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技术志 下的文章

聊聊Go语言的控制语句

本文永久链接 – https://tonybai.com/2023/05/27/control-flow-statement-in-go

在高级编程语言中,控制流语句(control-flow statement)是一类用于控制程序执行流程的语句,以下简称为控制语句。它们可以根据条件或循环执行相应的代码块,或者跳转到指定位置执行代码。

常见的控制语句包括:

  • 条件语句:根据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如if语句、switch语句等。
  • 循环语句:根据条件重复执行相应的代码块,如for语句、while语句等。
  • 跳转语句:跳转到指定位置执行代码,如break、goto语句。
  • 异常处理语句:处理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如try-catch语句、throw语句等。

控制语句是编程语言中实现程序逻辑的重要手段,它们可以帮助程序员实现复杂的算法和逻辑。不同的编程语言支持的控制语句的种类和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基本作用都是相似的,即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

Go语言中的控制语句语法在主流编程语言中算是极少的了!掐指算来,主要的包括if、for和switch。当然goto、defer、panic/recover语句也应归类于控制语句,并且后面这些控制语句也都是Go语言实现程序逻辑的重要手段。但后面这几个并非本篇讲述的重点,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聚焦于Go的if、for和switch语句

1. if语句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if语句。

if语句用于根据一个条件执行相应的代码块,是Go语言中最常用的控制语句。

if语句的基本语法如下:

if condition {
    // code block
} else if condition {
    // code block
} else {
    // code block
}

关于if语句,我主要说下面三点:

1.1 隐式代码块(block)

我们看下面代码:

func bar() {
    if a := 1; false {
    } else if b := 2; false {
    } else if c := 3; false {
    } else {
        println(a, b, c)
    }
}

看完这段代码后,你觉得这段代码可以被正常编译吗?如果可以,那么它会输出什么信息呢?Go编译器告诉我们:上面这段可以正常编译并运行!但很多人会质疑:为何在第一个if语句中声明的变量a、第二个if中的变量b以及第三个if中的变量c,在最后的else语句中都可以有效访问呢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必须要搞清楚if语句的隐式代码块和作用域规则。上述代码等价于下面代码:

func bar() {
    { // 等价于第一个if的隐式代码块
        a := 1 // 变量a作用域始于此
        if false {

        } else {
            { // 等价于第一个else if的隐式代码块
                b := 2 // 变量b的作用域始于此
                if false {

                } else {
                    { // 等价于第二个else if的隐式代码块
                        c := 3 // 变量c作用域始于此
                        if false {

                        } else {
                            println(a, b, c)
                        }
                        // 变量c的作用域终止于此
                    }
                }
                // 变量b的作用域终止于此
            }
        }
        // 变量a作用域终止于此
    }
}

通过这段展开后的代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段代码中的最后的else语句实质上是一个最内层的else,变量a、b、c的作用域范围是可以覆盖到else的。

注:极客时间的《Go语言第一课》专栏第11讲对代码块与作用域有着更为全面的讲解,欢迎大家订阅学习。

1.2 使用自用变量

在Go中使用if语句时,开发者常常纠结于到底使用下面哪种形式:

if a, ok := foo(); a < 10 && ok{ //使用if表达式自用变量

} 

vs.

a, ok := foo()
if a < 10 && ok {

}

这里建议采用第一种,即“使用if表达式自用变量”,而不是在if外部定义临时变量。因为前者除了简洁,可读性略好的优点外,还有一点优势,那就是将a放在if隐式代码块中,将变量a的作用域限制到最小范围,这样可以避免不同代码段中变量命名相同而引起的冲突问题。进而让代码实现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

上述代码还有一个可能让初学者疑惑的点,那就是a < 10 && ok的运算符优先级问题,是(a < 10) && ok 还是 a < (10 && ok),为了避免给后续代码阅读者带去理解上的困惑,建议使用小括号明确求值时的计算顺序。

1.3 happy path原则

Go语言中,if语句使用的一个惯例就是遵循happy path(快乐路径)原则,所谓happy path是指通过将缩进程度降到最低,避免if语句或else-if语句的过度嵌套,使代码更易读和可维护。遵循快乐路径原则可以让你的代码变得更容易阅读和理解,执行的流程也变得更加清晰。

happy path意味着代码要尽量左对齐,减少嵌套,如下图所示:

注:上图中原始素材来自于网络。

在编码实践中,要满足happy path有几个技巧:

  • 减少else、else if的使用;
  • 避免if语句的嵌套使用;
  • 快速返回。在if语句的body中使用return从函数中返回,而不是继续后续的处理。

注:极客时间的《Go语言第一课》专栏第18讲对if语句做了更为全面的讲解,欢迎大家订阅学习。

2. for语句

印象中,for语句在使用频度方面是仅次于的if语句的控制流语句了。这里谈谈Go对于循环语句的支持的特点。

2.1 仅此一种for循环

Go信奉“做一件事只有一种方法”,不知道这是不是Go仅提供一种形式for语句的最初原因(相较于其他主流编程语言提供while、loop、do…while等)。

Go经典的for语句有如下一些典型使用形式:

// 最常规的for循环
for i := 0; i < 10; i++ {
    fmt.Println(i)
}

// 模拟while循环
i := 0
for i < 10 {
    fmt.Println(i)
    i++
}

// 死循环
for {
    // do something
}

2.2 for range不是可有可无

如果说go只有for语句,也不够准确,go还有一个for range变体。不过这个for range变体不是可有可无的,有些遍历没有for range无法完成,比如:

// 遍历map
for k, v := range aMap {
}

// 遍历string中的字符(非字节遍历)
for i, r := range s {
  // rune
}

2.3 带label与不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

在Go语言中,for循环语句中可以使用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语句,也可以使用我们通常认知中的不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语句。不过它们之间的差别应该牢记:

