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开源 下的文章

从《凡人修仙传》看程序员境界:道友,你修炼到哪一层了?

本文永久链接 – https://tonybai.com/2025/09/08/fanren-xiuxian-programmer-levels

大家好,我是Tony Bai。

最近《凡人修仙传》的电视剧大火,想必各位道友都有耳闻。鄙人也没忍住,不仅刷完了杨洋主演的网剧,还趁着这股热乎劲儿,一口气在微信读书连读再听地补完了小说的人界篇。

当看到韩立资质平平,相貌普通,却凭着“小绿瓶”、远超常人的心智和不懈的努力,在残酷的修仙界中,历经炼气、筑基、结丹、元婴,终至化神时,我猛然拍案:

这不就是我们程序员升级打怪的真实写照吗?!

仔细一想,还真是如此。在这“码农”修仙界,人人皆望飞升,脱离 CRUD 的苦海,证得架构大道。韩天尊从一介凡人,在人界一步步逆天修行;我们则从一行“Hello World”开始,在代码的世界里摸爬滚打。从初窥门径到执掌乾坤,其间的艰辛与突破,又何尝不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修行?

今日,不妨让我们借韩天尊的人界飞升之路,一同探寻这程序员的修仙境界。看看你我,如今身在何处,又该如何“破境”飞升。

第一境:炼气期 – 程序员学徒


炼气期

此境界的修士初入仙门,刚刚感应到“天地灵气”(编程语言),开始学习吐纳之法(基础语法)。灵力微薄,法术生疏,面对浩如烟海的功法秘籍(API文档),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一不小心就可能“走火入魔”(写出 Bug)。

  • 境界特征:
    • 初窥门径,灵力微薄: 刚掌握一门或多门“功法”(Java/Python/Go),但理解不深。能写出基础的业务逻辑,但对底层原理一知半解,如同只会念咒却不知其所以然。
    • 修炼功法,打牢根基: 每日勤修不辍,疯狂“吸收灵石”(看文档、刷 LeetCode、学习框架)。主要任务是完成导师(Mentor)分配的“宗门任务”(小功能、Bug修复),以此换取修炼资源。
    • 依赖法器,难离其身: 严重依赖各种“低阶法器”,如 Stack Overflow、CSDN 和各类 AI 代码助手。一旦“法器”失灵(断网),便束手无策,战力大减。
    • 心魔与瓶颈: 最大的心魔是“我是不是不适合写代码”的自我怀疑。常常会遇到“瓶颈”,一个简单的 Bug 可能要耗费数日才能解决,此时急需一颗“筑基丹”(高人指点)方能突破。

第二境:筑基期 – 合格的工程师


筑基期

经历无数次“走火入魔”后,终于炼化灵气,开辟丹田,成功“筑基”,体内的“灵力”(知识体系)凝聚成形。从此,你不再是修仙界的炮灰,而是一名真正的修士,可以独立执行任务,在宗门(团队)中有了一席之地。

  • 境界特征:
    • 筑基成功,道途有望: 能够独立负责一个模块或一条业务线。对团队的技术栈了如指掌,是项目的中坚力量,道基稳固。
    • 拥有本命法器: 不再是见什么用什么,而是有了自己得心应手的“本命法器”(精通的框架或工具链),如 Spring 全家桶、Vue/React 生态。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威力倍增。
    • 神识初成,洞察秋毫: 开始具备一定的“神识”(Code Review 能力和设计嗅觉),能发现炼气期修士代码中的明显问题,并预见一些潜在的风险,如同神识外放,探查四周。
    • 独立执行宗门任务: 可以独立外出执行有一定难度的“宗门任务”(负责一个完整需求),并能顺利归来,不再需要师兄寸步不离地看护。

第三境:结丹期 – 资深工程师 / 技术骨干


结丹期

此乃修行路上的巨大分水岭。修士将全身修为压缩、凝练,在丹田内结成一颗“金丹”(核心技术壁垒)。从此,寿元大增(职业生涯更稳定),神通广大,成为宗门里受人敬仰的长老级人物。

