企业“现代化”应用,还是选择在 K8s 上“统一管理”VM,未来的机遇,都蕴含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技术变革之中。

资料链接:https://www.cncf.io/blog/2025/08/02/what-500-experts-revealed-about-kubernetes-adoption-and-workloads/


你的Go技能,是否也卡在了“熟练”到“精通”的瓶颈期?

  • 想写出更地道、更健壮的Go代码,却总在细节上踩坑?
  • 渴望提升软件设计能力,驾驭复杂Go项目却缺乏章法?
  • 想打造生产级的Go服务,却在工程化实践中屡屡受挫?

继《Go语言第一课》后,我的《Go语言进阶课》终于在极客时间与大家见面了!

我的全新极客时间专栏 《Tony Bai·Go语言进阶课》就是为这样的你量身打造!30+讲硬核内容,带你夯实语法认知,提升设计思维,锻造工程实践能力,更有实战项目串讲。

目标只有一个:助你完成从“Go熟练工”到“Go专家”的蜕变! 现在就加入,让你的Go技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商务合作方式:撰稿、出书、培训、在线课程、合伙创业、咨询、广告合作。如有需求,请扫描下方公众号二维码,与我私信联系。

如发现本站页面被黑,比如:挂载广告、挖矿等恶意代码,请朋友们及时联系我。十分感谢! Go语言第一课 Go语言进阶课 Go语言精进之路1 Go语言精进之路2 Go语言第一课 Go语言编程指南
商务合作请联系bigwhite.cn AT aliyun.com

欢迎使用邮件订阅我的博客

输入邮箱订阅本站,只要有新文章发布,就会第一时间发送邮件通知你哦!

这里是 Tony Bai的个人Blog,欢迎访问、订阅和留言! 订阅Feed请点击上面图片

如果您觉得这里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捐赠 ,加油后的Tony Bai将会为您呈现更多精彩的文章,谢谢!

如果您希望通过微信捐赠,请用微信客户端扫描下方赞赏码:

如果您希望通过比特币或以太币捐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比特币:

以太币:

如果您喜欢通过微信浏览本站内容,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本站官方微信订阅号“iamtonybai”;点击二维码,可直达本人官方微博主页^_^:
本站Powered by Digital Ocean VPS。
选择Digital Ocean VPS主机,即可获得10美元现金充值,可 免费使用两个月哟! 著名主机提供商Linode 10$优惠码:linode10,在 这里注册即可免费获 得。阿里云推荐码: 1WFZ0V立享9折!


View Tony Bai's profile on LinkedIn
DigitalOcean Referral Badge

文章

评论

  • 正在加载...

分类

标签

归档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