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 下的文章

人生数字

这是一篇从班级校友录上摘录下来的文章,删节一部分,我擅自加了个题目“人生数字”,也不知恰当与否。

23岁的时候,你毕业了,你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是1500块,转正以后变成2000块。工资总花得一分钱不剩,盼着发薪的日子。过了一年你跳槽了,工资变成3000块,你穿的衣服开始变贵了,吃的东西开始变好了,不过有一样没有变,工资还是花得一分钱不剩。这时候你谈恋爱了,你为了交女朋友,一个月要向朋友借1000块,她还是嫌你钱少,把你揣了。好不容易找个邻家女孩,感情甚好,学会了生活,一个月居然能存1000块,没想到在你憧憬未来的时候,她家里人不同意,把你们拆了。于是你发奋图强,终于工资涨到了6000块,变成白领,开始泡酒吧,追美女,给人家100块的小费。某一天,在街上碰见甩你的前女友,很奇怪自己当初怎么会看上她,她是那么的没品味。30岁的时候,你有了10万块存款,不过你觉得很疲惫,想找个地方,可以踏实地睡。于是你结婚了,存款变成了贷款,每月还要还上4000块,不过你和妻子的工资加起来有1万块,你一点都不觉得累。一晃几年过去,你还清了贷款还存了5万块,你的孩子也长到六岁,你不希望他重复你的生活,于是想送他到外国,可是人家一张嘴就是20万,你心里暗骂“这帮黑心的老外“。愿望虽好,没钱也是白费,你的孩子还是在国内,一直长到22岁。60岁的时候,你退休了,儿子要结婚,向你要了40万块,你没嫌多,反到觉得花在自己儿子身上,比送给老外实在。过了一年又一年,你对数字不再敏感除了自己的年龄。有时候你躺在床上还在想,我怎么还这么结实,是因为我补了钙还是上帝希望我健在。 终于你安息了,墓碑上刻着你生活的年代“198x--2046”,这也是你最后的一串人生数字。

看完“程序员”2005-04期一些想法

每次看完《程序员》杂志都会有些新的收获,这次看的是《程序员》2005年第4期,顺便把一些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了下来。

[软件建模,大势所趋]
看完微软、IBM、Borland等公司的最新动态,感觉软件建模是大势所趋,以前虽然也有众多建模工具,但是由工具支持得不好,建模的各个阶段彼此脱节,使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很差。随着Microsoft VSTS(Visual Studio Team System)的发布在即、随着Borland的ALM(Applic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 )工具及基于Eclipse的产品计划的实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软件建模会有一个很大的改观。

[源代码就是设计]
Artima上出现了“源代码就是设计”的续篇,作者阐明其观点:
a)“the source code is the design” does not mean “don't do design , just code”;
b) the design is a process but not a product;Somethings like UML diagrams or CRC cards are not the real software design.
c)“we need good architectures (top level design), good abstractions (class design), and good implementations (low level design). ” UML diagrams or CRC cards可以帮我们完成top level design和class design,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设计结束了。我们还需要low level design — that is the source code。
d)“The only way we validate a software design is by building it and testing it. There is no silver bullet, and no "right way" to do design”作者坚持认为“不到写完代码,代码通过测试,设计工作就不算完。

编码可以看作low level design,它是设计工作的延续,不到编码完成测试结束,我们永远不能知道我们的设计是否正确。

[关注开源,参与开源]
相信现在国内外任何一家软件厂商都不能不考虑“开源的影响力”了。从JDO2.0的起死回生,到EJB 3.0采纳了众多开源组织的建议,我们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同时我们国内的开源又是怎样的呢?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开源发展也是迅速的,但是还远远没达到“普及”的程度。我相信现在国内很多软件公司对开源的理解也只停留在“免费使用”这个层面上,用的时候还要“挑三捡四”一番。这和国外的“开源洪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近传出Borland公司即将发布基于Eclipse的产品,BEA加入开源世界,虽说这背后有其“利益”因素在驱使,但是这也为我们国内厂商指明了一个大方向“关注开源,参与开源”。开源需要激情,国人期待在中国出现大师级的开源领袖,而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你参与到开源世界中去。希望国内的软件厂商能把眼光放的更远一些,而不仅仅是现在的免费“索取”。

[技术与市场]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而又值得大家反思的话题,超前技术到底能不能带来市场收益上的“超前”,当年的Apple公司的Macintosh和鼠标的发明给了我们些许的启示“技术和市场不能脱节”,值得我们反思。

[文档的作用]
文档多被作为一种“成果物”,而不是沟通和交流的手段。大多数人为了文档而文档。文档形成后,便少有人问津了。

[AOP是最佳解决方案]
在最近的通用框架项目中设计“网管”模块,几乎框架中的所有模块都要使用其中的告警机制,感觉如果用AOP实现肯定会特别舒服,不过我们使用的是C语言开发,虽说C语言是“万能的”,不过到现在为止,我还没见到用C实现的AOP框架。

[要事第一]
这几天很多事情都摆在面前,干这件事的时候还在想着另外一件事,导致哪件事都没能做好。突然想起“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中的一个习惯就是“要事第一”,把自己的事情按优先级分类,确定deadline,这回做起来就顺手一些了。

[习惯的定义]
昨晚,刚刚接受过“高效能人士的7各习惯”培训的my roommate问我一个问题,“什么是习惯”?愕然间,听到他的解析“习惯是知识、技巧与意愿三者的混合体,我们有付诸行动的愿望,在这样的一个思维惯性的推动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经常性的行为–习惯”。Note:习惯是各中性词,怀习惯同样符合这一定义。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昨天下午突然感觉身体有恙,浑身冒冷汗,做什么都做不进去,离开座位walk around for several minutes,还是感觉极差,所以请了假,早早回了寝室,躺在床上突然想到一句长辈们总在我们耳畔重复的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寝室看完了上个星期买的《程序员》2005年第4期,写下了以上的文字。

如发现本站页面被黑,比如:挂载广告、挖矿等恶意代码,请朋友们及时联系我。十分感谢! Go语言第一课 Go语言进阶课 Go语言精进之路1 Go语言精进之路2 Go语言第一课 Go语言编程指南
商务合作请联系bigwhite.cn AT aliyun.com

欢迎使用邮件订阅我的博客

输入邮箱订阅本站,只要有新文章发布,就会第一时间发送邮件通知你哦!

这里是 Tony Bai的个人Blog,欢迎访问、订阅和留言! 订阅Feed请点击上面图片

如果您觉得这里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捐赠 ,加油后的Tony Bai将会为您呈现更多精彩的文章,谢谢!

如果您希望通过微信捐赠,请用微信客户端扫描下方赞赏码:

如果您希望通过比特币或以太币捐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比特币:

以太币:

如果您喜欢通过微信浏览本站内容,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本站官方微信订阅号“iamtonybai”;点击二维码,可直达本人官方微博主页^_^:
本站Powered by Digital Ocean VPS。
选择Digital Ocean VPS主机,即可获得10美元现金充值,可 免费使用两个月哟! 著名主机提供商Linode 10$优惠码:linode10,在 这里注册即可免费获 得。阿里云推荐码: 1WFZ0V立享9折!


View Tony Bai's profile on LinkedIn
DigitalOcean Referral Badge

文章

评论

  • 正在加载...

分类

标签

归档



View My Stats