  • 不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语句

不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语句只能用于当前for循环语句中,它们的作用范围仅限于当前循环体内部。当执行continue语句时,会跳过本次循环,直接进入下一次循环;当执行break语句时,会结束当前循环,直接跳出循环体。

  • 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语句

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语句可以用于多层嵌套的for循环语句中,它们可以跳出指定的循环体。当执行带label的continue语句时,会跳过指定的循环体中的本次循环,直接进入下一次循环;当执行带label的break语句时,会结束指定的循环体,直接跳出循环。

下面是一个使用带label的break语句的示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outerLoop:
    for i := 1; i <= 3; i++ {
        for j := 1; j <= 3; j++ {
            if i == 2 && j == 2 {
                // 跳出指定循环体
                fmt.Println("跳出外层循环")
                break outerLoop
            }
            fmt.Printf("i=%d, j=%d\n", i, j)
        }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带label的break语句跳出了外层循环,从而避免了继续执行外层循环。如果使用不带label的break语句,仅会跳出内层循环,而不会跳出外层循环。

2.4 坑

虽然Go只有一种for语句形式,但可能遇到的“坑”却并不少,这里列出一些典型的“坑”:

  • 循环变量重用

看一下下面代码:

func main() {
    var m = []int{1, 2, 3, 4, 5}  

    for i, v := range m {
        go func() {
            time.Sleep(time.Second * 3)
            fmt.Println(i, v)
        }()
    }

    time.Sleep(time.Second * 10)
}

你预期的输出是什么呢?实际输出是什么呢?在go playground中执行一下,得到如下结果:

4 5
4 5
4 5
4 5
4 5

为什么会输出这个结果呢?我将上述代码做一个等价变换你就明白了:

func main() {
    var m = []int{1, 2, 3, 4, 5}  

    {
      i, v := 0, 0
        for i, v = range m {
            go func() {
                time.Sleep(time.Second * 3)
                fmt.Println(i, v)
            }()
        }
    }

    time.Sleep(time.Second * 10)
}

我们看到:i, v两个变量不是在每次循环时重新声明,而是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只定义了一份,这就是为何所有goroutine输出的都是“4 5”的原因。Go团队针对这个问题正在设计优化方法,在后续的Go版本中,这个坑可能会被自然“修复”。

  • range表达式副本

我们再来看一段代码:

func main() {
    var a = [5]int{1, 2, 3, 4, 5}
    var r [5]int

    fmt.Println("original a =", a)

    for i, v := range a {
        if i == 0 {
            a[1] = 12
            a[2] = 13
        }
        r[i] = v
    }

    fmt.Println("after for range loop, r =", r)
    fmt.Println("after for range loop, a =", a)
}

在你的预期中,上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这样的:

original a = [1 2 3 4 5]
after for range loop, r = [1 12 13 4 5]
after for range loop, a = [1 12 13 4 5]

不过实际运行一下,你会看到真正的输出是这样的:

original a = [1 2 3 4 5]
after for range loop, r = [1 2 3 4 5]
after for range loop, a = [1 12 13 4 5]

究其原因,是因为参数range循环的是a的副本,我们用a’来表示,将上面代码等价变换为下面后,就更容易理解了:

for i, v := range a' { //a'是a的一个值拷贝
    if i == 0 {
        a[1] = 12
        a[2] = 13
    }
    r[i] = v
}

这样变换后,我们知道for range遍历的是a的副本,对a的修改不会影响后续的遍历。

因此,当使用数组、切片作为range后的待遍历的容器集合时,要十分小心。

  • break未跳出for

当for与switch语句联合使用时,也要注意避坑,看一下下面代码:

func main() {
    var sl = []int{5, 19, 6, 3, 8, 12}
    var firstEven int = -1

    // find first even number of the interger slice
    for i := 0; i < len(sl); i++ {
        switch sl[i] % 2 {
        case 0:
            firstEven = sl[i]
            break
        case 1:
            // do nothing
        }
    }
    println(firstEven)
}

执行这个代码,输出结果为12,与我们预期的第一个偶数6不符。原因是什么呢?从输出结果为12来看,应该是break并未跳出for循环,导致循环继续进行到最后。

记住:Go语言规范中明确规定,不带label的break语句中断执行并跳出的,是同一函数内break语句所在的最内层的for、switch或select。所以,上面这个例子的break语句实际上只跳出了switch语句,并没有跳出外层的for循环,这也就是程序未按我们预期执行的原因。

注:极客时间的《Go语言第一课》专栏第19讲对for语句做了更为全面的讲解,欢迎大家订阅学习。

3. switch语句

最后聊聊switch语句。在Go语言中,switch语句也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流语句,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switch expression {
case value1:
    // 执行代码块1
case value2:
    // 执行代码块2
default:
    // 执行默认代码块
}

由于Go switch语句执行语义不会默认执行下一个case,因此上述switch语句等价于一个多个if-else的语句,但从可读性上来说,比多层的if else更易理解,可读性更好。在这样的场景下,我们是推荐使用switch替代多个if-else语句的。

3.1 case语句求值顺序

switch语句通常会有很多表达式,这些表达式的求值顺序是有明确规定的,即从switch表达式开始求值,然后各个case语句的求值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记住这个顺序,有助于你分析switch语句的执行语义。

3.2 switch case的灵活性

Go switch语句在语法语义方面相对于其先祖C语言的Switch语句来说,做了很多优化,结果是更加灵活,坑几乎填平,主要的优化包括:

  • switch支持任何值的case比较,而不像C语言只能用int或枚举

  • 支持case表达式列表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num := 3
    switch num {
    case 1, 3, 5: // case支持表达式列表
        fmt.Println("奇数")
    case 2, 4, 6:
        fmt.Println("偶数")
    default:
        fmt.Println("其他")
    }
}
  • 不会默认执行下一个case语句

