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Opensource 下的文章

领导意志

昨天是周五,按照工作计划,上午和组内同事做个人阶段性目标沟通。在与一位曾经在国外公司里做过项目的同事沟通时,他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某一年的圣诞节前夕(圣诞节在西方人眼里是地位最高的节日了吧)他所在的那家公司的经理预感到圣诞节那天他们公司的网站的访问量激增的可能性会很大,为了保证网站在那圣诞节那天能"挺住",他要求手下的人对网站进行一次压力测试,并决定让手下用jmeter来做这件事情。手下人没有异议,由于没有用过jmeter,遂大家都忙碌起来,预研的、准备测试环境的等等。一切就绪后,正准备开始测试了,这时那位经理突然召集手下人说jmeter不能满足他们的压力测试要求,大家都惊愕之,并马上提出了反驳,因为jmeter工具是这位领导提出要使用的,现在又不用了,圣诞节已经迫在眉睫,更换压力测试工具肯定不能完成这个任务了。这位经理无奈妥协,结果是:通过jmeter压力测试后优化的网站顺利了通过了”圣诞节的考验“,不过大家都觉得这个过程很别扭。

上面的那位经理显然是犯错误了,我看到的起码有二:第一,没有经过对jmeter细致的评估,就断言要使用jmeter做为压力测试工具;第二,其领导意志的不坚定,险些使任务失败,并最终造成了公司成员的不满情绪,影响了整个团队,得不偿失。

这个故事也让我触动很大。记得在上一个项目的准备布局阶段,我当时很想在项目组内推行自动化页面测试,提高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的测试效率,到目前为止我也觉得当初我的想法是没有错的,但是问题就在于执行过程出了问题。我对web页面开发是外行,WEB页面开发过程会遇到哪些问题,我基本没有太多概念。当时部门内部正巧有一个服务于外国公司的项目使用了Watir-一款用Ruby实现的轻量级开源Web 自动化测试框架,很袖珍,上手简单。我就安排了一位同事专门花时间去研究了一下如何使用这个工具,并在组内做了一个Share。大家对这个工具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基本上认同了它。由于是试点,所以先安排放到测试组做自动化页面回归测试,由专门的测试人员负责编写测试脚本。就这样完成两轮测试后,收到一份文档-关于Watir在自动化回归测试过程的问题报告,里面列出了诸多问题,比如:自动测试过程中如遇到弹出对话框的情况,自动化过程被中断,需人为干预;测试对数据依赖很大,当数据量很大,需要多页显示时,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页面元素变动较为频繁,用例脚本需不断更新,工作量较大;Watir只支持IE,对其他浏览器支持不好;Watir录制功能不甚完善等等。这些问题是我始料未及的,恰逢那个时候,我又发现了一个更为强大的页面自动化测试工具-Selenium,我个人也就渐渐的对Watir失去了早先的热情,Watir在我的不坚定的意志下没有收获很好的结果。现在看来,如果当时我持续关注、持续推进Watir的使用,积极解决发现的问题,也许Watir就会成为大家日常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而存活下来,显然我没有这么做,我想和上面的故事一样,或多或少这也给组内的同事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与此类似的是部门曾经多次考虑过使用C++来重新设计和实现我们的产品,众所周知C++开发效率高,性能也不逊于C,如果真的改成了C++,我们的思维也可以和这个世界接轨了(很多人认为:太多的新思想似乎和古老的C搭不上边),大家认可,关键是领导也认可并鼓励一些有能力的开发人员抽时间研究学习C++,但是每每总是不了了之,领导始终没有坚定的意志做这次变革,开发人员也逐渐消磨的热情,回归到了C的世界。

打破既有规则,拥抱新事物,似乎一直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领导意志在一个组织内部目前来看还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否则再好的东西也会变成局部的个人兴趣,没有用武之地。如果一个领导坚定的推行大家都不认同的新事物(很可能是领导的个人喜好或者上级的命令),那么这样带来的后果将更加严重。

所以作为领导的,确需三思而后行啊,用此文自勉共勉吧。

也谈C语言标识符的NAMESPACE

P.J Plauger的"The Standard C Library"一书的Chapter0的章后练习中有这样的一道题:编写一个包含如下一行语句的正确的程序:
x:      ((struct x*)x)->x=x(5);
并描述这行语句中x的5种截然不同的use,这里其实涉及到这么一个知识或者说概念:C语言的命名空间(namespace),在"C语言参考手册"中还被称作: overloading class。