  • 境界特征:
    • 凝结金丹,质的飞跃: 在某一领域(如高并发、分布式、数据库优化)形成了自己深厚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这便是你的“金丹”。你是这个领域的 Go-to Person,是众人眼中可靠的“X哥”、“X姐”。
    • 本命法宝,威力大增: 不再满足于使用“法器”,开始炼制自己的“法宝”(轮子、工具库、脚手架),供宗门内弟子使用,极大提升了整个团队的战斗力。
    • 开辟洞府,传道授业: 开始承担起“长老”的职责,为宗门“开辟洞府”(搭建技术分享平台),“传道授业”(指导新人、进行技术培训),培养后辈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 阵法大师,布局为先: 对小型系统的架构设计信手拈来,如同布置“阵法”,懂得权衡取舍,让系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稳固运行,易于扩展。

第四境:元婴期 – 架构师 / 首席工程师


元婴期

碎丹成婴,道行进入全新天地。修士的“元婴”可以出窍,神游天外,对“天地法则”(系统规律)的理解远超常人。他们是宗门的守护神,轻易不出手,但一言一行都足以影响宗门的兴衰。

  • 境界特征:
    • 元婴出窍,神游天外: 视角早已超越某个具体项目或业务线。他们的“元婴”(思想和影响力)可以“出窍”,俯瞰整个公司的技术体系,思考跨团队、跨领域的平台级问题。
    • 参悟天地法则: 深入理解分布式、高可用、可扩展性等“天地法则”。他们关注的不再是“术”(具体实现),而是“道”(设计哲学与原则),能在纷繁复杂的需求中,找到最核心的技术模型。
    • 开宗立派,影响一方: 他们设计的“护山大阵”(核心技术架构、平台),能支撑公司未来数年的发展。他们制定的“门规”(技术规范、研发流程),被众多弟子遵守,深刻影响着整个技术团队的文化和效率。
    • 趋吉避凶,未卜先知: 具备强大的技术预判能力,能洞察技术趋势,规避未来的技术债务和架构风险,带领宗门走在正确的“修行”道路上,避免误入歧途。

第五境:化神期 – 技术大牛 / 领域开拓者


化神期

此境界已是人界的传说,神龙见首不见尾。他们对“道”的理解已返璞归真,能够洞悉本源,甚至创造规则。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是无数修士仰望的目标。

  • 境界特征:
    • 返璞归真,大道至简: 他们的言论和代码往往看起来平平无奇,却蕴含着对技术最深刻的理解。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最复杂的原理,如同“大道至简”,一言一行皆是道法自然。
    • 言出法随,创造规则: 他们不再是规则的遵守者,而是规则的创造者。他们创造的某个开源框架(如 K8s, TensorFlow)、某篇论文(如 MapReduce, DynamoDB),可能开创一个时代,成为无数修士修行的“根本大法”。
    • 破碎虚空,飞升上界: 他们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一家公司,成为整个行业的灯塔。他们可能在顶级技术会议上“讲道”,也可能在某个开源社区中“点化”众生。对他们而言,换个公司已不是“跳槽”,而是“破碎虚空”,去往另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灵界)。

小结:路漫漫其修远兮

修仙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从炼气期的迷茫,到筑基期的坚定;从结丹期的突破,到元婴期的洞察,乃至化神期的传说。每一个境界,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打坐”(学习)、一次又一次的“渡劫”(攻克难题),以及那么一点点“机缘”(好的项目和团队以及赛道)。

韩立资质平平,却凭着“勤奋”与“谨慎”二字,终成大道。我辈程序员,或许没有逆天资质,但只要心向大道,勤勉不怠,终有一日,也能突破瓶颈,得见真我。

那么,各位道友,你现在修炼到哪个境界了?在修行路上又遇到了哪些瓶颈或趣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道号”和境界,我们一同论道!


想系统学习Go,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

我的新书《Go语言第一课》是你的首选。源自2.4万人好评的极客时间专栏,内容全面升级,同步至Go 1.24。首发期有专属五折优惠,不到40元即可入手,扫码即可拥有这本300页的Go语言入门宝典,即刻开启你的Go语言高效学习之旅!