C语言中那种默认执行下一个case语句的执行语义导致我们需要在每个case中都使用break跳出switch,Go修复了这个语义,看下面这个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num := 2
    switch num {
    case 1:
        fmt.Println("第一个 case 块")
    case 2:
        fmt.Println("第二个 case 块")
    case 3:
        fmt.Println("第三个 case 块")
    }
}

这个例子只会输出“第二个 case 块”,不会执行case 3中的代码。

如果要显式告知执行下一个case代码块,需要使用fallthrough。显然Go将常见执行逻辑作为默认语义,即每个case执行完跳出;而C语言恰做反了。

3.3 type switch

这个是其他语言所没有的,又或者说是Go特有的,type switch是针对接口类型表达式的特殊语法,语法格式也比较固定:

var x interface{} = 3
switch i := x.(type) {
case nil:
    // x 的类型为 nil
    println(i) // 输出x中存储的动态类型值
case int:
    // x 的类型为 int
case string:
    // x 的类型为 string
default:
    // x 的类型为其他类型
}

如果不需要接口变量中存储的动态类型值的话,也可以简化为:

var x interface{} = 3
switch x.(type) {
case nil:
    // x 的类型为 nil
case int:
    // x 的类型为 int
case string:
    // x 的类型为 string
default:
    // x 的类型为其他类型
}

注:极客时间的《Go语言第一课》专栏第20讲对switch语句做了更为全面的讲解,欢迎大家订阅学习。

4. 小结

Go语言的控制流语句虽然种类不那么丰富,但足够帮助开发者实现各种不同类型的程序逻辑了。在编写代码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语句,并注意遵循使用各种控制语句的惯例和规范,避免掉入各种“坑”中。


“Gopher部落”知识星球旨在打造一个精品Go学习和进阶社群!高品质首发Go技术文章,“三天”首发阅读权,每年两期Go语言发展现状分析,每天提前1小时阅读到新鲜的Gopher日报,网课、技术专栏、图书内容前瞻,六小时内必答保证等满足你关于Go语言生态的所有需求!2023年,Gopher部落将进一步聚焦于如何编写雅、地道、可读、可测试的Go代码,关注代码质量并深入理解Go核心技术,并继续加强与星友的互动。欢迎大家加入!

img{512x368}
img{512x368}

img{512x368}
img{512x368}

著名云主机服务厂商DigitalOcean发布最新的主机计划,入门级Droplet配置升级为:1 core CPU、1G内存、25G高速SSD,价格5$/月。有使用DigitalOcean需求的朋友,可以打开这个链接地址:https://m.do.co/c/bff6eed92687 开启你的DO主机之路。

Gopher Daily(Gopher每日新闻)归档仓库 – https://github.com/bigwhite/gopherdaily

我的联系方式:

  • 微博(暂不可用):https://weibo.com/bigwhite20xx
  • 微博2:https://weibo.com/u/6484441286
  • 博客:tonybai.com
  • github: https://github.com/bigwhite

商务合作方式:撰稿、出书、培训、在线课程、合伙创业、咨询、广告合作。

Go与神经网络:张量运算

本文永久链接 – https://tonybai.com/2023/05/21/go-and-nn-part1-tensor-operations

0. 背景

2023年年初,我们很可能是见证了一次新工业革命的起点,也可能是见证了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通用人工智能)孕育的开始。ChatGPT应用以及后续GPT-4大模型的出现,其震撼程度远超当年AlphaGo战胜人类顶尖围棋选手。相对于AlphaGo在一个狭窄领域的建树,ChatGPT则是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几乎所有脑力劳动行业

如今大家更多将ChatGPT及相关应用当做生产力工具,作为程序员,自然会首当其冲的加入到借助AI提升生产力的阵营。但对于程序员来说,如果对一个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技术没有基本工作原理认知或是完全看不懂,那么就会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

什么是深度学习、什么是神经网络、什么是大模型、上千亿的参数究竟指的是什么、什么是大模型的量化等都是萦绕在头脑中的未知但又急切想知道的东西。

有人会说,深度学习发展都十多年了,现在学还来得及么?其实大多数人不是从事机器学习的,普通程序员只需要了解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基本运作原理即可。此外,有了ChatGPT相关工具后,获取和理解知识的效率可以大幅提升,以前需要以年来计算学习新知识技能,现在可能仅需以月来计算,甚至更短。

作为程序员,了解深度学习,了解神经网络,其实也是去学习一种新的、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编程范式。以前我们的编程范式是这样的: 人类学习规则,然后通过手工编码将规则内置到系统中,系统运行后,根据明确的规则对输入数据做处理并给出答案(如下图所示):

这个大编程范式通常又细分为下面几类,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工作要求选择不同的编程范式以及编程语言:

  • 命令式编程范式(C、Go等);
  • 面向对象编程范式(Java、Ruby);
  • 函数式编程范式(Haskell、Lisp、Clojure等);
  • 声明式编程范式(SQL)。

这类范式都归属于符号主义人工智能(symbolic AI),即都是用来手工编写明确的规则的。符号主义人工智能适合用来解决定义明确的逻辑问题,比如下国际象棋,但它难以给出明确规则来解决更复杂、更模糊的问题,比如图像分类、语音识别或自然语言翻译。

而机器学习或者说机器学习的结果人工神经网络则是另外一种范式,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范式中,程序员无需再学习什么规则,因为规则是模型自己通过数据学习来的。程序员只需准备好高质量的训练数据以及对应的答案(标注),然后建立初始模型(初始神经网络)即可,之后的事情就交给机器了(机器学习并非在数学方面做出什么理论突破,而是“蛮力出奇迹”一个生动案例)。模型通过数据进行自动训练(学习)并生成包含规则的目标模型,而目标模型即程序

了解两类截然不同的范式之后,我再来澄清几个问题:

  • Go与神经网络系列文章的目的?不是教你如何自己搞出一个大模型,而是将经典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与建立人工神经网络)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 Why Go? 帮助Go程序员学习机器学习。虽然Python代码看起来很容易理解,代码量也会少很多(像Keras这样的框架,甚至将training dataset都集成在框架中了)。