这里namespace,并非C++中的那个keyword "namespace",这里的namespace更多是编译器为了识别不同范围下的标识符而进行的划分,而不是提供给应用程序员的类似c++中的那个namespace facility。再次注意:C的namespace不是一个关键字。

简单分析一下这行语句:x:      ((struct x*)x)->x=x(5);
这里有5个x,第一印象:这样的语句能编译过去么?那既然P.J Plauger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那么自然有solution。
从左到右顺序:
第一个x —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标号(label) ;
第二个x — 这里的x显然是一个struct tag(结构体标志);
第三个x — 这里的x 无法确定其具体身份,可能是一指针类型,也可能就是一个整型;
第四个x — x前面有->,显然这个x是某结构体的一个成员变量;
第五个x — x(5)让人"浮想联翩",第一印象是函数调用,细致一想还可能是一个宏哦(你肯定会说不可能,呵呵,别着急,慢慢来)

到底如何增加一些语法元素能让这一行能顺利通过编译,并执行后得到合理结果呢?我们不妨先来温习一下C标准中对C的"命名空间"的诠释。

在"C语言参考手册"中有如此说明,标准C将其Namespace分成了五种,分别是:
1) 预处理器宏名
2) 语句标号
3) 结构、枚举、联合结构的标志
4) 成员名
5) 其他名称 包括变量名、函数名、typedef名称和枚举常量

有了以上的说明,我们有了第一种方案:
上面说了,语句x:      ((struct x*)x)->x=x(5)中有三个x都是可以确定的,不确定的是第三个x和最后一个x。我们先考虑让最后一个x为一个函数。

考虑到最后一个名称空间的说明,一旦最后一个x为函数的话,第三个x就不能为变量名、typedef名称和枚举常量了。如果x是对象宏(不带参数的宏),显然也不合理;那么我们先将x实现为函数看看:
struct x { //for the 2nd x
        int x;  //for the 4th x
};

int x(int a) { //for the 3rd and 5th x
        return a;
}

int main() {
x:      ((struct x*)x)->x=x(5);
}
这个在gcc(sunos or mingw on windows下)下编译能顺利通过。但是执行一下编译出的程序,会出现致命错误。初略分析一下也不奇怪。函数x的地址是在代码段,那块内存区域是只读且受保护的,尝试强制赋值显然os是不允许的。

第一种方案虽然能通过编译,但是执行结果不合理。我们来做第二种尝试:试着将最后一个x实现为一个函数宏(带参数的宏)。
struct x { //for the 2nd x
        int x;  //for the 4th x
};

struct x ax;

#define x(a)  (a);

int main() {
        int x = (int)(&ax);
x:      ((struct x*)x)->x=x(5);  
        printf("%d\n", ((struct x*)x)->x); //output: 5
}
这回,我们得到了正确的且合理的solution了。在P.J Plauger的"The Standard C Library"一书中还有一张关于C语言命名空间的图,记起来更形象。

如发现本站页面被黑,比如:挂载广告、挖矿等恶意代码,请朋友们及时联系我。十分感谢! Go语言第一课 Go语言进阶课 Go语言精进之路1 Go语言精进之路2 Go语言第一课 Go语言编程指南
商务合作请联系bigwhite.cn AT aliyun.com

欢迎使用邮件订阅我的博客

输入邮箱订阅本站,只要有新文章发布,就会第一时间发送邮件通知你哦!

这里是 Tony Bai的个人Blog,欢迎访问、订阅和留言! 订阅Feed请点击上面图片

如果您觉得这里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捐赠 ,加油后的Tony Bai将会为您呈现更多精彩的文章,谢谢!

如果您希望通过微信捐赠,请用微信客户端扫描下方赞赏码:

如果您希望通过比特币或以太币捐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比特币:

以太币:

如果您喜欢通过微信浏览本站内容,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本站官方微信订阅号“iamtonybai”;点击二维码,可直达本人官方微博主页^_^:
本站Powered by Digital Ocean VPS。
选择Digital Ocean VPS主机,即可获得10美元现金充值,可 免费使用两个月哟! 著名主机提供商Linode 10$优惠码:linode10,在 这里注册即可免费获 得。阿里云推荐码: 1WFZ0V立享9折!


View Tony Bai's profile on LinkedIn
DigitalOcean Referral Badge

文章

评论

  • 正在加载...

分类

标签

归档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