商务合作方式:撰稿、出书、培训、在线课程、合伙创业、咨询、广告合作。如有需求,请扫描下方公众号二维码,与我私信联系。

代码之外的必修课:顶级技术文档风格指南如何提升你的工程效率

本文永久链接 – https://tonybai.com/2025/07/14/writing-style-guide

大家好,我是Tony Bai。

作为一名开发者、架构师或运维专家,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与代码、系统和架构打交道。然而,我们同样在持续不断地进行另一种形式的“编码”——沟通编码。无论是撰写一个清晰的 README.md,提交一份详尽的 Pull Request 描述,编写项目内部的技术文档,还是在社区中回答一个问题,我们都在扮演着“技术作者”的角色。

代码的质量决定了软件能否运行,而沟通的质量则决定了项目能否高效协作、知识能否有效传承、社区能否健康发展。一份糟糕的文档,如同晦涩难懂的“面条代码”,会极大地消耗团队的精力和热情。

最近,Redhat公司发布了《Red Hat Technical Writing Style Guide》7.1版本。这份指南不仅仅是一系列规则的集合,它更像是一部由顶级开源软件公司沉淀下来的、关于如何通过清晰沟通来提升工程效率的哲学。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提炼其中的一些精髓,探讨那些能直接提升您和团队工程能力的写作原则,供大家参考。

写作的“第一性原理”:清晰、精确、用户至上

技术文档的首要目标是传递信息,任何模糊、冗长或模棱两可的表达都是工程效率的天敌。指南强调了几个核心原则:

1. 拥抱主动语态,指令明确无误

主动语态让指令更直接、更有力。在指导性文档中,这能显著降低读者的认知负荷。

不推荐 (被动语态) 推荐 (主动语态)
Linuxconf can be started by typing … Type … to start Linuxconf.
新的配置可以被应用通过重启服务。 重启服务以应用新的配置。

对开发者的价值:当用户(或未来的你)阅读操作手册时,清晰的指令意味着更低的出错率和更快的解决问题速度。

2. 杜绝冗余,尊重读者的时间

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填充词,让每一句话都言之有物。

冗余 精炼
Perform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product. Install the product.
This problem is located on the /dev/sda1 partition. This problem is on the /dev/sda1 partition.

3. 避免歧义:This 指的是什么?

在技术文档中,代词(如 this, that, it)是歧义的重灾区,尤其对于翻译和非母语阅读者。指南建议明确指出代词所指代的的名词。

- A site can use these to self-assign a private routable IP address space.
+ A site can use these unique local addresses to self-assign a private routable IP address space.

- This causes SSH to lose the recorded identities.
+ This action causes SSH to lose the recorded identities.

对开发者的价值:在复杂的配置说明或问题排查指南中,消除代词歧义可以防止因误解而导致的配置错误。

为全球化社区而写:包容性与可翻译性

开源项目和现代技术团队本质上是全球化的。我们的文档需要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阅读和翻译。

1. 使用包容性语言

这是现代技术社区的基石。避免使用可能带有偏见或冒犯性的术语,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健康、更多元化的社区环境。

  • master/slave -> 推荐使用 primary/replica, controller/worker, leader/follower 等。
  • whitelist/blacklist -> 推荐使用 allowlist/denylist 或 blocklist。
  • 性别代词 -> 避免使用 he/she,推荐使用中性的 they(可指代单数)或直接使用第二人称 you。

2. 为翻译而设计

糟糕的措辞会给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带来灾难。一些简单的规则可以极大地提升文档的可翻译性:

  • 避免使用俚语和行话:eat your own dogfood (使用自己的产品), boil the ocean (范围过大) 等表达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完全无法理解。
  • 慎用 may 和 should:may 可能表示“可能性”或“许可”,should 可能表示“建议”或“期望”。使用 can (可以), might (可能), must (必须) 会更精确。
  • 避免名词堆叠:Standard system log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这种连续名词的组合,在翻译时极易出错。可以调整为 Standard configuration of system log management。