注:通过阅读Python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代码,我觉得不会有什么语言可以代替Python作为AI主力了。用Python做数据准备、训练模型简直简单的不要不要的了。

  • 从何处开始?张量以及相关运算。

张量在深度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们是存储和处理数据的基本单位。张量可以看作是一个“容器”,可以表示向量、矩阵和更高维度的数据结构。深度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模型使用张量来表示输入数据、模型参数和输出结果,以及在计算过程中的各种中间变量。通过对张量进行数学运算和优化,深度学习模型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学习到特征和规律,并用于分类、回归、聚类等任务。因此,张量是深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概念之一。最流行的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都以tensor命名。我们也将从张量(tensor)出发进入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世界。

不过大家要区分数学领域与机器学习领域张量在含义上的不同。在数学领域,张量是一个多维数组,而在机器学习领域,张量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表示多维数组和高维矩阵。两者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多维数组,但不同点在于它们的应用场景和具体实现方式不同。如上一段描述那样,在机器学习中,张量通常用于表示数据集、神经网络的输入和输出等。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张量与张量的运算,包括如何创建张量、执行基本和高级张量操作,以及张量广播(broadcast)与重塑(reshape)操作。

1. 理解张量

张量是目前所有机器学习系统都使用的基本数据结构。张量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它是一个数据容器。它包含的数据通常是同类型的数值数据,因此它是一个同构的数字容器

前面提到过,张量可以表示数字、向量、矩阵甚至更高维度的数据。很多语言采用多维数组来实现张量,不过也有采用平坦数组(flat array)来实现的,比如:gorgonia/tensor

无论实现方式是怎样的,从逻辑上看,张量的表现是一致的,即张量是一个有如下属性的同构数据类型。

1.1 阶数(ndim)

张量的维度通常叫作轴(axis),张量轴的个数也叫作阶(rank)。下面是从0阶张量到4阶张量的示意图:

  • 0阶张量

仅包含一个数字的张量,也被称为标量(scalar),也叫标量张量。0阶张量有0个轴。

  • 1阶张量

1阶张量,也称为向量(vector),有一个轴。这个向量可以是n维向量,与张量的阶数没有关系。比如在上面图中的一阶张量表示的就是一个4维向量。所谓维度即沿着某个轴上的元素的个数。这个图中一阶张量表示的向量中有4个元素,因此是一个4维向量。

  • 2阶张量

2阶张量,也称为矩阵(matrix),有2个轴。在2阶张量中,这两个轴也称为矩阵的行(axis-0)和列(axis-1),每个轴上的向量都有自己的维度。例如上图中的2阶张量的axis-0轴上有3个元素(每个元素又都是一个向量),因此是axis-0的维度为3,由此类推,axis-1轴的维度为4。

注:张量的轴的下标从0开始,如axis-0、axis-1、…、axis-n。

2阶张量也可以看成是1阶张量的数组。

  • 3阶或更高阶张量

3阶张量有3个轴,如上图中的3阶张量,可以看成是多个2阶张量组成的数组。

以此类推,扩展至N阶张量,可以看成是N-1阶张量的数组。

1.2 形状(shape)。

张量有一个属性为shape,shape由张量每个轴上的维度(轴上元素的个数)组成。以上图中的3阶张量为例,其axis-0轴上有2个元素,axis-1轴上有3个元素,axis-2轴上有4个元素,因此该3阶张量的shape为(2, 3, 4)。axis-0轴也被称为样本轴,下图是按照每一级张量的样本轴对张量做拆解的示意图:

我们首先对3阶张量(shape(2,3,4))沿着其样本轴方向进行拆解,我们将其拆解2个2阶张量(shape(3,4))。接下来,我们对得到的2阶张量进行拆解,同样沿着其样本轴方向拆解为3个1阶张量(shape(4,))。我们看到,每个1阶张量是一个4维向量,可拆解为4个0阶张量。

1.3 元素数据类型dtype

张量是同构数据类型,无论是几阶张量,最终都是由一个个标量组合而成,标量的类型就是张量的元素数据类型(dtype),在上图中,我们的张量的dtype为float32。浮点数与整型数是机器学习中张量最常用的元素数据类型。

了解了张量的概念与属性后,我们就来看看在Go中如何创建张量。

2. 在Go中创建张量

Go提供了几个机器学习库,可以用来创建和操作张量。在Go中执行张量操作的两个流行库是TensorflowGorgonia

不过Tensorflow官方团队已经不再对go binding API提供维护支持了(由Go社区第三方负责维护),并且该binding需要依赖cgo调用tensorflow的库,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使用gorgonia来定义张量以及进行张量运算。

Gorgonia提供了tensor包用来定义tensor并提供基于tensor的基本运算函数。下面的例子使用tensor包定义了对应上面图中1阶到3阶的三个张量:

// https://github.com/bigwhite/experiments/blob/master/go-and-nn/tensor-operations/tensor.go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gorgonia.org/tensor"
)

func main() {
    // define an one-rank tensor
    oneRankTensor := tensor.New(tensor.WithBacking([]float32{1.7, 2.6, 1.3, 3.2}), tensor.WithShape(4))
    fmt.Println("\none-rank tensor:")
    fmt.Println(oneRankTensor)
    fmt.Println("ndim:", oneRankTensor.Dims())
    fmt.Println("shape:", oneRankTensor.Shape())
    fmt.Println("dtype", oneRankTensor.Dtype())

    // define an two-rank tensor
    twoRankTensor := tensor.New(tensor.WithBacking([]float32{1.7, 2.6, 1.3, 3.2,
        2.7, 2.8, 1.5, 2.9,
        3.7, 2.4, 1.7, 3.1}), tensor.WithShape(3, 4))
    fmt.Println("\ntwo-rank tensor:")
    fmt.Println(twoRankTensor)
    fmt.Println("ndim:", twoRankTensor.Dims())
    fmt.Println("shape:", twoRankTensor.Shape())
    fmt.Println("dtype", twoRankTensor.Dtype())

    // define an three-rank tensor
    threeRankTensor := tensor.New(tensor.WithBacking([]float32{1.7, 2.6, 1.3, 3.2,
        2.7, 2.8, 1.5, 2.9,
        3.7, 2.4, 1.7, 3.1,
        1.5, 2.7, 1.4, 3.3,
        2.5, 2.8, 1.9, 2.9,
        3.5, 2.5, 1.7, 3.6}), tensor.WithShape(2, 3, 4))
    fmt.Println("\nthree-rank tensor:")
    fmt.Println(threeRankTensor)
    fmt.Println("ndim:", threeRankTensor.Dims())
    fmt.Println("shape:", threeRankTensor.Shape())
    fmt.Println("dtype", threeRankTensor.Dtype())
}

tensor.New接受一个变长参数列表,这里我们显式传入了存储张量数据的平坦数组数据以及tensor的shape属性,这样我们便能得到一个满足我们要求的tensor变量。运行上面程序,你将看到下面内容:

$ASSUME_NO_MOVING_GC_UNSAFE_RISK_IT_WITH=go1.20 go run tensor.go

one-rank tensor:
[1.7  2.6  1.3  3.2]
ndim: 1
shape: (4)
dtype float32

two-rank tensor:
⎡1.7  2.6  1.3  3.2⎤
⎢2.7  2.8  1.5  2.9⎥
⎣3.7  2.4  1.7  3.1⎦

ndim: 2
shape: (3, 4)
dtype float32

three-rank tensor:
⎡1.7  2.6  1.3  3.2⎤
⎢2.7  2.8  1.5  2.9⎥
⎣3.7  2.4  1.7  3.1⎦

⎡1.5  2.7  1.4  3.3⎤
⎢2.5  2.8  1.9  2.9⎥
⎣3.5  2.5  1.7  3.6⎦

ndim: 3
shape: (2, 3, 4)
dtype float32

tensor.New返回的*tensor.Dense类型实现了fmt.Stringer接口,可以按shape形式打印出tensor,但是人类肉眼也就识别到3阶tensor吧。3阶以上的tensor输出的格式用人眼识别和理解就有些困难了。

此外,我们看到Gorgonia的tensor包基于平坦的数组来存储tensor数据,tensor包根据shape属性对数组中数据做切分,划分出不同轴上的数据。数组的元素类型可以自定义,如果我们使用float64的切片,那么tensor的dtype就为float64。

3. Go中的基本张量运算

现在我们知道了如何使用Gorgonia/tensor创建张量了,让我们来探索Go中的一些基本张量运算。

3.1. 加法和减法

两个相同形状(shape)的张量相加或相减是机器学习算法中的一个常见操作。在Go中,我们可以使用Gorgonia/tensor提供的Add和Sub函数进行加减操作。下面是一个使用tensor包进行加减运算的示例代码片断:

// https://github.com/bigwhite/experiments/blob/master/go-and-nn/tensor-operations/tensor_add_sub.go

func main() {

    // define two two-rank tensor
    ta := tensor.New(tensor.WithBacking([]float32{1.7, 2.6, 1.3, 3.2,
        2.7, 2.8, 1.5, 2.9,
        3.7, 2.4, 1.7, 3.1}), tensor.WithShape(3, 4))
    fmt.Println("\ntensor a:")
    fmt.Println(ta)

    tb := tensor.New(tensor.WithBacking([]float32{1.7, 2.6, 1.3, 3.2,
        2.7, 2.8, 1.5, 2.9,
        3.7, 2.4, 1.7, 3.1}), tensor.WithShape(3, 4))
    fmt.Println("\ntensor b:")
    fmt.Println(ta)

    tc, _ := tensor.Add(ta, tb)
    fmt.Println("\ntensor a+b:")
    fmt.Println(tc)

    td, _ := tensor.Sub(ta, tb)
    fmt.Println("\ntensor a-b:")
    fmt.Println(td)

    // add in-place
    tensor.Add(ta, tb, tensor.UseUnsafe())
    fmt.Println("\ntensor a+b(in-place):")
    fmt.Println(ta)

    // tensor add scalar
    tg, err := tensor.Add(tb, float32(3.14))
    if err != nil {
        fmt.Println("add scalar error:", err)
        return
    }
    fmt.Println("\ntensor b+3.14:")
    fmt.Println(tg)

    // add two tensors of different shape
    te := tensor.New(tensor.WithBacking([]float32{1.7, 2.6, 1.3,
        3.2, 2.7, 2.8}), tensor.WithShape(2, 3))
    fmt.Println("\ntensor e:")
    fmt.Println(te)

    tf, err := tensor.Add(ta, te)
    fmt.Println("\ntensor a+e:")
    if err != nil {
        fmt.Println("add error:", err)
        return
    }
    fmt.Println(tf)
}

运行该示例:

$ASSUME_NO_MOVING_GC_UNSAFE_RISK_IT_WITH=go1.20 go run tensor_add_sub.go

tensor a:
⎡1.7  2.6  1.3  3.2⎤
⎢2.7  2.8  1.5  2.9⎥
⎣3.7  2.4  1.7  3.1⎦

tensor b:
⎡1.7  2.6  1.3  3.2⎤
⎢2.7  2.8  1.5  2.9⎥
⎣3.7  2.4  1.7  3.1⎦

tensor a+b:
⎡3.4  5.2  2.6  6.4⎤
⎢5.4  5.6    3  5.8⎥
⎣7.4  4.8  3.4  6.2⎦

tensor a-b: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tensor a+b(in-place):
⎡3.4  5.2  2.6  6.4⎤
⎢5.4  5.6    3  5.8⎥
⎣7.4  4.8  3.4  6.2⎦

tensor b+3.14:
⎡     4.84       5.74       4.44       6.34⎤
⎢     5.84       5.94  4.6400003       6.04⎥
⎣     6.84       5.54       4.84       6.24⎦

tensor e:
⎡1.7  2.6  1.3⎤
⎣3.2  2.7  2.8⎦

tensor a+e:
add error: Add failed: Shape mismatch. Expected (2, 3). Got (3, 4)