工程师的文字“代码规范”:一致性与标准化

如同 eslint 或 gofmt 为代码提供规范一样,风格指南为我们的文字提供了“格式化”标准。这能确保整个项目文档风格统一,易于阅读和维护。

1. 统一命令语法文档

在展示命令行示例时,保持一致的格式至关重要。

# 一个清晰的命令语法示例
$ git clone [username@]hostname:/repository_filename [directory]
- 使用 $ 表示普通用户,# 表示 root 用户。
- 使用 [] 表示可选参数。
- 使用斜体或描述性词语(如 _filename_)表示 需替换的值。
- 在需要省略输出时,使用 ...output omitted... 标记,而不是随意删减。

2. 精确描述 UI 元素

当描述用户界面时,精确和简洁是关键。

  • 直接了当:不说 Click the Save button,而说 Click Save
  • 名称匹配:文档中的 UI 元素名称(如按钮、菜单项)应与界面上显示的完全一致(包括大小写)。
  • 导航路径:使用 -> 或 →清晰地表示导航路径,例如:Go to Monitoring → Metrics。

3. 避免产品名称的所有格

一个看似微小但能提升专业度的细节:

  • 不推荐: Red Hat OpenShift’s Logging operator creates…
  • 推荐: The Red Hat OpenShift Logging operator creates…

总结与展望:将沟通视为工程技艺

《红帽风格指南》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清晰、精确、专业的书面沟通不是一种“软技能”,而是工程技艺(Craftsmanship)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编写高质量代码、设计健壮架构同等重要。

下一次,当你准备提交一个 Pull Request、更新一份 README,或撰写一篇技术博客时,不妨尝试运用其中的一两个原则:

  • 将一个被动语态的句子改为主动语态。
  • 检查是否有模糊的代词 it 或 this 可以被替换。
  • 思考一下你使用的术语是否足够包容和全球通用。

投资于沟通,就是投资于整个团队的效率和项目的未来。正如一份优雅的代码令人赏心悦悦目,一份清晰的文档同样能带来极致的工程之美。


你的Go技能,是否也卡在了“熟练”到“精通”的瓶颈期?

  • 想写出更地道、更健壮的Go代码,却总在细节上踩坑?
  • 渴望提升软件设计能力,驾驭复杂Go项目却缺乏章法?
  • 想打造生产级的Go服务,却在工程化实践中屡屡受挫?

继《Go语言第一课》后,我的《Go语言进阶课》终于在极客时间与大家见面了!

我的全新极客时间专栏 《Tony Bai·Go语言进阶课》就是为这样的你量身打造!30+讲硬核内容,带你夯实语法认知,提升设计思维,锻造工程实践能力,更有实战项目串讲。

目标只有一个:助你完成从“Go熟练工”到“Go专家”的蜕变! 现在就加入,让你的Go技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商务合作方式:撰稿、出书、培训、在线课程、合伙创业、咨询、广告合作。如有需求,请扫描下方公众号二维码,与我私信联系。

如发现本站页面被黑,比如:挂载广告、挖矿等恶意代码,请朋友们及时联系我。十分感谢! Go语言第一课 Go语言进阶课 Go语言精进之路1 Go语言精进之路2 Go语言第一课 Go语言编程指南
商务合作请联系bigwhite.cn AT aliyun.com

欢迎使用邮件订阅我的博客

输入邮箱订阅本站,只要有新文章发布,就会第一时间发送邮件通知你哦!

这里是 Tony Bai的个人Blog,欢迎访问、订阅和留言! 订阅Feed请点击上面图片

如果您觉得这里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捐赠 ,加油后的Tony Bai将会为您呈现更多精彩的文章,谢谢!

如果您希望通过微信捐赠,请用微信客户端扫描下方赞赏码:

如果您希望通过比特币或以太币捐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比特币:

以太币:

如果您喜欢通过微信浏览本站内容,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本站官方微信订阅号“iamtonybai”;点击二维码,可直达本人官方微博主页^_^:
本站Powered by Digital Ocean VPS。
选择Digital Ocean VPS主机,即可获得10美元现金充值,可 免费使用两个月哟! 著名主机提供商Linode 10$优惠码:linode10,在 这里注册即可免费获 得。阿里云推荐码: 1WFZ0V立享9折!


View Tony Bai's profile on LinkedIn
DigitalOcean Referral Badge

文章

评论

  • 正在加载...

分类

标签

归档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