我们看到:tensor加减法是一个逐元素(element-wise)进行的操作,要求参与张量运算的张量必须有相同的shape,同位置的两个元素相加,否则会像示例中最后的a+e那样报错;tensor加法支持tensor与一个scalar(标量)进行加减,原理就是tensor中每个元素都与这个标量相加减;此外若传入tensor.Unsafe这个option后,参与加减法操作的第一个tensor的值会被结果重写掉(override)。

3.2. 乘法和除法

两个张量的相乘或相除是机器学习算法中另一个常见的操作。在Go中,我们可以使用Gorgonia/tensor提供的Mul和Div函数进行乘除运算。下面是一个使用Gorgonia/tensor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的示例代码:

// https://github.com/bigwhite/experiments/blob/master/go-and-nn/tensor-operations/tensor_mul_div.go

func main() {

    // define two two-rank tensor
    ta := tensor.New(tensor.WithBacking([]float32{1.7, 2.6, 1.3, 3.2,
        2.7, 2.8, 1.5, 2.9,
        3.7, 2.4, 1.7, 3.1}), tensor.WithShape(3, 4))
    fmt.Println("\ntensor a:")
    fmt.Println(ta)

    tb := tensor.New(tensor.WithBacking([]float32{1.7, 2.6, 1.3, 3.2,
        2.7, 2.8, 1.5, 2.9,
        3.7, 2.4, 1.7, 3.1}), tensor.WithShape(3, 4))
    fmt.Println("\ntensor b:")
    fmt.Println(tb)

    tc, err := tensor.Mul(ta, tb)
    if err != nil {
        fmt.Println("multiply error:", err)
        return
    }
    fmt.Println("\ntensor a x b:")
    fmt.Println(tc)

    // multiple tensor and a scalar
    td, err := tensor.Mul(ta, float32(3.14))
    if err != nil {
        fmt.Println("multiply error:", err)
        return
    }
    fmt.Println("\ntensor ta x 3.14:")
    fmt.Println(td)

    // divide two tensors
    td, err = tensor.Div(ta, tb)
    if err != nil {
        fmt.Println("divide error:", err)
        return
    }
    fmt.Println("\ntensor ta / tb:")
    fmt.Println(td)

    // multiply two tensors of different shape
    te := tensor.New(tensor.WithBacking([]float32{1.7, 2.6, 1.3,
        3.2, 2.7, 2.8}), tensor.WithShape(2, 3))
    fmt.Println("\ntensor e:")
    fmt.Println(te)

    tf, err := tensor.Mul(ta, te)
    fmt.Println("\ntensor a x e:")
    if err != nil {
        fmt.Println("mul error:", err)
        return
    }
    fmt.Println(tf)
}

运行该示例,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结果:

$ASSUME_NO_MOVING_GC_UNSAFE_RISK_IT_WITH=go1.20 go run tensor_mul_div.go

tensor a:
⎡1.7  2.6  1.3  3.2⎤
⎢2.7  2.8  1.5  2.9⎥
⎣3.7  2.4  1.7  3.1⎦

tensor b:
⎡1.7  2.6  1.3  3.2⎤
⎢2.7  2.8  1.5  2.9⎥
⎣3.7  2.4  1.7  3.1⎦

tensor a x b:
⎡     2.89  6.7599993  1.6899998  10.240001⎤
⎢7.2900004  7.8399997       2.25   8.410001⎥
⎣13.690001       5.76       2.89       9.61⎦

tensor ta x 3.14:
⎡5.3380003      8.164      4.082     10.048⎤
⎢ 8.478001      8.792       4.71   9.106001⎥
⎣11.618001  7.5360007  5.3380003      9.734⎦

tensor ta / tb: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tensor e:
⎡1.7  2.6  1.3⎤
⎣3.2  2.7  2.8⎦

tensor a x e:
mul error: Mul failed: Shape mismatch. Expected (2, 3). Got (3, 4)

我们看到,和加减法一样,tensor的乘除法也是逐元素进行的,同时也支持与scalar的乘除。但对于shape不同的两个tensor,Mul和Div会报错。

了解了加减、乘除等基本操作后,下面我们再探索一写更高级的张量操作。

4. Go中的高级张量操作

除了基本的张量操作外,Go还提供了一些高级的张量操作,用于复杂的机器学习算法中。让我们来探讨一下Go中的一些高级张量操作。

4.1. 点积

点积运算,也叫张量积(tensor product,不要与上面的逐元素的乘积弄混),是线性代数和机器学习算法中的一个作最常见也最有用的张量运算。与逐元素的运算不同,它将输入张量的元素合并在一起。

它涉及到将两个张量元素相乘,然后将结果相加。这里借用鱼书中的图来直观的看一下二阶tensor计算过程:

图中是两个shape为(2, 2)的tensor的点积。

下面是更一般的两个二阶tensor t1和t2:

tensor t1: shape(a, b)
tensor t2: shape(c, d)

t1和t2可以做点积的前提是b == c,即第一个tensor t1的shape[1] == 第二个tensor t2的shape[0]。

在Go中,我们可以Dot函数来实现点积操作。下面是使用Gorgonia/tensor进行点积操作的例子:

// https://github.com/bigwhite/experiments/blob/master/go-and-nn/tensor-operations/tensor_dot.go

func main() {

    // define two two-rank tensor
    ta := tensor.New(tensor.WithBacking([]float32{1, 2, 3, 4}), tensor.WithShape(2, 2))
    fmt.Println("\ntensor a:")
    fmt.Println(ta)

    tb := tensor.New(tensor.WithBacking([]float32{5, 6, 7, 8}), tensor.WithShape(2, 2))
    fmt.Println("\ntensor b:")
    fmt.Println(tb)

    tc, err := tensor.Dot(ta, tb)
    if err != nil {
        fmt.Println("dot error:", err)
        return
    }
    fmt.Println("\ntensor a dot b:")
    fmt.Println(tc)

    td := tensor.New(tensor.WithBacking([]float32{5, 6, 7, 8, 9, 10}), tensor.WithShape(2, 3))
    fmt.Println("\ntensor d:")
    fmt.Println(td)
    te, err := tensor.Dot(ta, td)
    if err != nil {
        fmt.Println("dot error:", err)
        return
    }
    fmt.Println("\ntensor a dot d:")
    fmt.Println(te)

    // three-rank tensor dot two-rank tensor
    tf := tensor.New(tensor.WithBacking([]float32{23: 12}), tensor.WithShape(2, 3, 4))
    fmt.Println("\ntensor f:")
    fmt.Println(tf)

    tg := tensor.New(tensor.WithBacking([]float32{11: 12}), tensor.WithShape(4, 3))
    fmt.Println("\ntensor g:")
    fmt.Println(tg)

    th, err := tensor.Dot(tf, tg)
    if err != nil {
        fmt.Println("dot error:", err)
        return
    }
    fmt.Println("\ntensor f dot g:")
    fmt.Println(th)
}

运行该示例,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结果:

$ASSUME_NO_MOVING_GC_UNSAFE_RISK_IT_WITH=go1.20 go run tensor_dot.go

tensor a:
⎡1  2⎤
⎣3  4⎦

tensor b:
⎡5  6⎤
⎣7  8⎦

tensor a dot b:
⎡19  22⎤
⎣43  50⎦

tensor d:
⎡ 5   6   7⎤
⎣ 8   9  10⎦

tensor a dot d:
⎡21  24  27⎤
⎣47  54  61⎦

tensor f:
⎡ 0   0   0   0⎤
⎢ 0   0   0   0⎥
⎣ 0   0   0   0⎦

⎡ 0   0   0   0⎤
⎢ 0   0   0   0⎥
⎣ 0   0   0  12⎦

tensor g:
⎡ 0   0   0⎤
⎢ 0   0   0⎥
⎢ 0   0   0⎥
⎣ 0   0  12⎦

tensor f dot g:
⎡  0    0    0⎤
⎢  0    0    0⎥
⎣  0    0    0⎦

⎡  0    0    0⎤
⎢  0    0    0⎥
⎣  0    0  144⎦

我们看到大于2阶的高阶tensor也可以做点积,只要其形状匹配遵循与前面2阶张量相同的原则:

(a, b, c, d) . (d,) -> (a, b, c)
(a, b, c, d) . (d, e) -> (a, b, c, e)

4.2. 转置

转置张量包括翻转其行和列。这是机器学习算法中的一个常见操作,广泛应用在图像处理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在Go中,我们可以使用tensor包提供的Transpose函数对tensor进行转置:

// https://github.com/bigwhite/experiments/blob/master/go-and-nn/tensor-operations/tensor_transpose.go

func main() {

    // define two-rank tensor
    ta := tensor.New(tensor.WithBacking([]float32{1, 2, 3, 4, 5, 6}), tensor.WithShape(3, 2))
    fmt.Println("\ntensor a:")
    fmt.Println(ta)

    tb, err := tensor.Transpose(ta)
    if err != nil {
        fmt.Println("transpose error:", err)
        return
    }
    fmt.Println("\ntensor a transpose:")
    fmt.Println(tb)

    // define three-rank tensor
    tc := tensor.New(tensor.WithBacking([]float3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tensor.WithShape(2, 3, 4))
    fmt.Println("\ntensor c:")
    fmt.Println(tc)
    fmt.Println("tc shape:", tc.Shape())

    td, err := tensor.Transpose(tc)
    if err != nil {
        fmt.Println("transpose error:", err)
        return
    }
    fmt.Println("\ntensor c transpose:")
    fmt.Println(td)
    fmt.Println("td shape:", td.Shape())
}

运行上面示例:

$ASSUME_NO_MOVING_GC_UNSAFE_RISK_IT_WITH=go1.20 go run tensor_transpose.go

tensor a:
⎡1  2⎤
⎢3  4⎥
⎣5  6⎦

tensor a transpose:
⎡1  3  5⎤
⎣2  4  6⎦

tensor c:
⎡ 1   2   3   4⎤
⎢ 5   6   7   8⎥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tc shape: (2, 3, 4)

tensor c transpose:
⎡ 1  13⎤
⎢ 5  17⎥
⎣ 9  21⎦

⎡ 2  14⎤
⎢ 6  18⎥
⎣10  22⎦

⎡ 3  15⎤
⎢ 7  19⎥
⎣11  23⎦

⎡ 4  16⎤
⎢ 8  20⎥
⎣12  24⎦

td shape: (4, 3, 2)

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两个张量的高级操作:重塑(也叫变形)与广播。

5. 在Go中重塑与广播张量

在机器学习算法中,经常需要对张量进行重塑和广播,使其与不同的操作兼容。Go提供了几个函数来重塑和广播张量。让我们来探讨如何在Go中重塑和广播张量。

5.1. 重塑张量

重塑一个张量涉及到改变它的尺寸到一个新的形状。在Go中,我们可以使用Gorgonia/tensor提供的Dense类型的Reshape方法来重塑张量自身。

下面是一个使用Gorgonia重塑张量的示例代码:

// https://github.com/bigwhite/experiments/blob/master/go-and-nn/tensor-operations/tensor_reshape.go

func main() {

    // define two-rank tensor
    ta := tensor.New(tensor.WithBacking([]float32{1, 2, 3, 4, 5, 6}), tensor.WithShape(3, 2))
    fmt.Println("\ntensor a:")
    fmt.Println(ta)
    fmt.Println("ta shape:", ta.Shape())

    err := ta.Reshape(2, 3)
    if err != nil {
        fmt.Println("reshape error:", err)
        return
    }
    fmt.Println("\ntensor a reshape(2,3):")
    fmt.Println(ta)
    fmt.Println("ta shape:", ta.Shape())

    err = ta.Reshape(1, 6)
    if err != nil {
        fmt.Println("reshape error:", err)
        return
    }
    fmt.Println("\ntensor a reshape(1, 6):")
    fmt.Println(ta)
    fmt.Println("ta shape:", ta.Shape())

    err = ta.Reshape(2, 1, 3)
    if err != nil {
        fmt.Println("reshape error:", err)
        return
    }
    fmt.Println("\ntensor a reshape(2, 1, 3):")
    fmt.Println(ta)
    fmt.Println("ta shape:", ta.Shape())
}

运行上述代码,我们将看到:

$ASSUME_NO_MOVING_GC_UNSAFE_RISK_IT_WITH=go1.20 go run tensor_reshape.go

tensor a:
⎡1  2⎤
⎢3  4⎥
⎣5  6⎦

ta shape: (3, 2)

tensor a reshape(2,3):
⎡1  2  3⎤
⎣4  5  6⎦

ta shape: (2, 3)

tensor a reshape(1, 6):
R[1  2  3  4  5  6]
ta shape: (1, 6)

tensor a reshape(2, 1, 3):
⎡1  2  3⎤
⎡4  5  6⎤

ta shape: (2, 1, 3)

由此看来,张量转置其实是张量重塑的一个特例,只是将将轴对调。

5.2. 广播张量

广播张量涉及到扩展其维度以使其与其他操作兼容。下面是鱼书中关于广播(broadcast)的图解:

我们看到图中这个标量(Scalar)扩展维度后与第一个张量做乘法操作,与我们前面说到的张量与标量(scalar)相乘是一样的。如上图中这种标量10被扩展成了2 × 2的形状后再与矩阵A进行乘法运算,这个的功能就称为广播(broadcast)。

在鱼书中还提到了“借助这个广播功能,不同形状的张量之间也可以顺利地进行运算”以及下面图中这个示例:

但Gorgonia/tensor包目前并不支持除标量之外的“广播”。

6. 小结

张量操作在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允许我们有效地操纵多维数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如何使用Go创建和执行基本和高级张量操作。我们还学习了广播和重塑张量,使它们与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兼容。

我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后续继续探究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奠定一个基础,让你开始探索Go中的张量操作,并使用它们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注:说实话,Go在机器学习领域的应用并不广泛,前景也不明朗,零星的几个开源库似乎也不是很活跃。这里也仅是基于Go去学习理解机器学习的概念和操作,真正为生产编写和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与程序还是要使用Python。

本文涉及的源码可以在这里下载 – https://github.com/bigwhite/experiments/blob/master/go-and-nn/tensor-operations

7. 参考资料


“Gopher部落”知识星球旨在打造一个精品Go学习和进阶社群!高品质首发Go技术文章,“三天”首发阅读权,每年两期Go语言发展现状分析,每天提前1小时阅读到新鲜的Gopher日报,网课、技术专栏、图书内容前瞻,六小时内必答保证等满足你关于Go语言生态的所有需求!2023年,Gopher部落将进一步聚焦于如何编写雅、地道、可读、可测试的Go代码,关注代码质量并深入理解Go核心技术,并继续加强与星友的互动。欢迎大家加入!

img{512x368}
img{512x368}

img{512x368}
img{512x368}

著名云主机服务厂商DigitalOcean发布最新的主机计划,入门级Droplet配置升级为:1 core CPU、1G内存、25G高速SSD,价格5$/月。有使用DigitalOcean需求的朋友,可以打开这个链接地址:https://m.do.co/c/bff6eed92687 开启你的DO主机之路。

Gopher Daily(Gopher每日新闻)归档仓库 – https://github.com/bigwhite/gopherdaily

我的联系方式:

  • 微博(暂不可用):https://weibo.com/bigwhite20xx
  • 微博2:https://weibo.com/u/6484441286
  • 博客:tonybai.com
  • github: https://github.com/bigwhite

商务合作方式:撰稿、出书、培训、在线课程、合伙创业、咨询、广告合作。

如发现本站页面被黑,比如:挂载广告、挖矿等恶意代码,请朋友们及时联系我。十分感谢! Go语言第一课 Go语言精进之路1 Go语言精进之路2 Go语言编程指南
商务合作请联系bigwhite.cn AT aliyun.com

欢迎使用邮件订阅我的博客

输入邮箱订阅本站,只要有新文章发布,就会第一时间发送邮件通知你哦!

这里是 Tony Bai的个人Blog,欢迎访问、订阅和留言! 订阅Feed请点击上面图片

如果您觉得这里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捐赠 ,加油后的Tony Bai将会为您呈现更多精彩的文章,谢谢!

如果您希望通过微信捐赠,请用微信客户端扫描下方赞赏码:

如果您希望通过比特币或以太币捐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比特币:

以太币:

如果您喜欢通过微信浏览本站内容,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本站官方微信订阅号“iamtonybai”;点击二维码,可直达本人官方微博主页^_^:
本站Powered by Digital Ocean VPS。
选择Digital Ocean VPS主机,即可获得10美元现金充值,可 免费使用两个月哟! 著名主机提供商Linode 10$优惠码:linode10,在 这里注册即可免费获 得。阿里云推荐码: 1WFZ0V立享9折!


View Tony Bai's profile on LinkedIn
DigitalOcean Referral Badge

文章

评论

  • 正在加载...

分类

标签

归档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